有理由相信,新冠最终或成为引发人类普通感

儿童白癜风症状 http://m.39.net/pf/a_4769448.html

到了年秋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很认真地开始考虑:未来人类和新冠应该如何相处下去。

新冠是否一直会有能力让人间如此遭殃?人体免疫系统将会多大程度学习、习惯并有效应对这一全新疾病?疫苗保护效果有多大,能维持多久?

一个月左右之前,人类已经获悉了一个不太友好的新消息:已经确认人类是可以重复感染新冠的,并且已经远不止一例。

面对诸像的纷乱复杂,基于目前最大程度知见,我们应该如何对未来新冠疫情的图景进行预判?可能的剧情展开大概会有几种呢?今晚不妨一起来品味一下下。

德州大学医学分部的冠状病毒研究学者VineetMenachery罗列了未来新冠疫情可能发展成的4种场景。我个人虽然对他比较乐观地认为人类『将能够在未来两三年里完全脱下口罩』的观点略有保留,但对4种场景本身的逻辑自洽性与(至少理论层面上的)合理性相当认同,故在此分享。

思路是这样的:人类对于新冠的免疫状况,可能会分成如下几种关键可能性:

①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immunity)

②功能性免疫(functionalimmunity)

③免疫力减弱(waningimmunity)

④失去免疫力(lostimmunity)

一个一个来看。

①消除性免疫。

这是最理想的状况,意思是免疫系统在得到锻炼之后能够在感染站稳脚跟之前将其击退。这恐怕也是普罗大众内心里所描绘的,或者说是最希望描绘的画面了。世间的确有那么一些传染病属于一劳永逸型,也就是只要一次接触之后就能引发强大而持久的免疫反应,以至于能保护人体一生中再也不会被感染。通常而言,麻疹就属于这类疾病之一,尽管也有零星报道提示人类也可能会不止一次地感染麻疹。

可是从理性角度来看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像新冠这样通过呼吸系统(鼻腔与咽喉等)粘膜导致感染的传染病,通常不会诱发消除性免疫。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都如此,所以对最理想状态下的消除性免疫剧情千万不能过于执着,否则未来极有可能换来强烈的失望。当然也有部分资深学者,医院伊坎医学院疫苗学教授FlorianKrammer就确信,会有部分人群将在遭遇新冠洗礼之后获得强大的消除性免疫厚礼。

还有一点:若感染无法引发强大的消除性免疫,那么就有足够理由担心疫苗也不会。直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实验性疫苗在灵长类动物身上测试后都能保护肺部不受严重伤害,但并不能阻止病毒在上呼吸道的感染与复制。

基于这一点,完全有理由猜测,未来人类即便接种疫苗后仍然会被新冠感染,仍然能够对周围释放出具有传染性的病毒颗粒,因此仍然可能会感染他人,但却能够有效保护被感染医院里的重症监护室,不会因此命丧黄泉。能做到这一点,也已经足够让人长舒一口气了,但距离交完理想的接种之后不仅自己能够得到保护,还能够阻止病毒传染他人的剧情,不得不说还是茫远了很多,挑战还是相当大。

②功能性免疫。

相对而言,目前看来功能性免疫的获得可能最为靠谱,是最有可能实际展开的剧情。在这一剧情下,人体免疫系统已初步识别并具备打击病毒的能力(无论是中刀还是疫苗接种),并且未来可能还会再次感染,但这次就算被感染也可能不会再出现症状,或者只是相当轻微的、类似普通感冒体验的再感染。换言之,只要经历过一次感染或者接种的洗礼,即便再次感染时,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可能性会非常非常低。也就是说,新冠开始可控了。

虽然有关人体对于新冠的免疫反应能持续多久的争论非常激烈,也有一些论文提示有些人对新冠病毒的抗体不太多,另有些论文报告称抗体水平似乎下降较快,让人读后心情不免晦暗,但目前已有的实例,譬如实际发生在香港的那位再次被感染的男性所表现出来的事实是:再度感染后的症状轻微得多。

当然,时间过了足够久之后功能性免疫会变成什么模样,目前难以预料,唯付时间验证,需要科研来长期跟踪人群以密切观察免疫反应的变化。但基于目前现代医学对于病毒理解的程度,比较可能的情况是哪怕抗体效价下降,免疫记忆依然还在,只要再度被感染,人体免疫系统依然能够迅速觉醒并应对。这方面新冠病毒虽然新,但不是外星球飞来的病毒,其他呼吸道病毒所具有的规律,没有道理在新冠病毒身上表现得超凡脱俗地不同。因此,我们依然有理由保持谨慎的乐观。

↑ChristianDrosten

这方面,在德国极有声望的病毒学家、医院病毒学研究所所长,也是SARS病毒共同发现者之一的ChristianDrosten教授甚至更有信心地预计几乎所有人未来都会对新冠产生持久而有力的免疫力,几乎接近消除性免疫的水平。诚然可能再次被感染,但症状将会很温和甚至没有症状,同时病毒的复制与持续传播程度将明显降低。

若根据Drosten描绘的剧情展开瞭望,上面最后一句话就很重要,因为那意味着随着时间推移,将来新冠将会不仅变得越来越没有危险性,越来越普通寻常,甚至还可能会越来越消退、最终成为一种罕见的感染病原,虽然具体需要多久达到这个地步现在还很难推算。

试想幼儿园的孩子。即便他们现在就被感染,发展成重症的概率依然远小于成年人,那么如果他们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再被感染几次或者接种几次之后,很可能直到老年就算新冠哪怕感染他们,结果也可能只是云淡风轻。当然这绝对不是说故意让孩子感染,而是演绎人体对于新冠免疫建立的逻辑,有了疫苗之后这个问题就能够解决,而且还能加快这个进程。

另有一个小细节是关于无症状或者症状十分轻微的感染者。他们的身体是否得到了足够的刺激与锻炼呢?这一点目前还众说纷纭,但一些学者倾向于猜测无论有没有症状,都能获得足够的免疫以抵御发展为重症。

③免疫力减弱

这一剧情本质属于功能性免疫的一种较差分支。在这种情况下,被感染或接种的人群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渐渐失去保护。但学者们依然相信,即便免疫力减弱,再感染时的症状也不会严重到第一次的程度。

我们已经知道,冠状病毒家族除了新冠和SARS之外还有4种比较温和混日子的冠状病毒,能够引发大约15%-20%的普通感冒症状——代号分别是OC43、E、NL63和HKU1。对于这4种,人类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窗口里被重复感染。而早在30年前英国科学家就已经报告称:令少数志愿者在感染E一年之后人为再度接触该病毒时,有三分之二会再次被感染。然而他们发现,这次感染中病毒脱落(也就是撒毒)时间变得更短,而且没有人再出现感冒症状。

而在另一项研究中,荷兰的科研人员对10位健康者进行了几十年跟踪,定期测量4种冠状病毒抗体水平。若发现抗体上升,则被作为最近感染过的证据。大多数人都曾多次感染每一种病毒,感染12个月之后出现频繁的再度感染,并且在感染后6个月之际,体内抗体水平就会大幅降低(当然需要提请注意的是:这篇论文还是预印本,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该论文作者、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LiavanderHoek表示,她认为免疫力减弱是新冠最可能发生的情况,但无法随便下结论说再次被感染的人将会是什么情况,因为完全不清楚再发生感染时的症状会如何,可能会轻一些可能会重一些,也可能一样。

换言之,意思就是有可能将来情况会因人而异。一些人会幸运地获得强大的消除性免疫,但更多数人可能落在功能性免疫或免疫力减弱区间。还很有可能发生的是:实际情况并不能整齐划一地精准归入上述4类免疫剧情中的任何一类,而是存在灰色地带,具体有多灰可能会因为不同人群的免疫状态以及所接触病毒的性质(如是否变异、如何变异,接触病毒量等等很多细节)而不同。

④丧失免疫力

丧失免疫力剧情下顾名思义:就算经历了感染和接种,一段时间过去之后人体将彻底丧失一切免疫,以至于再被感染时仿佛对新冠如初见,引发严重后果。

幸好,目前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这是最不可能的剧情。也就是虽然概率不是零,但最可能是杞人忧天。因此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新冠大概率上对于人类的威胁会越来越弱,若途中侥幸开发出了高效疫苗或特效药的话,时间还可能大幅度缩短。最终完全有理由相信,新冠或成为引发人类普通感冒症状的第五种冠状病毒。

当然,对于究竟需要多长时间我们真的不能太乐观。无论如何这一定不会太快,因为直到今天世界上大多数人依然对新冠是一张白纸,肉身没有经历过考验,疫苗也还未上市,即便上市要面对全球几十亿人规模的接种工作,这个项目的铺开所需要动员的人力物力生产资源以及国际间协作之规模必将是超乎想象的,所需时间必将以年为单位计算。

蕨代霜蛟

欲以犀利知性换啤酒、一杯再一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8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