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宣传周带你了解食源性疾病,应对

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122/6662795.html

shi

pin

an

quan

zhou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食物中毒的情况发生,

食物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它们有什么关系呢??

夏季食源性疾病来袭,小编带你了解食源性疾病,应对病从口入!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通俗的讲就是“吃”出来的病。

食源性疾病分4类

1.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3.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

2.因二次大量或长期少量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4.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注意

致病的幕后黑手有哪些?

Part1

细菌

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吃了冰箱里生熟混放的肉,喝了未经高温消毒的牛奶,不幸拉肚子,很可能是感染了沙门氏菌。这种菌污染肉类、蛋类、奶类、蔬菜,还有花生酱等。小孩(5岁以下的儿童)、老年人、孕妇是易感人群。

感染症状:潜伏期12~48小时。多见胃肠炎,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多数患者的胃肠炎症会在2~3天后消失,少数患者如小孩、孕妇、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时,可发送败血症甚至致死。

Part2

病毒

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年上海居民就因食入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导致甲型肝炎爆发性流行;其次为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

Part3

生物毒素

包括真菌毒素、贝类毒素、有毒动植物等。如黄曲霉毒素(常见于发霉的花生、豆类、玉米种)毒蘑菇中的氰苷和毒素、有毒动物(如和河豚)、有毒植物(如四季豆、发芽土豆、鲜黄花菜)等。

黄曲霉毒素有很多种,毒性都远远高于氰化物、碘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一般为发烧、呕吐、厌食、黄疸、腹水、下肢浮肿等肝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爆发性肝功能衰竭、死亡。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那么,

很多人会把坏掉的部分去掉,

继续吃剩下的,

那么去掉发霉部分的食物,

真的可以使用吗,

答案是:不可以!!!

看不见发霉≠没有霉菌。

我们看到的发霉部分,其实是霉菌菌丝完全发展成型的部分。而在那附近,已经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霉菌了!!

Part4

寄生虫

食入了寄生虫及其虫卵污染的食物,如肝吸虫囊蚴、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蛔虫卵等,引起相应的寄生虫病,多数为人畜共患病。

备受欢迎的小龙虾易携带肺吸虫,除了蒸、煮外。其他的烹饪方法如爆炒等,都只是“半熟”的加工方式,吃了“半熟”的小龙虾,就有可能感染上肺吸虫。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很大,童虫或成虫可在人体组织与器官内移行,造成机械性损伤,其代谢物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如何预防食源性疾病?

1.保持清洁

餐前便后要洗手,洗净双手再下厨。饮食用具勤清洗,昆虫老鼠要驱除。

2.生熟分开

生熟食品定要分,切莫混杂共保存。刀砧容器各归各,避免污染惹病生。

3.烧熟煮透

肉禽蛋品要煮熟,贪吃生鲜是糊涂。虫卵病菌需杀尽,再度加热也要足。

4.安全存放

熟食常温难久藏,食毕及时进冰箱。食前仍需加温煮,冰箱不是保险箱。

5.材料安全

餐前饮食用水要达标,菜果新鲜仔细挑。保质期过不再吃,莫为省钱把病招。

小知识1.预防菜豆中毒,最重要的是要烧熟煮透,要将菜豆烹调到失去原有的生绿色,没有豆腥味方可食用。2.尽量不食用发芽土豆。发芽较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眼,并扩大削除芽眼周围的部分。烹调时加醋,可加速毒素的破坏。3.食用鲜黄花菜前先将其在开水中烫漂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解在水中再烹调。秋水仙碱不耐热,大火煮10分钟就能被破坏。

4.不要随意采食不能确认的野菜、野果、草药等野生植物和蘑菇。

5.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爱藏身玉米、大米、大麦、小麦、谷类等“谷物”。凡表面上长有黄绿色霉菌或破损、皱缩、变色、变质的谷物,都有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污染。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

编辑

吴雨桐

审核

黄冬青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82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