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女科經驗摘奇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病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

婦人乃眾陰所集,常與濕居,貴乎血盛氣衰者也。血盛氣弱是謂之順,順則百病不生;血衰氣盛是謂之逆,逆則災病生焉。且婦嗜欲多於男子,而生病倍於丈夫。及其病也,比之男子,十倍難療,尤不可不考。若是四時節氣,喜怒憂思,飲食房勞為患者,悉與男子同也。凡婦人之疾,多因月經不調,變生諸症,經候如期為安。或有衍期,審虛實、寒熱而調之。先期而行者,血熱故也;過期而行者,血寒故也。熱則清之,寒則溫之,然不可不察其有無外邪之症。或有寒熱而後投藥,且經行之際與產後一般,調理失宜,其病不淺。若被驚則血氣錯亂,經水漸然不行,逆於上者則從口鼻中出,逆於身者則為血分成勞瘵之病。若因勞力太過,則生虛熱,變為疼痛之根。又況婦人疾病,多因欲戀愛憎、嫉妒憂恚,抑郁不能自釋,為病深固,所以治療十倍於男子也。若病而重者,恚怒則氣逆,氣逆則血逆,血逆則腰、腿、心腹、背、脅之間,遇經行而病,過期又安。若怒極則傷肝,又有眼花、頭暈、嘔吐之症,加之經脈滲漏於其間,遂成竅穴,或成淋漓不止。凡此之病,中風則病風,感冷則病冷,久而不治,崩漏帶下、七 八瘕可立而待,即成痼疾。若能治病於未然,當調經為先。由是婦人別立方法,俾能自調攝之,所謂盡善盡美也。

=====求子=====

論曰:夫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夫有夫婦則有父子,婚姻之後則有生育。育者,人倫之本也。且男女之合,二情交暢,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血開裹精,陰外陽內,陰裹陽精而男形成矣;陽精先至,陰血後參,精開裹血,陽外陰內,陽精裹血而女形成矣。若夫受形之易者,男女必當其年。男子八歲,齒更發長,二八而精血溢。女子七歲,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乃是陽中之陰也,陰中之陽也。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欲其氣血充實,然後交合,故交而孕,孕而壽。倘若婚嫁不時,其氣早泄,未完而傷,是以交而不孕,孕而不育,育而不壽者多矣。以此觀之,男女貴乎溢壯,則易於受形也。且父少母老,生女必羸;母少父衰,生男必羸,誠哉此理。或男子其精不濃,婦人血衰氣旺,是於男女氣血偏勝,皆使人無子。

思治療之法,女子當養血抑氣以減喜怒,男子當益腎生精以省嗜欲,依方調理,陰陽和平,則婦人樂而有子矣。

予嘗試驗,治婦人以經信為主,經信不調,是榮衛不實也。血為榮,氣為衛。氣盛則血行,氣衰則血澀,榮衛和通,氣血周流,百病不生。臟腑寒則血凝,熱則血搏,經則血順,故婦人先察其心性。心性和平,故易治也;若性拗捩,為難治也。務要調其心氣,心氣不調,則月經漸滯,或多或少,或前或後,孕育難成,百病生焉。謹按本草,細詳藥性,君臣佐使三方,故名曰百病濟陰丹、濟陰補宮丹、益陰大補丹。方內滋養血氣,調和陰陽,密腠理,實臟腑,治風陰痼冷,不可以藥分兩貴賤而有增減,務要依方制度米丸。先服米湯藥四帖,不問虛實;再服丸藥,論虛實服。

__抑氣散__

 治婦人氣盛於血,所以無子。尋常頭暈、膈滿、體痛、怔忡皆可服之。香附乃婦人之仙藥也,不可謂其耗氣而勿服。

香附(四兩,四制:酒製一次,童便制一次,鹽制一次,醋製一次,晒乾) 茯神(一兩) 橘紅(一兩)

甘草(炙,一兩)

上共為末,聽用。

__四物湯__

 治婦人經候不調,不孕並服。

川歸(三錢) 川芎(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熟地(一錢) 澤蘭葉(二錢) 牛膝(一錢)

鐘乳粉(三分)(火 、醋碎三、五次,用水飛過用)

上水煎服,撮四帖,先服二帖,其藥煎熟,入乳粉三分,前抑氣散二錢,入湯藥同服,再服丸藥。

經至日又然,如前二帖,煎服,訂記。

丸藥方:

__濟陰補宮九__

 虛實。

川歸(三兩,酒浸) 川芎(三兩) 熟地(三兩,焙乾) 烏藥(四兩,生用) 黃 (一兩,生用)

阿膠(一兩,炒珠) 肉桂(一兩,炒) 粉草(一兩五錢) 黃芩(一兩半) 秦艽(一兩,炒,去子)

茴香(三兩,炒,用小茴) 白薑(一兩,煨) 三棱(一兩,醋製浸,煨) 黑豆(三升,童便浸泡,浸一日一夜,晒乾) 陳皮(一兩) 蒲黃(一兩半,篩過) 莪朮(醋浸,煨) 劉寄奴 丹皮 沒藥(制,另研)

石斛(去根) 白朮 貝母(各一兩) 防風(一兩半) 石脂(火 酥碎過,五錢) 木香(五錢,另研)

香附(四兩,去毛,一半生,一半熟)

上銼片,同豆拌勻,用醋入水,蒸一日,晒乾為末,煉蜜為丸,服藥(法開寫於後)。

__百病濟陰丹__

 實。

淨川歸(一斤,酒洗) 紅花(二兩) 香附(一兩,去毛,捶碎) 白芍(四兩,酒浸,炒) 荊芥(一兩,另研) 薑黃(四兩,半生半熟) 川芎(四兩,酒浸,晒乾) 三棱(一斤,水洗,浸透,紙包煨為度) 木香(二兩,切片,晒乾,另研) 白芷(六兩) 蘄艾(一斤) 乾薑(四兩,一半生,一半醋浸煨) 蘇木(四兩,捶碎,煎湯去渣) 黑豆(二升)

其豆用蘇木湯浸一日一夜,取出,將濕豆拌香附,鋪砂鍋底,余藥盡拌勻。仍多蘇木湯,以艾濕之,與藥和勻。惟木香、荊芥二味不入鍋內。前藥盡鋪上,用好醋一壺,入鍋內浸藥,高一掌為度,熳火煮一日,微潤,取出晒乾為末,加前木香、荊芥末入內,和勻,用饅頭去皮,冷水浸透半日,以新苧布攪過,入銅銚內打糊,加醋,硬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薑湯送下,或白湯,或益母湯任下。

__滋陰大補丹__

 虛弱。

人參 白朮(炒) 茯苓 甘草 川歸(酒浸) 川芎(酒浸) 白芍(酒浸,炒) 熟地(酒洗,蒸) 沒藥(制) 本(酒浸,去蘆) 丹皮(水洗) 石脂(醋碎七次) 玄胡(捶碎,炒) 白芷(生用) 白薇 以上各一兩(除石脂、沒藥另研,其余用醋酒浸三日,焙乾為末,足十五兩)

香附(去毛,水、酒、醋浸三日,炒干為末,足十五兩)

上藥末十五兩,香附末十五兩,入石脂、沒藥共勻,煉為丸如梧桐子大,磁罐盛貯,服法同前。

調經服藥戒忌於後:一服丸藥,每早晨空心白湯或酒送下五十丸,經至加二十丸,中時進湯藥一服。如至二日,待淨方可行事。至次日不復經來,受胎有準;如若復來,多是難準。依前服,待月事勻,受胎為度。

一戒暴怒性拗,思想過度,存欲心偏,當風取涼,冷水沐浴洗手。

一忌食物、豆粉、鴨子、煎炒、油膩、辛辣,面黏硬等,莫食水果、生冷死肉、血塊之類。

__通經丸__

 川椒(炒,去子) 莪朮 乾漆 牛膝(焙乾為末) 川歸 青皮 乾薑(制) 大黃桃仁 紅花 川烏(制) 桂心(各等分)

上為末,將一半用醋熬成膏,和藥一半成劑,臼中拌之,丸如梧桐子大,陰乾,每服五十丸,醋湯或酒任下。一服後,再服大黃膏催之。

__通經斑紅丸__

 治症瘕及血塊、痞痰等症。

斑蝥十個(炒,去頭足) 紅娘子三十個(去頭足) 乾漆(一錢半,炒去煙) 大黃 琥珀(各一錢)

共為細末,作三服,用後煎藥送下。

__煎藥方__

 三棱 莪朮 紅花 香附 歸尾 赤芍 青皮 丹皮 生地 川芎(各等分)

酒、水各半煎,食後服。

=====補母益子論=====

凡屢產生子無氣及育而不壽者,皆父母元氣不足故也。夫人受精重施,則髓滿骨堅,又得血氣壯盛之婦為配,則種子精神而有壽也。若壯陽弱婦,成孕則母無余血蔭胎,必藉補藥以培胎元,斯生子而有壽矣。若弱人衰翁,必須異床寡欲,藥味助神,等候經期,固真乃施,斯乾元資始之本,實坤元資生之源也。《經》云:因而和之,是謂聖度。若不遠帷箔,則相火易動,雖不交會,亦暗流損泄多矣。《經》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後立二方,實補先天之不足,孕成後必宜多服,以全胎元可也。

__補母益子方__

 治屢產生子無氣,或育而不壽。又補氣血虛弱人,孕成不安,或得孕數墮。

用此方每服十五帖,弱甚者日服一帖,大益胎而分娩易,又生子精神而有壽也。

人參(一錢,弱者二、三錢) 川歸(二錢) 白朮(二錢,生用) 川芎(八分) 淮熟地(二錢) 陳皮紫蘇 炙甘草(各四分) 條芩(一錢)

虛肥人:陳皮(去白),加黃連五分、棗三枚、薑一片煎服;脾胃弱常泄瀉,加蓮子十個、帶皮砂仁二錢,減地黃;多怒而泄,再加木香二分(磨);口常燥滿,加麥冬二錢;怔忡驚悸,加棗仁、益智各一錢,圓眼十個。

__加減大造丸__

 兼服助胎尤妙,男子亦可服。

紫河車(一個) 人參(一兩五錢) 歸身(二兩半) 麥門冬(一兩) 五味子(五錢)

淮熟地(二兩) 菟絲子(四兩) 枸杞(一兩) 益智仁(一兩) 白茯苓(二兩)

脾胃弱常瀉,減地黃,加白朮一兩、山藥一兩,天門冬一兩,黃柏五錢;久瀉者不用柏。

上各藥為末,將地黃、麥冬蒸搗如泥,次下諸藥末,又搗千余下,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清湯送下百丸,或五六十丸。忌食蘿卜。

__加味大造丸__

 治氣血弱人,不能攝元成孕,或屢墮胎,及生子不壽,或孕後虛熱、盜汗、食少、帶多,宜食之。

紫河車(一個) 人參(一兩半) 川歸(二兩,去尾) 麥冬(一兩三錢) 天冬(一兩)

五味子(五錢) 杜仲(七錢,炒去絲) 山藥(八錢) 牛膝(一兩,酒浸一宿) 黃柏(七錢,鹽水炒) 枸杞(二兩) 淮熟地(二兩) 白茯苓(二兩) 益智仁(一兩) 菟絲子(四兩)

上末,煉蜜為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或酒下亦可。

=====妊娠=====

論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三部脈浮沉正等,無病者乃知有妊也。妊既受矣,多病惡阻。

惡阻者,即所謂惡食是也,此由婦人本虛,平居之時,喜怒不節,當風取冷,中脘宿有痰飲。受妊經血既閉,飲食相搏,氣不宣通,遂至心下憤悶,頭暈眼花,四肢沉重,懈怠,聞食氣即吐,喜食酸物,多臥少起,甚則吐逆,自不勝持。治療之法,順氣理血,豁痰導水,然後平安。

__加味參橘散__

 治妊娠二、三月,惡阻吐逆不食,或煩悶等症。

人參(一錢) 橘紅(四分) 白朮(一錢) 麥冬(一錢) 厚朴(二錢) 川歸(二錢)

甘草(三分) 砂仁(三分,炒) 藿香(二分) 竹茹(一丸) 薑(三片)

水煎服,或加乾薑半分。

__縮砂飲__

 治妊娠胃虛氣逆,嘔吐不食。

縮砂仁不拘多少,為末,每服二錢,生薑湯下。

凡婦人妊娠二、三月,胎動不安者,此是男女陰陽會通,血氣調勻而成胎孕。設若血脹腹痛,蓋因子宮久虛,致令胎墜,其重甚於正產。若妊娠曾受此,可預先服大造丸(今即杜仲丸)以養胎。

__杜仲丸__

 杜仲(薑汁炒,去絲) 川續斷(酒浸,各二兩)

上二味等分,為末,棗肉煮,杵爛和丸,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米飲送下。

凡妊娠胎動腹痛者,其理不一。蓋因飲食冷物、動風毒物,或因再交,搖動骨節,傷犯胞胎,其症多嘔,氣不調和,服藥太過,血氣相干,急宜服順氣之藥安胎,漏則難療矣。

__如聖散__

 鯉魚皮 川歸 淮熟地 阿膠(炒) 白芍 川芎 續斷(酒浸) 甘草上各等分,加苧麻根少許,生薑五片,水煎,空心服。

__加味安胎飲__

 治妊娠元氣不足,倦怠,以致胎動不安,或身微熱,並服。如腰痛、腿痛,必一日夜服兩帖,方可安矣。

人參(二錢或三錢) 川歸(二錢) 白朮(二錢半,生用) 條芩(八分) 陳皮 紫蘇(各四分)

淮熟地(二錢) 砂仁三分(炒) 甘草(三分)

如渴,加麥冬一錢,棗二枚,水煎。

予按:固胎在調母,調母之法,宜各按月依經,視其血氣虛實而調之,固無墜胎之患,其或感冒風寒,跌撲損傷,別生異症,又各按法而調之。《機要》曰:胎產之病,當從厥陰經論之,毋犯胃氣及上二焦,謂之三禁,不可汗,不可下,不可利小便。若發汗煮,如傷寒早下之症;和大便者則脈數已動於脾;利小便者則內亡津液,胃中枯燥。制方之法,能不犯三禁,則榮衛自和而寒熱止矣,皆醫者之準繩也。

予曰:安胎,桑寄生、阿膠、縮砂為要藥也,如桂枝、半夏、桃仁、大黃,墮胎及燥熱等劑,不可用也。又曰:月中經季不行,一身反病,日瘦,形似虛勞,卻是有孕。二陳東加縮砂、桂枝、桔梗、薑、棗、烏梅同煎服。然半夏,胎中禁藥,此又用者,理氣清痰;砂仁,安胎順氣;桔梗開胸膈,服之自然平安。《經》曰:有故無損,亦無損也。

凡妊娠胎漏,經血妄行、此是妊娠成形,胎息未實,或因房室驚觸,勞役過度,傷動胎胞,或食毒物,致令子宮虛冷,經血淋漓。若不急治,敗血湊心,子母難保,日漸胎干,危之不久。

__桑寄生散__

 治妊娠胎急不安,血下不止。

桑寄生 川歸 川芎 續斷(酒浸) 香附(制) 阿膠(炒) 人參 茯苓 白朮等分(生)

甘草(少許) 薑(五片)

水煎溫服。

主方:治胎漏下血,屬氣虛主之。

白朮(生) 條芩 阿膠 砂仁 香附 糯米有熱用四物湯,加阿膠。

丹溪曰:凡婦人胎產諸疾,只須以四物湯為主治,看症加減調理。

主方:治妊娠胎病不安,血虛主之。

川歸(酒洗) 川芎(五分) 白芍(酒炒,八分) 淮熟地(看症加減,五錢) 人參(二錢)

黃(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香附(一錢,炒) 生地(一錢) 白朮(生,一錢五分) 條芩(一錢) 白茯苓(一錢) 桑寄生(一錢) 阿膠(一錢,炒珠) 黃楊樹角上 咀,薑一片,水煎服。

主方:安胎。

川歸 川芎 白芍 淮熟地 香附(制) 艾葉(炒,揀去條) 砂仁(連殼炒,研) 白朮 條芩(生) 甘草(炙) 黃 (無亦可) 糯米(一撮) 阿膠(炒,研末)

腰痛加杜仲,若下血加地榆,若觸胎加金銀同煎。上薑三片,水煎服。

凡婦人妊娠,面赤口乾,舌苦心煩,腹脹,此乃蓋為恣意飲酒,食水果、羊、雞、面、魚、膻腥毒物,致令百節酸痛,大小便閉澀,可服歸涼節命散。

__歸涼節命散__

 川芎 苧根 白芍 麥冬 川歸 白朮 甘草 糯米如積食加砂仁、山楂、麥芽,上水煎溫服。

__大腹皮飲__

 治大小便赤澀。

枳殼(炒) 大腹皮 甘草 赤茯苓上末每服二錢,濃煎蔥白湯調下。

__冬葵子散__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頭暈眼花,水腫。

冬葵子(二錢) 赤茯苓(二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米湯下,不拘時服,利則住。如不通,恐是轉胞,加發灰少許,神效。如雜溫脾胃、寬氣等藥,以指探吐法,皆不效,轉加腹滿湊心,不能轉通,秘用一指,深入陰戶,拔轉立通,再服鯉魚湯。子云:腳腫、俗云皺腳湯,亦有遍身腫滿,心胸急脹,皆妙。

__鯉魚湯__

 治胎前水腫,通利方消,產後亦妙。

川歸(酒浸) 白朮(五錢) 白茯苓(四錢) 白芍(三分)

上片,每服四錢,用鯉魚二、三尾,不拘大小,破洗鱗腸,白水煮熟,去魚,每服用魚湯一盅半,生薑七片,陳皮少許,煎,空心服而水自去矣。

凡婦人胎冷腹脹,兩脅虛鳴,臍下冷痛,欲泄。小便頻數,大便虛滑,此乃胎氣既全,子成形質。

或食瓜果、甘甜生冷不時之物,或當風取涼,受不時之氣,則令胎冷,子身不安,皮毛疼痛,筋骨拘急,手足攣卷,致母有此危證,急宜安胎和氣散。

__安胎和氣散__

 訶子(面包煨) 白朮(各一兩) 陳皮(去白,五錢) 良薑(二錢,炒)

木香(五錢) 白芍(五錢) 陳米(一合,炒) 甘草(炙,三錢)

上片,每服五錢,薑三斤,水煎服,忌生冷。

凡婦人妊娠,心神忪悸,睡夢多驚,兩脅腹脹,過時連臍急痛,坐臥不寧,氣促急迫胎驚,為何?胎氣既成,五臟安養,皆因氣悶,或為喧呼,忪悸,悶亂,致令胎驚,筋骨傷痛,四肢不安。急用大聖散保胎,則無損傷。

__大聖散__

 川芎(二錢) 白茯苓(二錢) 麥冬(二錢) 黃 (二錢,炙) 川歸(二錢)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參(五分)

上薑三片,水煎服。

__紫蘇飲__

 治婦人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痛不可忍,謂之子懸。

大腹皮 川芎 白芍 陳皮 紫蘇 川歸(各等分) 人參 甘草(減半)

上薑五片,蔥白五寸,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月數未滿,半產者,此乃本因臟腑虛微,氣衰力弱,病起相感,精血攻衝,侵損榮衛,有傷胞胎,以致損落。故曰半產,急宜芎 補中湯補治,可保無虞。

__芎 補中湯__

 養新血,去瘀血,補虛損。

人參 黃 甘草 杜仲 白朮 赤芍 木香 乾薑 川芎 阿膠 五味上水煎,不拘時溫服。

此症服補母益子大造丸,無此患也。

凡婦人妊娠,小便淋漓,此乃本因調攝失宜,子臟氣虛。蓋緣酒色過度,傷其血氣,致令小便閉塞,遂成淋瀝,名曰子淋。宜服安榮散。

__安榮散__

 治妊娠小便淋瀝,或下焦有熱,小便不通。

麥冬 通草 滑石(各一兩) 川歸 甘草(炙) 燈芯(各五錢) 人參(三錢) 北細辛(一錢)

上為末,麥冬湯送下。

__桑螵蛸散__

 治妊娠小便不禁。

螵蛸(十二個,炙) 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米湯送下。

凡婦人妊娠,下痢赤白,此乃冷物傷脾,辛酸傷胃,冷熱不調,胎氣不安,氣血凝滯,下痢頻頻,時有時無,或白或赤,腸鳴後重,穀道疼痛。急服蒙薑黃連丸,不問冷熱,並宜服之。

__蒙薑黃連丸__

 乾薑(炮) 黃連 砂仁 川芎 阿膠(炒) 白朮(各一兩) 乳香(三錢,另研)

枳殼(五錢,炒)

上為末,用鹽梅三個,取肉,入醋少許,打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白痢,薑湯下;赤痢,甘草湯下;赤白,乾薑甘草湯下。

__當歸芍藥湯__

 治妊娠腹中疼痛,痢疾,心下急滿。

白芍 白茯苓 川歸 澤瀉 川芎(各一兩) 白朮(五錢)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米飲亦可,忌生冷。

凡婦人妊娠,外感風寒,渾身壯熱,眼花頭暈如旋。此乃蓋為風寒克於脾胃,傷於榮衛,或露背當風取涼,致令頭痛,憎寒發熱,甚至心胸煩悶,大抵產前二命所系,不可輕易妄投湯劑。感冒之初,止宜進芎蘇散,表其邪氣,其病自愈。

__芎蘇散__

 蘇葉 川芎 白芍 白朮 麥冬 陳皮 乾薑(各一兩) 甘草(五錢)

上每服五錢,薑五片,蔥三根,水煎溫服。

__百合散__

 治妊娠風壅相攻,咳嗽吐痰,心胸滿悶。

百合(蒸) 紫菀葺(洗) 貝母 白芍 前胡 赤茯苓 桔梗 甘草(炙,少許)

上薑五片,桑皮三寸,水煎熱服。

凡婦人妊娠中風,頭項強直,筋脈攣急,言語蹇澀,痰涎不清,或發搐搦,不省人事,名曰子癇。

急宜服羚羊角散。

__羚羊角散__

 羚羊角(鎊) 獨活 防風 棗仁 五加皮(各一錢) 川歸 杏仁(去皮尖,炒)

川芎 茯神 薏苡仁(各五分) 木香 甘草(炙,各二分)

上薑五片,蔥五寸,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病瘧,此乃榮衛虛弱,脾胃不足,或感風寒,或傷生冷,傳為瘧疾。宜服驅邪散,莫待吐逆見物不思,卒難醫治。

__驅邪散__

 良薑 白朮 草果(少許) 橘紅 藿香 砂仁 白茯苓 甘草(炙)

上薑三片,棗肉三枚,水煎溫服。

凡婦人妊娠,遍身兩脅刺痛脹滿。此乃蓋因五臟不利,氣血虛羸,因食生冷,發熱憎寒,唇白目青,筋脈拘攣,骨節酸痛,皮毛干澀,氣急上喘,大便不通,嘔吐頻頻。宜服平安散。

__平安散__

 厚朴 生薑 陳皮 川芎 木香 生地 甘草 煨鹽(一撮)

上水煎,溫服。亦宜服紫蘇散。

凡婦人妊娠,頭旋目暈,視物不見,腮項腫核。蓋因胎氣有傷,熱毒上攻,太陽沉痛,嘔吐,背項拘急,致令眼暈生花。若加痰壅,危在片時。急服消風散。

__消風散__

 石膏 甘菊 防風 荊芥 羌活 川芎 羚羊角 大豆黃卷(炒) 川歸 白芷 甘草上加細茶五分,水煎,食後服。

凡婦人妊娠將臨月,兩眼忽然不明,燈火不見,頭痛目暈,腮下項腫滿,不能轉項,諸醫治療不愈,轉加危困,偶得此方,對證合服,病減七分,獲安。有人云:只服四物東加荊芥、防風,合天冬飲子,但以此二藥,間日服,日漸安。好大忌酒、面、炙 、燒雞、鵝、鴨、羊、豆腐、辛辣,一切毒物,並房勞,及稍溫藥。

如其不然,眼不復明。此症為懷孕多居火 ,衣綿臥褥,伏熱在內,或服補藥及熱物太過,致令胎熱,肝臟壅極,風熱攻壅入腦所致。

__天門冬飲子__

 天冬 知母 茺蔚子 防風 五味 茯苓 羌活 人參 川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荊芥上薑三片,水煎服。

凡婦人妊娠,小腹虛脹,因食硬物傷胎,胎既受病,傳與脾胃,胃氣虛冷,下逼小腹,若奔豚,或腰痛,大便閉澀,兩脅虛鳴。宜服勝金散,溫中下氣,病隨安矣。

__勝金散__

 陳皮 茱萸(炒) 乾薑 軍薑(炮) 川芎(各一兩半) 厚朴(制) 砂仁(炒)

甘草(炙,各三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鹽湯下。

按:驗方於後。

__散氣消悶散__

 治孕婦常多氣怒,胸腹滿悶,或服順氣、烏藥、砂仁、香附耗氣藥,反加滿悶,宜服此藥。

人參(一錢半) 白朮(二錢) 川芎(八分) 陳皮 紫蘇(各四分) 甘草(二分) 條芩(八分)

木香(磨,三分)

上薑三片,水煎服。

__加味安胎飲__

 治孕婦腹疼,不時作痛,小腹重墜,多血虛氣陷,間有無寒者。

人參(一錢五分) 白朮(二錢) 川芎(八分) 陳皮 紫蘇 當歸 甘草(各四分) 淮熟地(二錢)

上薑三片,水煎服。兼寒加茱萸一錢,或乾薑、砂仁各五分,補藥可以加內。

__全生白朮散__

 治妊娠面目虛浮,四肢有水氣,多有脾胃氣虛,或久瀉所致,宜健脾利水。

白朮(二錢) 人參(一錢) 川芎(八分) 川歸(二錢) 甘草(三分) 紫蘇(四分)

陳皮(四分) 大腹皮(八分) 茯苓皮(七分)

加薑皮,水煎服。

__順氣安胎飲__

 治胎氣上攻,心腹脹滿作痛。

人參(一錢) 白朮(二錢) 紫蘇 甘草 陳皮 砂仁(各四分) 川歸(二錢) 川芎(八分)

黃芩(八分)

上薑三片,水煎服。有氣加木香三分(磨)。

__補中安胎飲__

 治受胎下血不止,或常去血點滴,名曰胎漏。大率多因勞傷,血氣虛弱,有因喜食炙 熱物過多所致。

白朮 川歸 人參 甘草 淮熟地 黃芩 紫蘇 白芷上薑三片,水煎服,忌房事。

__安胎飲__

 治妊娠頓撲,動胎下血不止,一日二帖。

人參(五分) 川歸(二錢) 川芎(八分) 甘草 陳皮 紫蘇(各四分) 條芩 淮熟地(二錢)

上薑三片,水煎服。若二帖不止,加阿膠二錢(炒珠),白朮二錢(生),艾葉八片(炒)同煎。如感寒頭痛,加蓮須、蔥頭四根。如腹中痛,減艾葉,加葦皮、砂仁四分。

__竹葉安胎飲__

 治妊娠心驚膽怯,煩悶不安,名曰子煩。

黃芩(八分) 人參(一錢) 白朮 川歸(各二錢) 甘草(四分) 陳皮(三分) 川芎(七分)

酸棗仁(八分) 遠志(八分) 麥冬(一錢) 竹葉(十片) 淮生地(一錢半)

薑、棗水煎。若煩渴,加竹茹一丸,有痰,加竹瀝一酒鐘,薑汁少許,虛人,加人參三錢;如脾虛常瀉,減地黃,加酸棗仁。

__加味天仙藤散__

 治妊娠腿膝發腫,氣促滿悶不舒,或足指腫,出水。

天仙藤(洗,略炒) 香附(各六分) 陳皮(四分) 甘草(三分) 烏藥(七分) 木瓜(一錢)

紫蘇(四分)

薑皮,水煎服。虛加人參一錢,白朮二錢,川歸三錢。脾氣虛,宜兼補中益氣湯服。

__加味羚羊角散__

 治妊娠口噤項強,手足攣搐,言語蹇澀,痰涎壅盛,不省人事。不可作中風治,以羚羊角散。如無痰,言語如常,但見中風症,多因血燥類風。治切不可一概以中風論而誤人命也。

羚羊角(鎊,一錢) 川獨活(八分) 酸棗仁(一錢,炒) 五加皮(八分) 防風(五分)

苡仁(一錢) 川芎(七分) 川歸(一錢) 茯神(八分) 杏仁(十粒) 木香(三分,磨)

甘草(四分)

虛加人參一錢;痰加竹瀝七分,薑汁少許;脾胃虛弱,加白朮一錢半,薑三片,水煎服。

__加味安榮湯__

 治妊娠小便澀,或成淋瀝。

人參 白朮 川歸 麥冬(各二錢) 茯苓(一錢) 通草(一錢) 甘草(八分) 燈心(五分) 薑水煎服。有痰宜清肺金,加條芩七分;若怒動肝火,宜服逍遙散。

__加味逍遙散__

 治妊娠形體勞苦,或進飲食炒炙之物,小便中帶血,宜清膀胱之火,故宜服。

川歸(二錢) 白芍(一錢) 白朮(一錢半) 茯苓(七分) 柴胡(一錢) 丹皮(七分,炒)

梔子(七分,炒) 甘草(四分,炙) 燈心(七根) 水煎服。

__安胎飲加二陳__

 治臍腹作脹,或小便淋閉。

白朮(一錢半) 陳皮 甘草(各四分) 人參(一錢) 川芎(八分)

川歸(二錢) 柴胡 升麻(各四分) 生地(一錢半) 半夏(少許)

上薑二、三片,水煎服。

__寧肺止咳飲__

 治妊娠咳嗽,屬風屬寒症。

天冬(二錢) 桔梗 紫蘇(各五分) 知母(一錢) 甘草(四分)

寒嗽加杏仁十粒,桑皮八分;痰嗽加陳皮四分,竹瀝半酒鐘,薑汁少許;熱嗽加黃芩四分;虛嗽加紫菀一錢,款冬花六分;喘,夜多嗽,加麻黃;虛損嗽,加栝蔞一錢,竹瀝半盞,薑汁少許;心胸不舒,加百合一錢,貝母一錢。

又方:咳嗽不止,胎不安。

杏仁 甘草 紫菀 桑皮 桔梗 天門冬水煎。

又方:妊娠咳嗽,吐血不止。

生地(三錢) 紫菀(一錢) 知母 白朮 麥冬(各一錢) 陳皮(四分) 甘草(四分)

黃芩(八分) 川歸 天冬(各二錢) 犀角(八分)

若喘加栝蔞仁一錢,水煎。

__六和湯__

 治妊娠霍亂吐瀉,心燥腹痛。

陳皮(四分) 半夏(七分) 藿香 甘草(各四分) 杏仁(十粒) 竹茹(一丸) 扁豆(二錢)

木瓜(一錢) 人參(一錢) 砂仁(五分) 茯苓(八分)

薑三片,棗二枚,水煎。

__加減安胎飲__

 治妊娠瘧疾,寒多熱少。

人參(一錢) 白朮 川歸(各二錢) 紫蘇 黃芩 甘草(各四分) 藿香(五分) 半夏(七分)

草果 青皮(各三分) 烏梅(二個) 薑(三片)

水煎。

治妊娠壅熱,心神煩躁,口乾渴。

人參 梔子(炒) 知母 麥冬(各一錢) 甘草 條芩(各五分) 栝蔞根 犀角(各八分)

薑三片,棗二枚,水煎。

治孕婦熱病,嘔吐不食,胸中煩躁:干葛(一錢五分) 蘆根(一錢半) 人參 麥冬 梔子(炒) 知母(各一錢) 竹茹(一丸)

蔥三根,水煎。

治妊娠熱病,斑出赤黑色,小便如血,氣無欲絕,胎落。

山梔 黃芩 升麻(各一錢) 青黛 豆豉(四十九粒) 生地(二錢) 杏仁(十粒) 石膏(一錢五分)

蔥白七寸,水煎。

治妊娠患吐血衄血,或因破傷失血,驀患口噤,項強背直,類中風症,皆因失血。宜服安胎飲加減:人參(二錢) 川歸 白朮 淮熟地(各二錢) 陳皮 甘草(各四分) 天麻(二錢) 麥冬(一錢)

加防風、荊芥、薑三片,水煎。

__滋榮易產湯__

 孕婦九個月服之。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人參(二錢) 茯苓(八分) 甘草(四分) 生地(二錢) 大腹皮陳皮 白朮 黃芩(各六分)

加益母草,水煎。

凡婦人妊娠胞肥,臨產難生,此乃身居富貴,口厭甘肥,聚樂不常,食物過多,即飲即臥,致令胞胎肥濃,根蒂堅固,行動氣急。蓋緣不曾吃瘦胎之藥,致令臨產必是艱難。八月可服無憂散。

__無憂散__

 治妊娠肥大,服之,令兒緊小易生。

川歸 白芍 木香 甘草 枳實 乳香 血余 神麯 麥芽 訶子 白朮 陳皮薑一片,水煎。

凡婦人妊娠將產,忽然倒者,此乃蓋因不能忌口,恣情多食,五臟氣滯,六腑不和,胎氣既肥,或用力太過,胎受驚觸。急用瘦胎金液丸。

__金液丸__

 治橫生倒產。

飛生毛(火 存性,腋下更好,五分) 血余(無病患發,燒存性) 公母羊糞(燒灰,各五分 )

灶心土(二錢) 砂仁(五分,另研) 黑鉛(三錢,銚內熔化,投水即急攪,傾出研細)

上為末,用粽子角為丸,如綠豆大,遇難產,急以倒流水吞下五丸。兒身自然順而正產,子母俱活矣。

__按驗秘方__

 治難產開骨並服。

魚膠一兩,用紅綿布一尺卷魚膠,以罐盛貯,封固,火 存性,為末。用香油、蜜、酒各半酒盞,調服一錢,立下。

__立竿見影散__

 此方活水、瘦胎、軟骨,橫生逆產,死胎立下。

黃葵花(三錢) 牡丹花心(三分) 真正撫荑(三分) 麝香(一分) 桑葉(五分) 巴豆(半粒,去油) 蓖麻子(半粒)

上為細末,醋糊丸,如彈子大,大黃為衣,臨用時揉碎一丸,熱酒送下,加香油服。

凡婦人臨產,子腸先出,以盆盛之,溫水溫潤其腸。令產婦仰臥,以言語安慰其心,卻用好醋半盞和新汲水七分,攪勻,急 母面、背腸自收矣。每一 ,令一縮,三 三縮,腸盡收矣。合用參、 、歸、芎大劑補藥,加升麻、柴胡、防風之類以升舉之,未有不安者也。

=====產後總論=====

凡病起於血氣之衰、脾胃之虛,況產婦血氣、脾胃其虛衰殆有甚焉。是以丹溪先生論產後「必當以大補氣血為先」,雖有雜症,以末治之。此三言者,盡醫產之大旨也。若能擴充立方用藥,則治產可以無大過矣。夫產後憂驚勞倦,血氣暴虛,諸症乘虛易襲。

如有氣,毋專耗散;有食,毋專消導。熱不可用芩、連,寒不可多桂、附。寒則血塊停澀,熱則新血流崩。至若虛中外感,見三陽表症之多,似可汗也,在產後而用麻黃,則童竭其陽;見三陰裡症之多,似宜下也。在產後而用承氣,則重亡陰血。耳聾脅痛,乃腎虛惡露之停,休用柴胡;譫語汗出,乃元氣弱似邪之症,毋同胃實。厥由陰陽之衰,難分寒熱,非大補不能回陽而起弱; 因陰血之虧,勿論剛柔,非滋榮不熊舒筋而活絡。又如乍寒乍熱,發作有期,症類瘧也,若以瘧治,遷延難愈。神不守舍,言語無倫,病似邪也,若以邪論,危亡可待。去血多而大便燥結,蓯蓉加於生化,非潤腸承氣之能通;去汗多而小便短澀,六君倍用參、 ,必生津助血之可利。加參生化頻服,救產後之危,長生活命屢用,蘇絕穀之症。頹疝脫肛,多是氣虛下陷,補中益氣是良方也。口噤拳攣,乃陰血燥類風,加參生化大有益焉。產戶入風而痛甚,服宜羌活養榮方;玉門傷冷而不閉,洗須床、菟、萸、硫黃。

怔忡驚悸,生化湯而加定志;似邪恍惚,安神丸助於歸脾。因氣喘而滿悶虛煩,生化東加木香為佐;因過食而噯酸惡食,六君子加神麯、麥芽為良。蘇木、棱、莪、大能破血,青皮、枳殼,最消滿臌。

一應耗氣破血之劑,汗吐宣下之策,止可施於少壯,豈其宜用於胎產?大抵新產之後,先問惡露如何?痛塊未除,未可遽加參、朮;腹中痛止,補中益氣無疑。至若亡陽脫汗,氣虛喘促,頻灌加參生化,是從權也;又如陰亡大熱,血崩厥暈,速煎生化原湯,乃救急也。

王太仆云:治下補下制貴以急,緩則滋道路而又力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同。故治產當遵丹溪而固本,服法宜效太仆以加頻。凡負生死之寄者,可不著意以扶危哉。

=====產後生化湯論=====

一產後氣血暴虛,理當大補,但恐惡露未盡。用補須無滯血,能化又能滋生;攻塊無損元氣,行中又能帶補,方處萬全,能無一失。世以四物湯理產,誤人多矣。因地黃性寒滯血,芍藥酸寒無補故也。

一產後惡露作痛,名曰兒枕痛,世多專先消散,然後議補,又有消補混方。殊不知舊血雖當消化,新血亦當生養,若專主攻舊,新亦不寧矣。

世以濟坤丹(又名救生丹)治產後,用以攻血塊,下胞落胎,足見速效,其元氣未免虧損。平安產婦,毋視良劑。濟坤丹不得已而用下胎、下胞、下血塊,只可用一丸,不可多服,隨即服湯藥進補。

有妙應丸治產後停食宿肉,此乃形體勞倦,脾胃俱傷,不善調治之家,多食濃味,沉睡而復傷,胃雖少納,脾轉輸遲,食停痞塞噯酸,此宿痰包食,不能消導,宜服三五丸,隨即服湯藥進補。

此「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也。

生化湯因藥性功用立名,產後血塊當消,新血宜生,專消則新血不寧,專生則舊血反滯。考諸藥性,惟川歸、川芎、桃仁三品藥性,善破舊血,驟生新血,佐以炙黑乾薑、甘草引三品入於肺肝,生血利氣,五味共方則行中有補,化中有生,實產後聖藥,故因名之。凡有孕至八九月,依制方下,名曰生化湯:川芎(二兩) 川歸(五錢) 桃仁 乾薑(炙黑) 甘草(各五錢)

桃仁要去皮尖,搗如泥用,乾薑要黑者,醋浸透,炒黑用。上作二三帖,至胞衣一破,速煎一帖,候兒下地即服,不論正產半產。若少壯產婦平安無事。俱宜服二帖,消塊生血。

又生化湯:川芎(三錢) 川歸(八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乾薑(四分,炒黑) 甘草(炙,五分)

上用水二鐘,煎至七分,加酒六七茶匙,稍熱服。查澀後帖,並前二帖,共煎,要在一二時辰內,未進飲食之先,相繼煎服,則下焦血塊速化,而驟長新血,自無暈厥。且產婦服一帖,漸增精神,不厭藥之頻也。若照常症,日服一帖,豈能挽回將絕之氣血也,其胎前素弱,產後勞倦及熱症墮胎,要不抱帖數,服至病退乃止,若產婦勞甚,血崩形色脫,即加人參三四錢在內,頻灌無慮。

__加參生化湯__

 治產後危急諸症,俱可服此方。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炒黑) 甘草(五分,炙) 桃仁(十粒,去皮尖)

人參三錢或二錢,隨症緩急,如甚危症,人參加至五六錢,棗三枚,水煎服,渣再煎。

加減法:一娩兒下,汗多倦甚,宜服此方,加人參三四錢。

一娩兒下,無力送脫胞,倦怠,宜服此方。

一胎前素弱,產後見虛症,宜服此方。

一胎前患瀉,產後倦怠,宜服此方,加參四五錢。

一汗多加麻黃根二錢、黃 一錢、防風五分。

一足厥冷,加人參四五錢,附子四分;兼汗亦加參、麥冬一錢。

一氣短促,加人參四錢。

一消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

一大便實,加蓯蓉一錢。

一煩躁,加竹茹一丸。

一寒嗽,加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喘氣促,加半夏一錢,杏仁十粒,桔梗五分。

一有痰,加天花粉八分,竹瀝半酒鐘,薑汁少許。

凡產後血塊痛,用生化湯為主,血塊痛散加人參生化湯為主。

=====一論血塊=====

婦人病倍於男子,因產後之症偏多也。夫產後血塊,醫家所歸,宜當詳究。若時俗治血塊,有用生地黃,紅花以行之,蘇木、牛膝以攻之;治氣脹,有用烏藥、香附以順之,枳殼、厚朴以舒之。甚有用青皮、枳實、蘇子以下氣定喘,芩、連、梔子、黃柏以退熱除煩。至若血枯便實,反用承氣下之而愈結;汗多小便短澀,反用五苓通之而愈秘。因古《局方》,峻攻塊痛,殆無異於刃之殺人也,事產者豈可視為甚輕而妄用蘇木、棱、蓬,以置人於死地也耶?宜服生化湯,一應破血藥,雖山楂性緩,亦不可單用。

__生化湯__

 川歸 川芎 桃仁 乾薑 甘草水煎服,並渣。

鹿角灰就用生化湯送下七錢。

又方:益母丸同服亦可。

外用烘熱衣服暖和塊痛處,雖暑月亦要和暖。大抵產婦勞傷,氣血並虛,分娩子後,無力送胞送塊,澀滯腹間作痛,甚者氣血不運而昏迷厥暈,切不可妄謂惡血抱心,遽用蘇木等散血之方以殺人也。

只頻服生化湯二三帖,即時塊消痛止,神清氣復而頓爽舒暢平安矣。行血如生地、牛膝,敗血如三棱、莪朮。俗用山楂、砂糖消塊,薑、艾酒定痛,皆致淋崩、昏暈等症。

=====二論血暈=====

凡分娩之後,眼見昏花,頭眩昏暈,不知人事,謂之血暈。其故有三:一因勞倦甚而氣竭神昏,二因血大脫而氣欲絕,三因痰火乘虛從上而神不清。患此三者,皆魂不隨神往來而機運幾息也。當急服預煎下生化湯,以行塊定痛,化舊生新,即時血遂生而氣轉,神漸清而心有主矣。頻服二三帖,其昏亂氣血即定,乃川芎、川歸性有化生之功也。若偏執古方無傳,認暈症為惡血搶上迷心,而輕用散血之劑,認為痰火而用無補消降之方,誤人甚也,外以醋韭沖鼻燒煙潦法度,炙不可緩,醫者切不可妄論血上搶心,而用蘇木等以峻攻破血,偏執古方牡丹奪命等藥以敗血,慎之,慎之!再叮嚀臨盆之際,必預煎生化湯,預燒稱錘、硬石子,候兒下地,速服二三帖藥,共二煎。又產婦枕邊,行醋韭,投錘醋瓶之法,決無暈症。又兒生下時,不可喜子慢母,母不可顧子忘倦;又不可產訖即睡,或憤怒氣逆,皆能致暈。謹記,謹記。附方:

__加味生化湯__

 治產後三等血暈。

川芎(三錢) 川歸(六錢) 乾薑(四分,炒黑) 桃仁(十粒) 甘草(五錢,炙) 荊芥(五分)

上棗三枚,水二鐘。煎八分,溫服,並渣。

加減法:凡勞倦甚而暈,及血崩氣脫而暈,並宜速灌二帖。如形色脫,或汗多而脫,皆用急服一帖,後即加人參三四錢,肉桂四分,決不可疑,參為補而緩服也。如痰乘虛從上而暈,方內加橘紅四分;若虛甚,亦用加人參二三錢;如肥人多痰,又用竹瀝七分,酒一鐘,薑汁少許。以上三等暈症,並不可用破血耗氣等古方,其血塊痛甚者,兼送益母丸。一法或送鹿角灰,一法或用玄胡散,一法或用獨參散。一方見效,不須易方。

從權急救加參生化湯:治產後形色脫暈,或汗脫暈。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制) 桃仁(十粒,去皮尖) 荊芥(四分)

甘草(四分,炙) 人參(三錢)

上水二鐘,煎八分服。血塊痛甚加肉桂五分、七分;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汗多加麻黃根一錢;如塊不痛,加黃 一錢以止汗;如傷面食、飯食,加神麯八分、麥芽五分;如傷肉,加山楂、砂仁。

=====產後厥症=====

凡產時用力過多,勞倦傷脾,孤臟不能注於四旁,故足逆冷而厥氣上行焉。《經》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是也。非急方子能舉氣以歸元,非大補不能回陽而復神,豈錢數歸、參!照常症,一日一帖而能起死扶危,拯將絕之氣血耶?必用加參生化湯,倍參,連服二帖,斯氣血旺而神氣復,厥症自止矣。若服藥而又渴,另用生脈散多參以代茶,助津以救臟躁也。此經驗之確淪,毋得有議焉。雖有四肢厥冷,泄瀉痢症,類傷寒陰症,又難用四逆湯方,亦必用倍參生化湯,佐以炙薑,或加附子一片,則可以回陽止逆,又可以行參、 之功矣。《經》云:脾,孤臟也。四旁,心、肝、肺、腎也。又云:搖體勞苦,則傷脾。又云:厥氣上行滿。立二方分先後:

__加參生化湯__

 治新產發厥。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四分,炙) 乾薑(四分,制黑) 人參(二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棗二枚,水煎連進二帖。發厥:塊痛未止,不可加 、朮。

__滋榮益氣復神湯__

 治產後發厥,問無塊痛,可服此方。

川芎(一錢) 白朮(一錢) 黃 (一錢) 人參 當歸(各三錢) 淮地黃(二錢,酒浸,蒸)

甘草(四分,炙) 麥冬(五錢) 五味子(十粒) 陳皮(四分) 附子(五分)

水煎。汗多加麻黃根、酸棗仁各一錢;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二錢。

大抵產後暈厥,二症相類,皆由氣血並竭,神將去而機幾息,僅有一絲之生意耳。若非急方急服,豈能挽回將絕之元神耶?但暈在臨盆,急症尤甚於厥,宜頻灌生化湯幾帖,先補血分之虧,即時塊化血旺,而神清暈止矣。若無汗脫,氣促形脫症,參、 不須加也。厥症在分娩之後,氣血兩竭,宜用倍參生化湯,並補氣血之虧,止厥以復神焉。又非偏補血分可愈,治法要知暈有塊痛, 、朮、參未可遽加也。治厥症問無塊痛, 、朮、地黃並用無疑矣。

=====產後血崩=====

產後血大來,審血色之紅紫,視形氣之虛實。如血多紫色有塊,乃當取之,敗血也,止澀反作痛,不可論崩。如鮮血紅大來,乃是驚傷心不能主,怒傷肝不能藏,勞傷脾不能統血歸經耳,當以崩治,先頻服生化湯幾帖,則行中有補而血生旺矣。若崩形脫,或有汗,或氣促,宜倍參生化湯以益氣,斯陽長陰生,血自旺矣,非棕灰止血藥可止也。如產中月外崩,又宜升舉大補湯治之。凡年老虛弱人患崩,亦宜升舉大補湯。

__生化湯__

 治產後血崩。

川芎(一錢) 川歸(四錢) 乾薑(四分,炙黑) 甘草(五分,炙) 荊芥(五分)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棗水煎。如鮮血紅大來,加荊芥、白芷各五分;血塊形脫,加人參一錢;汗多氣促,加參三四錢;無汗形不脫,氣不促,只服生化湯則血自安也。世言:芎、歸活血,不可治崩,誤矣!

__滋榮益氣湯__

 治崩止血。

川芎 麥冬 黃 (各一錢) 人參 川歸 淮生地 白朮(各二錢) 陳皮 甘草(炙,各四分)

白芷 荊芥 升麻(各四分) 黃連(三分,退心火) 棗(三枚)

水煎。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大便不通,加肉蓯蓉一錢;有氣,磨木香一分;有痰,加貝母六分,竹瀝少許,薑汁少許。寒嗽,加杏仁、桔梗、知母各一錢;驚悸,加酸棗仁、柏子仁各一錢。

__加味生化湯__

 治產後三日,發熱頭痛症。

川芎(五錢) 川歸(三錢) 甘草(四分) 乾薑(四分,炙黑) 桃仁(十粒,去皮尖)

羌活 防風(各四分)

上服四帖,頭痛身熱不除,加白芷八分,細辛四分。若頭痛如破,加蓮須、蔥頭五個;虛加人參二三錢。

=====產後類傷寒三陰症=====

產後潮熱有汗,大便不通,毋專論為陽明症;口燥咽乾而渴,毋專論為少陰症;腹滿嗌干,大便實,毋專論為太陰症。又汗出,譫語,便秘,毋專謂為胃中有燥屎。且下數症多由勞倦傷脾,運化稽遲,氣血枯竭,腸腑燥涸,乃虛症類實,當補之症,治者毋執偏門輕產而妄議三承氣湯,以治類三陰之症也。若少旺產患,以類症妄下,僥幸萬一,幸毋仿此。且虛弱產婦而復誤下,則虛虛之禍大乎。屢見妄下成臌,誤導反結。又有血少數日不通,誤而即下,致瀉不止者,不可慎歟。

__養正通幽湯__

 治產後大便秘,類三陰傷寒症。

川芎(二錢半) 川歸(六錢) 甘草(五分,炙) 桃仁(五粒,去皮尖) 蓯蓉(一錢)

陳皮(四分) 麻仁(二錢,炒)

汗多便實,加黃 一錢,麻黃根一錢,人參二錢;燥渴,加麥冬一錢,人參一錢;腹滿,嗌干,便實,加麥冬一錢,枳殼六分,人參二錢,蓯蓉一錢。汗出,譫語,便實,乃氣血並竭,神衰心主失守,宜養榮安神,加茯神、棗仁、遠志、柏子仁、蓯蓉、人參、黃 各一錢,白朮二錢,水煎。

__滋榮益氣扶正湯__

 治產後寒熱自汗,每午應期發者。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甘草(五分,炙) 人參(二錢) 淮生地(二錢,自蒸) 黃(一錢) 陳皮(四分) 麥冬(一錢) 白朮(一錢半) 麻黃根(一錢)

水煎。夜服六味地黃丸,每服七、十丸,清湯送下。

__加減養胃湯__

 治產後寒熱往來,頭痛無汗,類瘧症。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藿香(四分) 甘草(四分) 茯苓(一錢)

蒼朮(一錢) 人參(一錢半) 半夏(八分) 陳皮(四分) 薑(二片)

水煎服。有痰加竹瀝、薑汁少許,半夏曲;弱人兼服大造丸;若產後久虛,無汗不愈,兼煎人參白朮膏以助力。

=====產後類傷寒三陽症=====

產後七日內外,發熱頭痛惡寒,毋專謂傷寒太陽症;發熱頭痛脅痛,毋專謂傷寒少陽症。二症皆由氣血兩虛,陰陽不和而類外感,治者甚易輕執偏門而用麻黃湯以治類太陽症,又勿用柴胡湯以治類少陽症。且產後脫血之余,而重發汗,則虛虛之禍,有不可勝言者矣。仲景云:亡血家不可發汗。丹溪云:產後絕不可發表。二先生非謂產婦真元傷寒之兼症也,非謂麻黃湯、柴胡湯之不對症也,誠恐後學業偏以而輕產,執成方而發表耳,須明知產後真感風冷,其生化湯內芎、薑亦能散之。又云: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而異治也。其經意南方人柔弱,而西北人剛勁,故病治當異耳,惟產後勞虛,治不可分南北,概當重產而用補,少佐散劑,雖有他症,以末治之,又不可不明也。

__木香生化湯__

 治產後血塊痛未除,日受氣服此方。

川芎(二錢) 川歸(六錢) 乾薑(四分,炙) 甘草(五分,炙) 木香(三分,磨) 陳皮(三分)

水煎服。

__健脾化食散氣湯__

 治產後受氣傷食,問無塊痛服。

白朮(二錢) 川歸(二錢) 川芎(一錢) 乾薑(四分,炙) 甘草(四分,炙) 人參(一錢) 麥芽(五分,炒) 神麯(五分)

傷飯食面,加二味:陳皮三分,山楂四分;砂仁七分,傷肉加入;如寒食停脅下作痛,加桂枝八分。

大抵產後弱婦,受寒停食,愈消愈增滿悶,必攻補並行,方化滯運穀。但時醫所見,知耗氣而疑參補,誤也。故善治者重產而輕怒食,必補氣血為主,佐以順氣調氣,則怒郁散而元不損;佐以健脾消導,則停食行而胃思穀。此治產後怒傷食傷之正治也。若專理氣消食,非惟氣脹不散,停食不行,抑損元神減食,甚致絕穀不救者多矣,惜哉!

=====產後類症=====

產後寒熱往來,每日應期而發,其症類瘧,切不可用瘧疾方藥治之。夫血氣虛而寒熱便作,元氣弱而外邪或侵,雖寒來鼓 ,湯火不能溫,熱如燔炭,冰水不能寒,或晝輕夜重,或見晡寒熱,雖所見症與瘧類同,其治方藥,必當滋榮益氣以退寒熱。有汗急當止汗,如麻黃根等方;若頭有汗而身與足無汗,乃陽孤絕陰之危症也,切勿偏服參而少血藥,當加地黃、川歸之劑。如頭痛無汗,宜與生化湯內加羌活、防風、連須、蔥白、棗數枚以散之,慎不可作瘧治以誤人也;如傷食飯面,加神麯一錢,麥芽五分;如傷肉,加山楂、砂仁各五分;如停食日久,脾胃弱甚,雖藥不運化,凡藥之外用,操按炒曲燙法。傷食肉,誤服消導藥多,絕穀幾日者,宜服後方。

__長生活命丹__

 治多服消導藥,絕食症、雜症,誤消耗絕食,亦可治之。

人參三錢,水一鐘半,煎至半鐘,先用一盞飯,鍋焦研粉三匙,漸漸加參湯,鍋焦引開胃氣,自能開胃健脾,進飲食。

大抵飲食者充虛之滋味,而產後藉此以補助也。因勞倦傷脾,不勝甘飲,薄味漸進,運化易速,再兼助服溫補之劑,佐以神麯、麥芽以消飯面之傷,山楂、砂仁以化肉物之傷;如傷寒冷之物,吳萸、桂枝亦當加也。如此補消並治,無有不安,屢見治不重產虛弱,惟知達消停物、反損真氣,益增滿悶,一帖不效,又加峻藥,致使少食思穀之人,反虛虛而絕穀矣。病家自歸於數命,醫者以為盡力救,惜哉!

=====產後忿怒=====

凡產後因忿怒氣逆,胸膈不舒,血塊大痛,宜用生化湯,臨服時磨木香一分在內服之,則血塊自化,怒氣自散,並治而不悖也。若輕重氣,偏用木香、香砂、烏藥、枳殼、砂仁之劑,以散氣行塊,則元氣反損,而滿悶反增,是重虛之,非善治產者也。又如怒後即食,胃弱停悶,當審何物所傷。如肉物傷,加砂仁、神麯消之;如面飯傷,加神麯、麥芽消之。若傷物作痛,澀滯脅腹,宜加桂枝、吳茱萸在生化湯中,以逐寒定痛,無有不安,慎勿用木香檳榔丸、順氣飲之方,以散氣化食。

不然,則虛弱產婦,重虛之禍,有不可勝言者矣。

大抵產後患崩,血脫;短氣似喘,氣脫;妄言妄見,神脫。三症雖有血陰氣陽之分,其精散神去之促無異,此亦危症也。若非能濃藥急方頻服,失之者多矣。妄論氣實痰火皆非也。如新產為塊痛,並用加參生化湯,行中當補之方,斯免血滯血虛之失也。其塊痛止,宜用升舉大補湯,少佐黃連墜火,以治崩脫、寧血歸經也。宜用倍參補中益氣湯,少佐附子助參以治氣脫,攝氣歸源也。宜用滋榮益氣復神湯,少佐痰劑以清心火,寧君主之官也。因人妄論氣脫妄言之症,誤用氣實痰火之方藥,屢夭人年,故重復錄告。倘執論氣痰而愈重,必當識補救,方可活也。

=====產後傷食=====

凡產後形體勞倦,脾胃俱傷,是以新產之後,禁膏粱,遠濃味,食粥茹蔬,乃切務也。不善調攝之家,惟慮產婦之虛,以多食有益,濃味為補,本不思而強與厭足而復傷,胃雖少納,脾轉運遲,食停痞塞,噯酸惡食,良以此也。治當扶元為主,溫補氣血,健脾助胃,養正兼消,審傷何物,佐以消導,斯脾氣復而轉輸,滯物行而胃始思穀矣。

__加味生化湯__

 治產後血塊未消時,及宿食不消。

川芎(二錢) 川歸(五錢) 乾薑(四分,制) 甘草(五分,炙)

如傷面食,加神麯一錢,麥芽六分;如傷肉加山楂五分,砂仁五分;傷寒物痛,加吳萸一錢,肉桂五分;虛加參三錢。

__健脾消食生化湯__

 治產後血塊痛除,服此方以消食。

川芎(一錢) 川歸(三錢) 甘草(五分,炙) 人參(二錢) 白朮(一錢半)

傷面食,加神麯、麥芽各七分;如傷肉,加山植、砂仁各八分。身熱不可用黃連、黃芩、黃柏;大便不通,禁大黃;傷食怒氣,不可用耗氣。若宿痰胞食,丸藥隨即進補藥。凡年老虛弱人患崩,宜用升舉大補湯。

=====產後氣短似喘=====

凡產婦血脫勞傷之甚,氣無倚恃,而呼吸息止之違常性矣,世有妄議痰火,反用散氣化痰之方,不亦誤乎?夫肺受脾稟,運氣生脈,通水道,順呼吸,清肅上下,調和榮衛,而為平人之常氣也。

值產血亡氣脫,呼吸短促,言語不相接續,似喘危證,不待診脈問望自明,智者當知之也。

__加參生化湯__

 治分娩即患氣短似喘症,若有血塊,不可加 、朮。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五分,炙) 乾薑(四分,炒黑) 人參(二錢) 桃仁(十粒,去皮尖)

上煎服,加棗三枚,連進二三帖。

__續氣養榮湯__

 治產後氣短促,問無血塊痛宜服。

川芎(二錢) 川歸(四錢) 甘草(五分,炙) 乾薑(四分,炒黑) 人參(三錢) 黃(一錢) 白朮(一錢) 陳皮(四分) 熟地(二錢)

如足冷,加熟附子三分,汗多,加麻黃根一錢,浮小麥一撮;渴,加麥冬一錢,五味子十粒;大便不通,加蓯蓉一錢,麻仁一錢;如傷面食,加神麯一錢,麥芽一錢;如傷肉,加山楂五個,砂仁五分。

附方:滋榮益氣復神湯,見上。

=====產後妄言妄見=====

產後妄言妄見,由氣血兩虛而神魂無所依也。夫心藏神主血,而言乃心之神也,心有血而神存,則言不妄發。又肝藏魂藏血而目乃肝之竅也,目得血而能視,則瞳子了然而正,若夫產後血氣暴竭,則心神失守,故言語無倫,肝魂無依,故瞳 妄見。況心為一身之主,目乃百脈之宗。虛症見於心目,則十二官各失其職可知矣。是以視聽言,動皆有虛妄焉。治法當論產期塊痛有無緩急。若分娩兒下之後,塊痛未除,先服生化湯兩三帖,以化塊定痛,痛止即繼服加參生化湯,或補中益氣湯,如安神定志湯丸調治也,若產日久,形氣血氣俱不足,即當大補為主,生養氣血,安神定志,服至藥力充足,其病全愈。病家毋求速效,醫家毋論邪祟。若噴以法水,驚以法尺,多致不救。治此病者,服藥至十帖方效。丹溪云:病虛猶似邪祟也。又云:欲泄其邪,先補其虛。先調其藥,次論諸疾。此古人治虛弱人有挾外因之確論。但人不能體認其義,用藥反言攻補難同方,御必攻邪盡,方可用補,欲病家不信難矣。此治產後虛症及年老人虛喘、弱人妄言三症,所當用心也。

__寧神生化湯__

 治產後血塊痛未止,患妄言症,未可用 、朮。

川芎(一錢) 川歸(二錢) 乾薑(四分,炙) 茯神(一錢) 人參(二錢) 柏子仁(一錢)

陳皮(三分) 益智仁(八分,炒) 桃仁(十二粒,去皮尖) 棗(二枚)

水煎。

__滋榮益氣復神湯__

 治產後塊痛止,可服此藥。

川芎(一錢) 川歸 淮地(各二錢,自製) 甘草(四分,炙) 人參(二錢) 黃 白朮(各一錢) 棗仁(一錢) 柏子仁(一錢) 茯神(一錢) 益智仁(一錢,炒) 圓眼肉(八分)

陳皮(三分) 麥冬(一錢) 五味子(十粒) 蓮子(八分) 棗(二枚)

水煎。以上三等,大便燥結症,並宜大料芎、歸以補血,若參可少,非芎、歸至數斤,難取效。

大抵產後虛中傷寒,口傷寒食,外症雖見,頭痛發熱,或脅痛腰痛,是外感宜汗,猶當重產亡血禁汗,惟宜生化湯中,量為加減調治無失。又如大便秘結,猶當重產亡血禁下,惟宜養正湯助血通滯,極穩當也。

又方,潤腸粥:治產後大便日久不通,用芝麻一升,研末,和米一合,煮粥食,潤腸即通。

=====產後類中風=====

產後血氣暴竭,有骸少血榮養,卒爾口噤牙禁,手足筋脈攣搐,症類中風,又類 癇,雖虛火上縱,有痰,皆當以末治之,毋執偏門,而用治風消痰之方,以重虛產也。蓋治經絡動蕩,任脈流通,則筋骨強勁,而關節清利矣。今產婦無血濡注,致牙緊口噤,手足攣搐,症類 癇中風也。治當先服生化湯以生旺新血,若見危症,三帖後即用加參,益氣以救血脫。若有痰有火,少佐橘紅、炒芩之,竹瀝、薑汁少許,亦可加之。黃連、芩、柏不宜並用,慎之!

__滋榮活絡湯__

 治產後血少,口噤,項強,筋搐,類中風症。

川芎(二錢) 川歸(三錢) 淮地(二錢,自製) 甘草(四分) 人參(二錢) 黃 (一錢)

茯神(一錢) 天麻(一錢) 麥冬(一錢) 陳皮 荊芥 防風 羌活(各四分) 黃連(三分,炒)

有痰,加半夏曲七分;痰多,加竹瀝七分,薑汁少許;如傷肉,加山楂、砂仁;如傷面食,加麥芽、神麯;如大便閉,加肉蓯蓉一錢半;渴,加麥冬;干,加葛根;汗多,加麻黃根一錢;驚悸,加棗仁一錢。

?

注意:不要买到假药,例如过期发霉的药,中药最易发霉,发霉的药不但不治病,还会吃出肝癌病,很多人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买。殊不知一分价钱一分货,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疗效,现在很多人喜欢到淘宝买东西,如果买药到淘宝,一定要看到是官方旗舰店。否则你买的可能是假药,吃死人不偿命,很多差药,劣质药用硫磺熏过,吃出重金属中毒,用面粉,红糖,滑石粉等做的假药无处不在,防不胜防,假药当然便宜,无效,遗误病机。病情加重会死人,例如:蜂蜜,你无论在哪里买都是假的,用水+白糖+红糖+白矾,妙变蜂蜜,最好的假蜂蜜给你加葡萄粉,你买的都是这种蜂蜜,吃多了危害健康,买其他的东西,淘宝也只有官方旗舰店才正宗,找医生,你千万不要找到庸医,现在骗子很多,大家想想看。好医生需要广告吗,只要把病人治好了,病人就会说:一传十、十传百,病人是最好的广告,凡是到处发广告的医生都是庸医,他治不好病,所以到处发广告过骗。如果他把病人十个治好六、七个,他那门诊会排队,大家想想看我说的对吗?

不受其害,不知其苦!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转给患者必积阴功!

紫竹仙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yl/9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