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己百教授简介
于己百教授,年4月生,山东省烟台市人。18岁时随父学习中医,并为人治病。其父于有五先生为北平华北国医学院第一届毕业生,为施今墨先生的高徒,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于教授于年经国家考试院特考及格,获中医师资格,年考入兰州大学医学院学习西医学,医院、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甘肃中医学院工作,历任甘肃省新医药研究所副所长、甘肃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甘肃中医学院院长、甘肃省中医学会理事长,为全国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年、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一、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称号。
于教授穷毕生临证所得,创制的胃炎宁胶囊、萎胃宁蜜丸、胃溃宁胶囊、肠炎丸、清胃增食煮散、健脾增食煮散、解热止咳煮散、促孕散(汤剂)、更年宁(汤剂)、肌瘤宁胶囊、痛风煮散、眩晕宁(汤剂)等,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效果,在甘肃及其周边地区有重要影响。于教授培养了赵健雄、郭志、张士卿、邓沂、于善哉、李金田等一大批具有浓厚中医特色的人才,促进了中医学的代代相传。
贾某,男,5岁。年5月5日就诊。
主诉:咳嗽2周。
现病史:家长代诉患儿2周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经西药抗菌消炎治疗,发热消退,鼻塞流涕、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缓解,但咳嗽久治不愈。诊见咳嗽阵阵、夜间较甚,痰不多、色白黄、咯吐不爽,咽痒咽干,胸闷不适,大便较干,舌尖红苔薄色白而干,脉弦滑稍数,肺部闻诊两肺呼吸音粗糙。
中医诊断:小儿咳嗽。证型:痰热壅肺,气道不利。
西医诊断:小儿气管炎。
治法:清热泻肺,止咳化痰。
基本方:小儿解热止咳煮散。
处方:麻黄10g杏仁12g炙甘草10g生石膏30g胆南星10g地龙12g百部12g紫菀10g,款冬花10g黄芩12g麦冬15g葶苈子10g大枣6枚鱼腥草15g
上药粉碎,入两个纱布袋中,用开水冲沏或煎煮5~10分钟,饮服。上午1袋,下午1袋,一日服2袋。水煎,分2次服。
5月7日复诊:服药2剂,咳嗽、咽痒大减,咽干消失,大便正常。上方减款冬花、葶苈子、大枣、鱼腥草,加枳实10g、玉片10g,再进2剂。
5月9日三诊:家长诉说小儿服药2剂,咳嗽全止,大便自调,诸症悉除。检查:肺部闻诊两肺呼吸音粗糙消失,舌红苔薄色、脉沉细弦。病已痊愈,停止治疗。
于己百教授认为:小儿气管炎咳嗽证属“阵咳、呛咳”,病因痰热盘踞、气道阻滞、腑气不通、肺气上逆而发。故治疗重在清热化痰、兼及通腑降气,盖痰热一除、腑气一通,则气道通畅、肺气得降而咳嗽自平。
临床上小儿气管炎所引起的咳嗽往往继发于感冒之后,多数患儿发病后家长常常首先选择西医抗菌消炎治疗,治疗后发热恶寒、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缓解而咳嗽却久久不愈,此时患儿家医院要求服用中药治疗。
小儿气管炎咳嗽证属“阵咳、呛咳”,病因痰热盘踞、气道阻滞、腑气不通、肺气上逆而发。其治疗重在清热化痰、兼及通腑降气,盖痰热一除、腑气一通,则气道通畅、肺气得降而咳嗽自平。方用经验方“小儿解热止咳煮散”。
基本处方:麻黄10g,杏仁12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葶苈子10g,大枣6枚,胆南星10g,地龙12g,鱼腥草15g。上药粉碎,入两个纱布袋中,用开水冲沏或煎煮5~10分钟,饮服。上午1袋,下午1袋,一日服2袋。
常见加减:
咯吐黄痰,加黄芩10g、麦冬12g以清热化痰。
咯吐白色泡沫痰,加紫菀10g、冬花10g以化痰止咳。
咽喉疼痛,加板蓝根12g、牛蒡子12g、玄参12g清热、利咽、止痛。
大便不干,去葶苈子、大枣,加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12g)以化湿行水、降气止咳。
于己百教授临床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丰富,疗效卓著,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邓沂教授主编的《于己百医案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小编提醒:文中所提及的方药在使用中应注意辨证施治!非医学背景朋友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选自邓沂教授主编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名家学验薪传丛书《于己百医案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微言精医”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根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