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是不是又被猪肉长ldquo

小编

“出大事了!近期你还在吃猪肉吗?”近日,一则   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弄清此问题,佘锐萍教授专门到某超市猪肉销售柜台去寻找到了类似网上的白色带状物(见下图1),此物用手拉的时候可变长,放开后,它可渐渐缩回变短。用刀切开此白色带状物后部表面的肌肉后,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块肌肉结构(图2),而白色带状物正是这块肌肉的肌腱结构,并不是寄生虫。进一步翻开后发现,这块肉是从猪蹄部分割下来的一块肌肉。

2

猪肉中有什么寄生虫呢?

 现有的资料表明可以感染猪的寄生虫病大约有20多种,其中虫体可在猪的肌肉组织中寄生的只有2种,一种是猪囊尾蚴病,另一种是旋毛虫病。这两种病均属于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也是猪肉卫生检验的必检项目。在猪肉中并没有所谓的“钩虫”,关于“猪肉钩虫”的说法缺乏科学。根据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猪的这两种寄生虫病。

  1、猪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人体肠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猪带绦虫又名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其幼虫为猪囊尾蚴,又名猪囊虫,主要寄生于猪、野猪和人等的肌肉,包括心肌等器官组织内,引起囊尾蚴病。

  猪囊尾蚴的外观呈椭圆形囊泡状,大小为6~10mm×5mm,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粟粒大的乳白色小结,其内有一内陷的头节。

 

 2、猪旋毛虫病猪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骨骼肌),称肌旋毛虫。人、猪、犬、猫、鼠类、狐狸、狼、野猪等多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人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

  旋毛虫成虫细小(雄虫大小为1.4~1.6mm×0.04~0.05mm;雌虫的大小为3~4mm×0.06mm),呈线形,白色,肉眼几乎难以辩认。寄生于骨骼肌中的肌旋毛虫幼虫更小,虫体最长不超过1mm,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其结构。显微镜下,在肌肉中生长的幼虫常呈卷曲盘绕状,故称为旋毛虫(图8)。旋毛虫幼虫在肌肉中生长20天以后可形成包囊(图9),开始包囊很小,最后可长达0.25~0.5mm,肉眼可见。6个月后,包囊开始发生钙化。包囊幼虫的生存时间,随个体而不同,可能由数年至25年。

  

3

作为消费者如何规避感染上述两种寄生虫病?

 人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主要与饮食卫生习惯以及肉品烹调的方法密切相关。生食猪肉、烹调时间过短、蒸煮时间不够以及生、熟食品制作用具混用等是引起人的感染的主要原因。   作为猪肉的消费者,我们要避免感染这两种寄生虫病的感染,应该从如下四方面注意防范:   1、从源头上杜绝接触病原体购买猪肉时应在正规的猪肉销售市场和点或店购买经检疫合格的猪肉,不要在无证照、无资质的销售点或店购买猪肉,以免买到未经检验的病猪肉。   2、家庭切菜板要做到生熟分开,切过肉的菜板一定要充分洗刷干净,再用开水冲洗。烹饪肉食品时一定要保证熟透。   3、改变吃生肉的饮食习惯。   4、外食族们(天天在外吃饭者)注意尽量避免在没有资质的路边小摊或没有卫生保障的餐馆用餐。在时间许可的前提下,最好自己做饭吃。

4

网上流传的钩虫“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的说法没有科学道理。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到目前的研究为止,除了引起疯牛病的病原---朊病毒以外,所有的寄生虫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均可以通过高温处理后被灭活。所以,此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寄生虫一般在80℃以上即可灭活。网上所说的“钩虫”之所以“水煮不烂、油炸不熟、高温杀不死”是因为它们本身不是虫子,也没有生命,而是肌腱等致密结缔组织,所以很难煮烂。

看完这个你现在明白了吗?赶快转给你的小伙伴让他不要再传谣啦!

小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7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