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1231/4548769.html
人畜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和感染疾病。它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休、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引起。
人畜共患病种类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世界已证实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在余种动物传染病中,其中有半数以上可以传染给人类、另有种以上的寄生虫病也可以感染人类。人畜共患病病种繁多,表现多样,变化多端,近年来,一些新的严重流行的动物源病不断地被发现,病种不断地增,如由细菌引起的鼠疫、布氏杆菌病、鼻疽、炭疽、猪丹毒、结核病等;由衣原体引起的如鹦鹉热等;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如恙虫病、Q热等;由真菌引起的如念珠菌病等;由内寄生虫引起的如弓形体病、旋毛虫病、绦虫病等;由病毒引起的如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等。
人畜共患病传播与流行的原因和条件
人畜共患病传染源有两类:一是患疫病的动物(包括畜禽)和人,在发病期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数量多,毒力强,传染性大,是主要的直接传染来源;二是带菌(毒)畜禽,包括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健康动物带菌(毒)三种,这些动物可向体外大量排出病原微生物,是隐蔽的、危险的传染来源。
从流行病学特点看,人畜共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即只有在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种要素同时存在时,方可发生流行。当传染源被隔离或消灭时,不可能发生传染病;当缺少传播途径时,流行过程不可能发生;当不存在易感性动物时,也不可能发生传染病。
人畜共患病传播与流行方式和途径
直接接触传播:即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被感染的动物(传染源)与易感动物的直接接触(交配,舐咬等)而引起易感动物感染的传播方式,如狂犬病。
间接接触传播:即在外界因素的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感染的传播方式。大多数传染病都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如饲料、饮水、土壤(尘埃)、空气、用具、昆虫(如虻,鳌蝇,蚊等)、啮齿类动物(主要是各种鼠类)、野生动物(如狐,狼,吸血蝙蝠)等。非易感动物和人类(主要是饲养人员,兽医及流动人员)也能机械传播一些疫病。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与流行特征
根据在一定时间内发病率的高低和传播范围的大小(即流行强度),疫病的流行特点可分为:散发性发病的畜禽数目不多,在一个较长时间内都是以零星病例的形式出现;地方流行性局限于一定地区内发生的传染病,传播范围不大,病例比散发性数量多,如猪丹毒、猪喘气病等,常以地方流行性的形式出现;流行性畜禽发病数目比较多,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播到几个乡、县,甚至省;大流行性畜禽发病数目很多,蔓延地区非常广泛,可传播到整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甚至整个大陆。
人畜共患病容易发生的季节与环境
季节和环境对有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发病率有很大影响。如炎热的气候和强烈的日光曝晒,可使散播在外界环境中的部分病原很快失去活力,所以一般在夏季减缓或平息季节.在多雨和洪水泛滥季节,土壤中的炭疽杆菌芽孢或气肿疽梭菌芽孢可随洪水散播,使炭疽或气肿疽的发生率上升。冬季舍饲期,舍内温度低,湿度高,通风不良,常易促使经由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流行。夏秋炎热季节,蝇、蚊、虻类等吸血昆虫大量孽生,活动频繁,凡能由它们传播的疾病都较易发生,如乙型脑炎、炭疽等。近期山西南部运城发生乙型脑炎的县市区,主要集中在沿黄河县市农村,这些地区夏季多雨高温,利于蚊虫滋生,加之村民疫苗接种意识不足,容易导致该病发生。
人畜共患病的危害
近年来,由于饲养方式、贸易全球化、气候变化等原因,人畜共患病多发乃至致人死亡的事件在世界各地屡屡发生,危害极大。一是感染率、死亡率高,直接危及人民生命。禽流感在东南亚一些国家感染人,并导致数十人死亡;每年都有狂犬病犬伤人致死;5年四川猪链球菌病感染人致死;目前,山西运城地区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报告的60例乙脑病例中,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9例。二是使大量人群受到感染,给人的精神带来极大的压力,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对畜牧业造成危害,对国家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不少人畜共患病严重地危害动物的生殖,引起不育、流产或出现有残缺的后代,也可使家畜的繁殖率下降,发病后,大量牲畜死亡和扑杀,畜产品出口受阻,畜牧业生产和经济遭到严重的损失。
人畜共患病的防治
目前,许多人畜共患病防治难关人类至今未能攻克。人类怎样才能远离人畜共患病的侵袭、威胁和危害呢?专家们呼吁和建议:
要有良好的自我防护、保护意识。由于职业等原因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要经常注意个人的卫生防护,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特别要注意防止从动物感染上病毒或病菌;动物养殖场中,人类生活区要远离动物饲养区;宠物爱好者要学习一些有关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知识,定期对宠物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接种,在被怀疑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时,要立即求医救治;饮食上要讲究卫生,选用经过检验的乳、肉、蛋等食品,并提倡熟食。
要保护动物健康,维护动物福利。人类要保护自己不受人畜共患病的侵害,就要推进健康养殖,维护动物福利,善待动物。实施科学饲养管理,合理安排饲养密度,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减少畜禽发病机率。要加强疫病的免疫预防接种,提高动物免疫抗体水平。要科学合理使用药物和药物添加剂,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发生变异,造成新的疫病流行。
要避免接触病畜禽和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对发病或病死的畜禽,不要随便处理,而应报告当地兽医进行诊断和处理;收购畜禽必须经兽医检疫,并取得检疫合格证明,严禁收购、屠宰发病和病死畜禽;消费者应到正规农贸市场或超市购买畜禽产品。
要不断摸索掌握规律,掌握特点,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开发新的防治技术;建立良好的动物防疫体系,要抓好动物饲养源头动物疫病的治理,对各种人畜共患病进行及时控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严防某些疾病的暴发和传播。加强兽医体系队伍建设,提高防疫工作质量。全社会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