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心肝脾肾是一家

北京什么荨麻疹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感受到雾霾对身体健康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危害。就在人心惶惶之时,养生专家们一致提出了要加强养肺护肺的养生观点。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在养肺时,一定要兼顾心、肝、脾、肾这四脏的保健,如果能做到同时养那是再好不过的。因为五脏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相互合作,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首先,中医讲,“人之所以有,气与血耳”,即人的生命之所以存在,都是因为气和血在身体中循环运行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肺有主气的功能。那么血又是由哪个脏腑所主呢?中医理论认为该脏腑为心。心与肺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气和血互为依存、互为作用的关系。肺主气,有促心行血的作用;肺气的充足、正常是血液正常循环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肺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也是以正常的血液循环作为基础的,所以中医上才有“呼出心与肺”的说法。在五脏之中,肝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地方。中医理论认为,肝是风木之脏,具有主疏泄、藏血,其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它与肺之间,就好像一组滑轮,相互升降配合以实现人体气机的升降,以保持全身气机的调畅。其中肺主肃降,肝主升发。任何一方的功能失调,都会对另一方的工作和功能造成影响。无论是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都可以导致身体气火上行,出现咳嗽,甚至咯血等“肝火犯肺”或“木火刑金”的病症。另一方面,肺如果有失清肃,燥热之气便会盛行于体内,如此一来肝的疏泄任务增多,从而变得不堪重负。因此咳嗽患者,多伴有胸胁胀痛、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等肝郁或肝火偏盛的症状。在身体里,负责管理水液的脏腑有三个,除了作为“中转站”的肺以外,还有脾和肾。我们先来说说水液的“源头”——脾。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其中胃以受纳和腐熟饮食为主要功效。而脾则以运化为主,脾运化的是经由胃受纳和腐熟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它将这些物质向上输送至肺。肺再通过宣发和肃降的方式将这些水液散布至周身及肾和膀胱,使水液得到正常的利用和代谢。另一方面,肺主气,为气之枢;脾益气,是生气之源。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合作,让后天之气得以生成,并输布于全身经脉之中。总之,肺与脾在气的生成和输布方面是相互协调的。脾为人体水液的源头运输工人,肺为“中转站”,作为“终点站”的那就是肾了。肾在五行中就属水,所以肾又被称为“水脏”,具有走水的功能。肾与肺的关系除了表现在这种合作统调人体水液方面之外,还表现在呼吸运动上。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也是其他脏腑组织的根本,具有涵养它们的作用。其中肺的宣发和肃降有赖于肾阳的推动和温煦。不仅如此,肺主气、司呼吸,肾则主纳气。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肾有摄纳肺气的作用。肺呼吸的深浅,要依靠肾的纳气功能来决定。在临床上那些久病的咳喘患者,多伴有肾虚纳气困难的症状。所以,中医才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总之,肺虽位居高位,但是却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它们就像一家人,需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让身体这个“大家庭”变得强大和富有,从而拥有幸福的生活。

润肺止嗽丸功能主治: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用于肺气虚弱引起的咳嗽喘促,痰涎壅盛,久嗽声哑。

天冬、地黄、瓜蒌子(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苏子(炒)、苦杏仁(去皮炒)、紫苑、浙贝母、款冬花、桔梗、五味子(醋炙)、前胡、青皮(醋炙)、陈皮、黄氏(蜜炙)、酸枣仁(炒)、黄芩、知母、淡竹叶、甘草(蜜炙)。辅料为:炼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xw/82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