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93条

怎样治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kycg/160210/4769980.html
《金匮要略》七、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93、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要点:肺痿:1)上焦有热;2)痿,虚,津液虚;热,是真有热。这是肺痿的主要原因。94、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要点:肺萎有咳,还要是吐浊唾涎沫。浊唾涎沫这个东西黏的很,肺结核,痰吐得非常多,黏,特别黏,所以浊,浊唾涎沫。病理过程:上焦受气于中焦,中焦胃,胃生津液。脾运输津液到上焦,(这是古人的看法,我们讲古人的书还根据古人这套,把这个经文弄明白。)津液上来,肺的功能好,它要吸收有用的,排除无用的,就是津气四布。那么肺有病了,它这个功能没有了。津液来了,为肺的这个热所熏烧,就变成浊唾涎沫了,是肺有病的一种反应。95、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脉反滑数,此为肺痈,咳唾脓血。脉数虚者为肺痿,数实者为肺痈。要点:从脉和吐出物鉴别。肺痈有脓、血。96、问曰: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痈脓,吐之则死,其脉何类?97、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要点:“微则为风”,指太阳中风的脉,如果汗出津液丧失太多了,脉就是由缓弱而变成微。“微则汗出”还是说汗出多。“数则为热”,“数则恶寒”,还是讲太阳中风表证,数是热,表热病。表证热,非恶寒不可,这是自然的现象。98、风中于卫,呼而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要点:“呼气不入”,这只是外受风寒,指表邪,皮毛闭塞;“吸而不出”,里有热病,肺已有痈肿,那么肺能张不能合了,吸气还能,呼气不能了。99、风伤皮毛,热伤血脉。要点:表里证病的部位不同,对呼吸的影响不同。、风舍于肺,其人则咳。要点:外邪中表,担负到肺,咳嗽以排出废物。、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要点:(接上条)“口干喘满”,上焦肺有热,而口干。咳逆上气厉害了就喘,喘得厉害,胸就会觉得满,这是胸的内压扩大了。“咽燥不渴”,是肺热熏蒸之象,胃里头没有热,不渴。胃有热,必渴,白虎汤证的渴是胃有热。“时唾浊沫”,这个时候中焦输入上焦的水液遇到热,它就变成浊唾涎沫了,这就是肺痿之形成。、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要点:(接上条)“时时振寒",是脓将成的时候振寒,这是脓成、化脓的时候的情况。“热之所过”,就是热过于营,不在表,进到了血脉,热伤血脉,血为之凝滞,不通。蓄结久了要变质,结为痈脓,吐出来东西像米粥。、上气,面浮肿,肩息,其脉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要点:“面浮肿”,有水气,就是里有水饮。外感外邪、本身内有蓄饮,遇风寒风气相激。发生痰喘、哮喘。“肩息”,这是虚到家了,喘很重。“其脉浮大”,浮大就是邪盛了。临床上慢性病都虚,如果脉浮大、滑数,都不好。人虚脉也虚这是正常的。而脉反浮大邪盛,正虚,病不好治,所以说“不治”。就是人的正不胜邪了,就不行了。治病要扶正祛邪。邪太盛了,你扶正都不好扶,你一扶正邪更凶,祛邪病人受不了,人虚到家了。所以凡是虚弱的病而反脉浮大,这不是好现象。“又加利,尤甚”,如果同时这个人再下利,那更坏了。胃也败了、胃后天之本,重虚了。、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要点:这是一般的咳嗽、喘。、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要点:此非为肺痿,是胃虚有停饮,寒饮上泛,吐涎沫,所以有肺中冷之说。胃虚而使得下焦组织松弛,小便失去收涩就要遗尿,膀胱,肾脏失去收涩作用,甚至于小便不禁。甘草干姜汤加人参、加白术就是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加上这个茯苓、术就是苓姜术甘汤,治遗尿,也治小便频,即肾着汤。、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方47)射干?十三枚(一云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三两紫菀?三两款冬花三两五味子?半斤大枣?七枚半夏?(洗)大者八枚(一法半升)右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要点:这个方子不会大发汗,没有桂枝。如果有表证,喘而热多,可加石膏。、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皂荚丸方(方48)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要点:皂荚丸是祛痰方。不过这个药有点燥,下水的力量挺重,后世说它不逊,一般都不用。不是跟葶苈那样平和,葶苈泻肺也行,葶苈大枣泻肺汤与皂荚丸药意相同。、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厚朴麻黄汤方(方49)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要点:小青龙汤证无须大发汗,而偏于喘这方面多的话,可以用厚朴麻黄汤。用的时候根据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就是咳逆倚息不得卧,表不解、心下有水气这类情况。、(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泽漆汤方(方50)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作紫苑)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上九味,?咀,纳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要点:咳嗽,里头有水引起的,那就祛水嘛,举了个泽漆汤例子,你看我们祛水的方药有的是啊,像咱们在后头讲的“痰饮篇”里头就有了,苓甘五味姜辛夏等等都是。、大(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方(方51)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要点:肺结核用这个方子,效果是真有,可是病人救不活。肺结核到末期骨瘦如柴,这个药真好使,还有炙甘草汤也都行,但吃来吃去就不行了。另外,像竹叶石膏汤也都挺好使。、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葶苈大枣泻肺汤方(方52)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丸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纳葶苈,煮取一升,顿服。要点:痰黏壅盛而不得卧,有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机会,肺痈也好,其他的咳逆上气也好,都可以用这个方。但是吐脓的时候,这个方子不要用。与皂荚丸一样是祛痰的方子,葶苈还能治咳嗽。、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桔梗汤方亦治血痹(方53复13)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要点:桔梗汤是排脓诸多方子其中一个,这个书“肠痈篇”,有排脓散、排脓汤,都可以用。在附方,后头有个苇茎汤,那个方子最好,那个方子祛瘀排脓。、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越婢加半夏汤方(方54)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要点:哮喘,脉浮大,目如脱状,这类症候,用越婢加半夏。浮大者,浮是表,大是里热,里有热脉大;目如脱状,这就是热挟水气,不得出表,往上壅的。、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盒。(方55)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要点:这个药主要是半夏、细辛、干姜、五味,这些药又镇咳,又祛水,温中、镇咳、祛水,另外以麻黄、桂枝、甘草、石膏解表去热。只是胃有停水,那用干姜、半夏这类药就可以。如果小便不利,还是要搁利小便的药。那个(越婢加半夏汤)水气的热比这个(小青龙汤加石膏)厉害,冲逆得也凶,所以目如脱状。小青龙汤不是的,它只是咳逆倚息。、附方:《外台》炙甘草汤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方见虚劳。要点:用于肺结核有效,但救不了命。、《千金》甘草汤(方56)甘草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减半,分温三服。要点:治吃不了东西,另食道上也有痉挛这种情况,甘草也治。、《千金》生姜甘草汤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57)生姜?五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大枣?十五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要点:这个咽干口燥,用石膏的机会很少,用白虎汤的机会很少,是虚证。所以古人都用健胃的法子,它有生姜、人参、甘草、大枣,能够健胃,还能够生津布液。用大量白虎剂不行,吃完了胃更坏了,坏了更不能生津液。、《千金》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治肺痿吐涎沫。(方58)桂枝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枚皂荚二枚(去皮子炙焦)上五味,以水七升,微微火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要点:肺痿,咳唾涎沫,胸满,气上冲得厉害,胸满而咳唾涎沫相当的多,有用这个方子(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的机会。一看到肺痿吐涎沫,就用这个方子不行。因为皂荚这个药温燥,像肺结核这种病都是热、津液虚,你要用温性燥药,不怎么合适。所以肺结核,像小青龙汤等方用的机会都没有,用麦门冬汤、炙甘草汤类方的机会多。、《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方59复14白散方)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如脂)上三味,为散,强人饮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若下多不止,饮冷水一杯则定。要点:桔梗白散、桔梗汤有虚实之分。排脓呢,有大量的桔梗、贝母,都是排脓。“膈下者泻出”,如果肠痈,用这个法子也行的,膈下就不是上面的胃痈,而是下面的肠痈了,也可以从底下排除。、《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方60)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纳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要点:这个方子,你也可以加上桔梗、贝母。瓜瓣现在就搁冬瓜子。苡仁是个排脓药,桃仁祛瘀药。苡仁还可以多搁,你再搁上桔梗、贝母也可以,苇茎、瓜瓣就是解热。、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上,三日一剂,可至三四剂,此先服小青龙汤一剂乃进。小青龙汤方见咳嗽门中。要点:本条可能后人所附,这不一定是肺痈,在肺痈初期未酝脓前,有胸中痛等,有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机会。肺痿肺痈,小青龙汤用的机会是少得很,它(肺痿肺痈)是虚热,开始就说热在上焦。刀子在说话(摘录).7.14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xw/7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