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一
1、题干:试卷附图中,下图所示的药材是
A、番泻叶B、淫羊藿C、大青叶D、侧柏叶E、罗布麻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
2、题干:常2~3个花序连在一起,呈长圆棒,苞片外表面淡红色或紫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的是
A、金银花B、款冬花C、洋金花D、辛夷E、西红花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款冬花:呈长圆棒状。常单生或2~3个基部连生,长1~2.5cm,直径0.5~1cm。上端较粗,下端渐细或带有短梗,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苞片外表面紫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气清香,味微苦而辛。故本题选B
A.土鳖虫B.牛黄C.蟾酥D.桑螵蛸E.海螵蛸
3、题干:药用部位为干燥卵鞘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桑螵蛸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螳螂科昆虫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干燥卵蛸。故本题选D
A.土鳖虫B.牛黄C.蟾酥D.桑螵蛸E.海螵蛸
4、题干:药用部位为干燥胆结石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牛黄为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干燥的胆结石。故本题选B
A.土鳖虫B.牛黄C.蟾酥D.桑螵蛸E.海螵蛸
5、题干:药用部位为干燥内壳的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海螵蛸为软体动物门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干燥内壳。
中药二
1、题干:逍遥颗粒功能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其君药是
A、白芍B、柴胡C、当归D、白术E、木香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逍遥颗粒:方中柴胡辛散苦泄微寒,入肝胆、经,善疏肝解郁,治肝气郁滞证,故为君药。
2、题干:独活寄生合剂既能养血舒筋,祛风除湿,又能
A、化湿和中B、定惊止痉C、补益肝肾D、消肿止痛E、清热解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独活寄生合剂功能养血舒筋,祛风除湿,补益肝肾。
A.苏子降气丸B.七味都气丸C.固本咳喘片D.蛤蚧定喘胶囊E.急支糖浆
3、题干:能够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的中成药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捉字眼记忆。降气→纳气;固本→固表;蛤蚧定喘→滋阴平喘。七味都气丸→补肾止遗;苏子降气丸→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A.苏子降气丸B.七味都气丸C.固本咳喘片D.蛤蚧定喘胶囊E.急支糖浆
4、题干:能够滋阴清肺,止咳平喘的中成药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捉字眼记忆。降气→纳气;固本→固表;蛤蚧定喘→滋阴平喘。七味都气丸→补肾止遗;苏子降气丸→降气化痰,温肾纳气;七味都气丸→补肾纳气,涩精止遗;固本咳喘片→益气固表,健脾补肾;蛤蚧定喘胶囊→滋阴清肺,止咳平喘;急支糖浆→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A.接骨丸B.小活络丸C.七厘散D.止血定痛片E.舒筋活血片
5、题干:肢体拘挛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舒筋活血片主治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
中药综
A.形成络合物沉淀B.引发肝脏损害C.易致心律失常D.引发永久性耳聋E.引发药源性肠炎
1、题干:含碱性成分的中药与庆大霉素同用,能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题目出处:三单元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中西药联用的例举。
A.形成络合物沉淀B.引发肝脏损害C.易致心律失常D.引发永久性耳聋E.引发药源性肠炎
2、题干:含麻黄碱的中药及其中成药地高辛等联用,能
A、AB、BC、CD、DE、E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题目出处:三单元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中西药联用的例举。
3、题干:患者大便呈米泔水样,最有可能是
A、急性胃肠炎B、小肠炎症C、消化不良D、霍乱E、慢性菌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粪常规检查的知识点。霍乱、副霍乱出现米泔水样大便。A答案出现稀糊状或水样粪便;B答案表现是黏液便,黏液混于粪便中;C答案表现为乳凝便;E答案则为脓血便。
4、题干:《伤寒论》的作者是
A、黄帝B、吴又可C、张机D、巢元方E、孙思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医药信息,传统文献的知识点。《伤寒论》简称《伤寒》,汉·张机(字仲景)著,全书10卷,共22篇。
5、题干:宜用武火急煎的中药是
A、滋补药B、清热药C、温里药D、解表药E、止血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药汤剂的煎煮程序。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