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历经沧桑,神奇地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风采,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传。
1
乌将军与古银杏
乌镇市河西岸,有棵古老银杏树,树又高又大,要3人手拉手才能合抱,古朴苍劲,十里外就可望见树顶,古银杏从唐代传到现在,已有一千年的历史。这棵银杏,与唐代一位英雄有关。唐宪宗元和年间,有个英勇的将军,姓乌名赞,人称乌将军。乌将军爱国爱民,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实力渐弱,地方官吏飞扬跋扈,纷纷割据称王。当时,浙江刺史李琦也要称霸,就举兵叛乱,致使这一带兵荒马乱,百姓无法生活。皇帝就命乌赞将军同副将军吴起,率兵讨伐,叛军望风而逃。当官兵追赶到乌镇的车溪河畔时,李琦突然挂出免死战牌,要求休战。
乌将军就地扎营,待机再战。谁知就在当天深夜,叛军却偷袭营地,乌将军奋起迎战。李琦向后退到车溪河边,从一座石桥上飞快逃过。乌将军越马上桥,被一阵乱箭射死。原来李琦在桥堍下设下陷阱,暗害了乌将军。吴起赶来,杀退了叛军,把乌将军埋葬在乌镇车溪河西,为他堆坟立碑。说也怪,就在当天夜里,人们看到乌将军的新坟上,射出点点的红光,还传出阵阵的战马嘶鸣。第二天,坟上冒出一株绿叶银杏,很快就长成参天大树,奇怪的是这棵银杏从来不结果实。大家说,这银杏是乌将军化身。由于平定了李琦的叛乱,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热爱国家的将军,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并在庙中悬挂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大树属将军”5个字。乌将军也从此成为保佑当地百姓的地方神。
2
春梅与银杏树
传说天目山下住着一位老人,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春梅,二女儿叫秋梅。老人临终前,把姐妹俩叫到床前说:“我快要不行了,屋后留下两座山,西山给春梅,东山给秋梅,山上有宝,只要你们去找……”老人去世后,一天夜里,姐妹俩都做了一个梦。姐姐梦见一位老翁送给自己一袋东西,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银杏,姐姐高兴地向老翁道谢并收下礼物。妹妹梦见一位老婆婆送给自己一袋金元宝。一觉醒来,姐妹俩身边什么也没有。第二天,姐妹俩扛着锄头,各自上山挖个不停。姐姐牢记老翁的礼物,决心在西山上种植银杏。她除去杂草,刨平土地,种上一株株银杏。妹妹只想怎样挖到老婆婆给的金元宝,轻而易举发财,她不停地挖山,把小树苗都刨掉了。一天天,一年年,西山上的银杏长成了大树,结满了银杏。东山却只有茅草和荆棘。春梅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荒种植银杏,赢得了一位英俊青年的爱慕,他们结为伉俪,幸福终生。而秋梅则妄想山上石头变成金银,最后厮守空山,过着凄凉的生活。
3
银杏救驾的故事
在临安市,还流传着银杏树救驾的故事。顺溪乡大明山下的白果车站附近,有两株并排生长、枝叶茂盛的千年银杏树。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带领义军在这一带与元兵交战。一次战斗中,朱元璋和自己的兵马失散。他一个人艰难地寻找队伍时,忽然发现一队元兵疾驰而来。朱元璋想上山躲避,却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只好隐蔽在路边两株大银杏树后。这时,大队元兵已来到近前。朱元璋紧紧靠在大树上,暗暗祈祷:“大树啊,快帮我逃过此关吧!”说也奇怪,两株银杏树慢慢靠拢,把他夹在中间,严严实实地遮挡起来。元兵飞奔而去,谁也没有发现树后有人。此时,两株大树又慢慢分开,朱元璋谢过大树赶紧离去。他与队伍会合后,向元兵发起反攻,夺取了最后的胜利。后来,人们把这个村叫“白果村”,把大明山朱元璋点过将的地方,叫“点将台”。为报答银杏树救命之恩,朱元璋登上皇位后,曾下诏书说“农桑为衣食之本”,极力提倡百姓植树造林。
4
三个皇帝的传说
八都岕古银杏长廊,位于长兴县小浦镇境内。八都岕因汉光武帝刘秀为太子时,八躲追兵而得名。岕内青山排挞,大涧中流,12.5公里长的银杏林成为一道以“原、野、奇”为特色的风景线。据乡野传说和文字考证,汉光武帝刘秀做太子逃难时,曾在八都岕内烤食银杏充饥,后有人诗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遇,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长兴人陈霸先当了皇帝后,在帝乡亲手种下一株银杏,并到八都岕丝沉潭来钓龙鱼。据已故的《中国银杏志》编委、长兴的林业老前辈吴大应考证,银杏,长兴人原叫白果,宋时长兴银杏进贡,皇帝见形似小杏,而核色,钦赐银杏之名。北宋皇帝的龙椅,由天下12块银杏木板材做成。长兴银杏木质细密,则作为坐的椅面。
5
陈硕真与人心树
淳安县郭村乡庄源村有1株古银杏树,树干通直,气势雄伟,单株蓄积56立方米,为浙江银杏之最。传说是唐永徽年间种植,当地人称“人心树”。相传中国农民起义第一位女皇帝陈硕真在花果庵出家当尼姑。一日,精习武艺时,遇一位白发仙翁,仙翁把龙头拐杖往地上一插,瞬间变成一株碗口粗的树木,并从树根旁洞中流出一股清泉,并关照此树名唤“人心树”,心诚者连呼三声,要米有米,要油有油,心不正者不得其用。待树长到斗粗时,可摘叶为盾,折枝为矛,说完便腾云驾雾而去。从此,庙堂里就不缺米少油了,穷苦百姓纷纷投奔。陈硕真在树下聚众誓师,她挥舞宝剑,顿时树枝成矛,树叶成盾。经过1个月征战,攻下睦、歙、婺等州县后自立为皇。当年的那株“人心树”如今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就像当初英姿威武的陈硕真伫立在花果庙的仙人背上。
6
古老银杏恋情深
在古镇西塘市河之东,有两棵古老的银杏树,树龄已有余年,它们之间还有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很早很早以前,平川河边来了一对年轻的恋人,男的叫阿金,女的叫杏珍,他们相爱已经很久,但是在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不能自主,全凭媒妁之言,由父母包办,阿金和杏珍的爱情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他们决意离家出走,来到这里,依靠出卖劳力,艰难地生活着。第二年春,他们一齐来到陆家坟地的小河边,青草萋萋,野花摇曳,自由地呼吸着馥郁的泥土芬芳,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从今开始,恩恩爱爱永不分离。还在坟地边上各自种下了一棵银杏,期盼着她们的爱情会像小银杏一样扎根开花结果。然而好景不长,她们在这里私奔婚居的消息,传到了杏珍家里,杏珍家派了一只小船,悄悄地静候在离杏珍居处不远的地方,趁杏珍到河边淘米洗菜的时候,船上跳出两个大汉,一把拽着杏珍往船上拖去,随即解缆开船,摇个不知去向。傍晚阿金做工回来不见杏珍,向邻居打听也全无音讯。后来在河边草丛里发现了篮子和米箩,阿金以为杏珍不小心溺水了,忙用竹竿在河里捞啊捞,一连三天也没有发现一点踪影。阿金天天茶饭不思,眼泪洗脸,后来阿金就告别四邻和东家,外出找杏珍去了。
年复一年,阿金与杏珍栽种的银杏树,渐渐长大起来,不知是得了灵气,还是天施巧合,这两棵银杏一雌一雄,雌树在北,雄树在南,竟应了“天生一对,地造一双的俗话,也有人说这是阿金与杏珍爱情的化身,它们倔强地生长着,长得又粗又大、雄伟挺拔。被雷击多次,打断了枝丫,就在断枝旁边重新补出了新枝嫩叶;被风霜雨雪侵蚀了肌肤,肌肤为之变得苍老粗糙,就靠着这一层坚硬的外皮照样生长着。人们来到树荫下,都会焚香叩头,祈求夫妻恩爱、白首偕老。
免责申明:本文来环球花木网,内容仅供各位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中药大辞典》:白果拼音BáiGuǒ
别名灵眼(《太仓州志》),佛指甲(《浙江通志》),佛指柑(《一握坤舆》)。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10~11月采收成熟果实,堆放地上,或浸入水中,使肉质外种皮腐烂(亦可捣去外种皮),洗净,晒干。
原形态银杏,又名:鸭脚(《宛陵集》),公孙树(《汝南圃史》),鸭掌树。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叶片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先端中间2浅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叉形分歧;叶柄长2.5~7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只有1个胚珠发育成熟。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淡黄色,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臭气;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花期4~5月。果期7~10月。
性状干燥的种子呈倒卵形或椭圆形,略扁,长径1.5~2.5厘米,短径1~1.5厘米。外壳(种皮)白色或灰白色,平滑,坚硬,边缘有2条棱线盘绕,顶端渐尖,基部有圆点状种柄痕。壳内有长而扁圆形的种仁,剥落时一端有淡棕色的薄膜。种仁淡黄色或黄绿色,内部白色,粉质。中心有空隙。靠近顶端有子叶2枚或更多。气微,味甘、微苦涩。以外壳白色、种仁饱满、里面色白者佳。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种子含少量氰甙、赤霉素和动力精样物质。内胚乳中还分离出两种核糖核酸酶。一般组成为:蛋白质6.4、脂肪2.4、碳水化物36%,钙10毫克、磷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微克、核黄素50微克%,以及多种氨基酸。
外种皮含有毒成分白果酸、氢化白果酸、氢化白果亚酸、白果酚和白果醇。尚含天门冬素、甲酸、丙酸、丁酸、辛酸、廿九烷醇-10等。
花粉含多种氨基酸、谷氨酰胺、天门冬素、蛋白质、柠檬酸、蔗糖等。雄花含棉子糖可达鲜重的4%。
毒性白果中毒,古代即有记载,近年来亦屡有报告。大多发生在入秋白果成熟季节,因炒食或煮食过量所致。以10岁以下小儿为多,成人偶亦有之。中毒者服食量小儿自7粒至粒,成人自40粒至粒不等。中毒出现的时间在食后1~12小时不等。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呕吐,昏迷,嗜睡,恐惧,惊厥,或神志呆钝,体温升高,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瞳孔缩小或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及腹痛、腹泻等,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升高。少数病例并有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呈两下肢完全性弛缓性瘫痪或轻瘫,触痛觉均消失。多数患者,经救治可获恢复,但也有少数因中毒重或抢救过迟而死亡。一般认为引起中毒及中毒的轻重,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服食景的多少有密切关系。年龄愈小中毒可能性愈大,中毒程度也愈重;服食量愈多,体质愈弱,则死亡率也愈高。炮制白果仁:拣净杂质,除去硬壳。熟白果:取拣净的白果,蒸熟、炒熟或煨熟,去壳。性味甘苦涩,平,有毒。①《饮膳正要》:"味甘苦,无毒。"
②《滇南本草》:"味甘,平,性寒。"
③《纲目》:"甘苦,平,涩。""熟食小苦微甘,性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肾经。①《纲目》:"入肺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太阴、大阳经。"
③《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能主治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治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小便频数。①《三元延寿书》:"生食解酒。"
②《滇南本草》:"大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白浊、冷淋;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又敷无名肿毒。"
③《品汇精要》:"煨熟食之,止小便频数。"
④《医学入门》:"清肺胃浊气,化痰定喘,止咳。"
⑤《纲目》:"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捣)涂鼻面手足,去皶泡,皯黯,皴皱及疥癣疳匿、阴虱。"
⑥《本草再新》:"补气养心,益肾滋阴,止咳除烦,生肌长肉,排脓拔毒,消疮疥疽瘤。"
⑦《本草便读》:"上敛肺金除咳逆,下行湿浊化痰涎。"
⑧《现代实用中药》:"核仁治喘息,头晕,耳鸣,慢性淋浊及妇人带下。果肉捣碎作贴布剂,有发泡作用;菜油浸一年以上,用于肺结核。"
⑨《山东中药》:"治遗精,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注意有实邪者忌服。①《日用本草》:"多食壅气动风。小儿多食昏霍,发惊引疳。同鳗鲡鱼食患软风。"
②《纲目》:"多食令人胪胀。"
复方①治鼩喘:白果二十一枚(去壳砸碎,炒黄色),麻黄三钱,苏子二钱,甘草一钱,款冬花三钱,杏仁一钱五分(去皮尖),桑皮三钱(蜜炙),黄芩一钱五分(微炒),法制半夏三钱(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上用水三钟,煎二钟,作二服,每服一钟,不拘时。(《摄生众妙方》定喘汤)②治梦遗:银杏三粒。酒煮食,连食四至五日。(《湖南药物志》)
③治赤白带下,下元虚惫:白果、莲肉、江米各五钱。为末,用乌骨鸡一只,去肠盛药煮烂,空心食之。(《濒湖集简方》)
④治小儿腹泻:白果二个,鸡蛋一个。将白果去皮研末,鸡蛋打破一孔,装入白果末,烧熟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⑤治诸般肠风脏毒:生银杏四十九个。去壳膜,烂研,入百药煎末,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空心细嚼米饮下。(《证治要诀》)
⑥治牙齿虫露:生银杏,每食后嚼一个,良。(《永类钤方》)
⑦治鼻面酒皶:银杏、酒酻糟。同嚼烂,夜涂旦洗。(《医林集要》)
⑧治头面癣疮:生白果仁切断,频擦取效。(《秘传经验方》)
⑨治下部疳疮:生白果,杵,涂之。(《济急仙方》)
⑩治乳痈溃烂:银杏半斤。以四两研酒服之,以四两研敷之。(《救急易方》)
临床应用治疗肺结核:对改善症状有一些作用。服药后部分病人的发热、盗汗、咳嗽、气喘、咳血、食欲不振等,可见不同程度的好转。用法:在中秋节前夕,将半青带黄的银杏(选取外表丝毫无损的大颗粒)摘下,不用水洗,亦不去柄,随即浸入生菜油内,浸满天后即可使用。每日早、中、晚各服1粒(小儿酌减),饭前服,视病情连服1~3个月摘录《中药大辞典》声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