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功能性腹痛的中医治疗

儿童功能性腹痛(FAP)是儿科临床常见病证,表现为以脐周为主,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的腹痛,常伴有厌食、呕吐、头痛、头晕、疲乏、腹泻或便秘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儿童的生活质量,多见于4-18岁发病率较高,女童多于男童,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内脏敏感性增高、脑肠互动和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中医学将FAP归属于“腹痛”范畴,明确了其“不通者痛”和“不容者痛”的病机特点。汉.张仲景创立的芍药甘草汤和四逆散等处方成了治疗FAP的代表方剂。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又将腹痛分为寒、热、虚、实四大辩证纲领。

儿童FAP的发病多由肝郁所致,常夹杂食积、脾虚、热结等,反复发作则易耗伤正气,故病机特点主要表现为虚实夹杂,多以四逆散为主方,随症加减。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退热,为君药;芍药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为臣药,配伍柴胡,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热盛者,加黄连、黄芩、玄参等滋阴清热;兼有食积者,加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等消食化滞;脾虚呕恶者,加吴茱萸温中止呕。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缓急止痛之功。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聚类的新处方,有三首:

1、吴茱萸、鸡内金、川楝子、砂仁、黄连、香附,有理气消食作用;

2、款冬花、天竺黄、前胡、乌药、北沙参,可滋阴化痰、理气止痛;

3、苦杏仁、瓜蒌子、厚朴、白豆蔻,可行气止痛。

供稿:岳东凤

编辑:赵微笑

审核:岳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dx/11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