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疫名方化湿败毒方

新冠肺炎疫情不断扩大,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监测系统显示,截至美东时间4月9日晚9点半,全球已至少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例,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达例。

其中美国已至少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例,死亡病例例,是目前感染病例数最多的国家。,形势非常严峻!

美国4月2日疫情趋势图(图片来源:凤凰网)

新冠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部分患者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新冠肺炎没有治疗经验可循,临床没有特效药物可用。然而自古以来,面对突发的瘟疫,中医药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

“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候,往往是局外人在争论中西医到底谁强谁弱、谁优谁劣,这既无聊又无意义。中医西医各有长处,优势互补,人命大于天,能救命才是最重要的”。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专家根据发病的时间、地域特点、患者表现等变化,运用经方理论方法,加减而成的化湿败毒方(中药抗疫第二方)应用到抗疫的实践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化湿败毒方:

化湿败毒方

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率队在早期国家诊疗方案推荐使用方基础上化裁研发而成。

组成:生麻黄6g、藿香10g(后下)、生石膏(先煎)15g、杏仁9g、法半夏9g、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茯苓15g、生黄芪10g、赤芍10g、葶苈子10g、生大黄5g(后下)、甘草3g。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ml~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功效:解毒化湿、清热平喘。

主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的治疗方。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有效促进肺影像学改变、肺部病灶吸收。

主药解:

1、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化湿,解表,止呕之功效。

本品气味芳香,具有良好的芳化湿浊,醒脾开胃作用。故常用于湿浊阻中,脾失健运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身体困倦者,常多与苍术、厚朴等化湿行气药配伍。

2、半夏:辛,温;毒,归肺、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止咳,降逆止呕,消肿散结止痛之功效。

本品辛温而燥,善燥湿而化痰浊,为燥湿化痰之要药,常用于湿痰阻肺之咳嗽气逆证,本品既可燥湿,又有良好祛痰、止咳之效。

治此证,本品常与理气健脾、化痰的陈皮配伍,如《和剂局方》二陈汤。若治寒痰之咳嗽气喘者,常与细辛、干姜等温肺散寒药物同用。治湿热痰浊内阻,心下痞满不适,常与黄芩、黄连等清热燥湿药物配伍。若痰热阻于胸中,胸闷不舒或咳痰较多者,宜与瓜蒌、竹茹等清热化痰行气之品配伍。

3、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等功效。

黄芪为补脾益气要药,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单用熬膏服,或与党参、白术等补气健脾药配伍。

本品又是常用的补气生血药,常与阿胶、白芍等补血药配伍。黄芪能补益肺气,可用于咳喘日久,肺气虚弱,气短神疲者,常需配伍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

4、苍术:苦、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湿解表,芳香避秽之功效。

本品辛香味苦,既能芳化湿浊,苦燥脾湿,以除中焦秽浊之气;又能健运脾胃,促进运化,为燥湿健脾之要药。对湿浊阻中,脾失健运而致的脘腹胀满,困倦乏力,食少纳差,呕恶泄泻,舌苔白腻等症,最为适宜。

常与厚朴、草果等相须为用,既能增强化湿之效,又能行气以消除胀满,提高疗效。

5、大黄:苦,寒,归大肠、脾、胃、心、肝经,具有攻下积滞,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等功效。

本品苦寒通降,攻下与泻热之力俱强,为主治热结便秘,高热、烦躁、腹中胀满等症之要药,常与芒硝、枳实、厚朴配伍,以增强通便泄热作用,并行气以除胀满,如《伤寒论》大承气汤。热结便秘而兼气、血、阴津亏耗者,须分别与益气、补血、养阴生津之药同用,以扶正祛邪。

大黄对于温热病热邪盛者,可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又导热下行,无论有无便秘,均可与石膏、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药同用。

部分图片素材取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贾玉民

道地品质东阿阿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dx/11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