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木蝴蝶,气味淡薄,与病无害。治肝气,诸书不载,近多用之。盖取木喜疏,蝴蝶善动之意尔。”
木蝴蝶《纲目拾遗》
千张纸《滇南本草》
兜铃《滇南本草》
大刀树《滇南本草》
三百两银药《滇南本草》
玉蝴蝶《张聿青医案》
破布子《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白故纸《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海船果心《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白玉纸《中药志》
满天飞《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木蝴蝶的释名
本品为薄片状,椭圆形,颇似蝴蝶,故名木蝴蝶或玉蝴蝶。多个相叠如积纸,则名千张纸。《滇南本草》云:“此木实似扁豆而大,中实如积纸,薄似蝉翼,片片满中,故有兜铃、千张纸之名。”《纲目拾遗》云:“片片轻如芦中衣膜,色白似蝴蝶形,故名。”《植物名实图考》云:“人呼为三百银药者,盖其治蛊得效也。”
中药木蝴蝶的基原
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成熟种子。
中药木蝴蝶的功效润肺利咽,疏肝和胃,敛疮生肌。主治咽痛喉痹,声音嘶哑,肺燥咳喘,肝胃气痛,疮疡不敛,浸淫疮。
1.《滇南本草》:"定喘,消痰,破蛊积,通行十二经气血,除血蛊、气蛊之毒。又能补虚,宽中,进食。"
2.《纲目拾遗》:"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又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即敛。"
3.《晶珠本草》:"清热,解毒,治肝病、咽喉病。"
4.《岭南采药录》:"清痰火,除眼热。除小儿邪气,辟恶止惊。"
5.《现代实用中药》:"为缓和粘滑药,用于神经性胃痛,并用作镇咳药,治百日咳及干性支气管炎等。"
6.《岭南草药志》:"能宣解郁热,舒肝除烦,治喉痹,赤眼痰火核诸症。"
7.《广东中药》:"清热利湿,去尿除痰,清肝热。"
8.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肺热,利咽喉。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9.《广西中草药》:"润肺止咳,止痛。"
10.《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咽喉炎,声音嘶哑。"
中药木蝴蝶的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中药木蝴蝶的性味归经
味微苦、甘,性微寒。归肺、肝、胃经。体轻质润,可散可收。
1.《滇南本草》:“人肺、脾、胃经。”
2.《岭南采药录》:“味微酸、苦,人肝经。”
3.《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甘,凉。”
中药木蝴蝶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撒。
中药木蝴蝶的使用注意
脾胃虚弱者慎服。
应用配伍润肺利咽本品微苦微寒,体轻质润,可入肺经以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故常用于咽喉诸病及咳嗽等证。凡风热犯肺而致咽喉红肿疼痛者,可与金银花、沙参、麦冬、菊花相配,如《香港中草药》治咽喉炎方;若声音嘶哑,发音困难者,多与蝉蜕、胖大海、桔梗相伍,如《中药大全》木蝴蝶汤;若音哑咽干,形体消瘦,尿少便秘者,可与凤凰衣、炙麻黄、桔梗、锦灯笼相合,如《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玉蝴蝶汤。凡外感风热或痰热蕴肺而致咳嗽喘急者,可与款冬花、杏仁、桑白皮、桔梗等相伍,如《现代实用中药》止咳糖浆;若久咳而致音哑者,宜与贝母、玄参、菊花同用,如《福建药物志》治久咳方。
琉肝和胃本品入肝、胃经,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故常用于肝胃不和等证。凡肝胃气痛,或气机不畅之腹胀、痞满等症,均可与木香、金铃子、陈皮等配用,以增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功效。
敛疮生肌本品苦寒,外用能敛疮生肌,故可用于疮疡久溃不敛,浸淫疮等,可单用外贴,亦可与黄柏、黄连、苦参等研末撒或调敷,以提高清热燥湿、敛疮生肌疗效。
附方1.治干咳,声音嘶哑,咽痛喉痛。木蝴蝶2.4g,胖大海9g,蝉蜕3g,甘草6g,冰糖适量。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木蝴蝶汤)
2.治慢性咽喉炎。木蝴蝶3g,银花、菊花、沙参、麦冬各9g。煎水代茶。(《香港中草药》)
3.治久咳声哑。
①千张纸6g,玄参9g。水煎调冰糖服。
②千张纸6g,浙贝母3g,菊花9g。和冰糖炖服。(《福建药物志》)
4.治急性气管炎、百日咳。木蝴蝶3g,安南子10g,桔梗5g,甘草3g,桑白皮10g,款冬花10g。水ml,煎取ml,加冰糖g,溶化于药液,制成糖浆。每日数回,频频服之。(《现代实用中药》止咳糖浆)
5.治肝胃气痛。木蝴蝶二三十张,铜铫上焙燥研细,好酒调服。(《纲目拾遗》)
6.治中心视网膜炎。千张纸6g,截叶铁扫帚30g,鸭肝1个。水炖服。(《福建药物志》)
7.治痈疽疮口不敛。木蝴蝶贴患处。(《中医大辞典》)植物
木蝴蝶Oroxylumindicum(L.)Kurz[BignoniaindicaL.]又名大刀树(《滇南本草》)。
落叶乔木,高7-12m。树皮灰色,厚而有皮孔;小枝皮孔极多而突起,叶痕明显。叶对生,奇数二至四回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至卵形,长5.5-14cm,宽4-9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而偏斜,全缘,有小叶柄。总状花序顶生,花大;花萼钟状肉质,紫色,顶端平截;花冠橙红色,肉质,钟形而一侧膨胀,先端5裂;雄蕊5,插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外,花丝基部被毛,其中1枚雄蕊的花丝较短;花盘大,肉质;柱头2片裂。蒴果扁平,带状,稍内弯,长30-90cm,宽5-8.5cm,成熟时棕黄色,果瓣木质。种子多数,薄而扁平,卵圆形,除基部外,全被白色半透明薄翅包围。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生长于海拔0m以下的山坡、溪边、山谷或灌木丛中。
注:针对未能及时报名的学员,确有专长考试培训我们另有时间开课,具体咨询秘书处gdszyyyjh。
近期研究会活动
一、年1月5至1月19日共15天《中医针灸艾灸学成班》培训班,课程由脉学大家李会长、吴氏通针吴老师、雷火神灸霍老师、道家排寒针詹老师、柔式正骨彭老师、特色挑针尤老师担当教学,请各位中医同仁广为宣传,踊跃报名,莫错过此次绝佳进修机会。课程费用元/人。报名报名-80331
二、本研究会“发现中医”栏目组邀请民间中医参与访谈节目。
自古道“名医来自民间,名方验方实用方出自民间中医草根,你们参与“发现中医栏目新闻”是展示你们的医技的时候、是让更多人知道民间中医的绝技,你们通过多年行医,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实用技术,其中任何一项医技都需要发扬,在网络时代不要还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你们通过我们这个栏目平台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民间中医作为一个拥有特殊技能的群体,不能把自己的医术只是作为一项技术默默地传承,更需要在开放的平台上展示和提高我们民间中医的声望,“中医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不是虚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将发现中医新闻栏目办成一场发现、宣传、传承的新闻栏目,我们不敢保证每位参与人员与观众能满意,希望您能拿起电话联系我们、同时欢迎全国各地的民间中医精英前来新栏目献技献方,以示民间中医悬壶济世之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