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在深山静静开放
自然之友植物组物候观测记录
观测人:老董行
物 种:款冬
地 点:西北山区某地
定 株:观测者知道
开花始期:年2月23日
开花盛期:
环 境:背风向阳,溪水中
海拔高度:约米
老董行摄于年2月23日
探讨
作为北京的稀有植物,过去传统的观察地是昌平白羊沟。在幽胜的山涧小溪中,曾经有繁茂的款冬种群。后来建了景区,后来修了公路,后来公路重修,为冬奥会新修高速公路隧道要从附近通过。这里的款冬日渐稀少,几年前都需要零星寻找了。今年,这里面貌已大变,款冬种群彻底不复存在。白羊沟传统款冬观花地的消失,不啻是植物爱好者心中明星的陨落。
老董行花友能找到更遥远的深山中开放的款冬,对我们来说也是难得的安慰。我们只作记录,不要求他转述观测地点,少些人迹更有利于款冬的存在。
附文:圈子里的明星——款冬
——北京开花最早的山地野花
款冬,说起这个花名,一般人都觉得陌生。但在北京植物/博物/野花圈子,它肯定算一个大大的名星。
(夜横琴年摄于白羊沟)
(本图引自网络)
花 期
因为款冬是北京地区开放最早的野花,而且日渐稀少,一花难觅。每年2月底3月初,相约寻觅款冬的芳踪,成为很多花友多年的习惯。
(夜横琴年摄于白羊沟)
借用一下博物大牛计云的照片:
(以上3幅为计云作品)
(第1幅为年,后2幅为更早作品)
形 态
早春的山谷,款冬的花葶很早就从溪水边枯叶间伸出,或者从冰冷的溪水中挺出,甚至顶开冰雪立于寒风,开出类似菊花的灿黄的头状花序,的确令人心动。花后长叶,心形叶很大,可达15cm的宽度。它的种子如蒲公英一样,可随风飘游。
(以上2幅为植物人秦隆作品)
分 布
款冬本来也不稀少,可食用,传说中有很多传统吃法,且花蕾入药,润肺止咳。但在北京,随着溪水大量断流、水质的退化和人类干扰的增多,面临着日渐稀少的境地。款冬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及河南、湖北、西藏等地,目前也作为药材种植。日本也有作为食材种植。
(赵晓丹绘)
文化意涵
款冬得名,就是因为其至冬而发,不畏严寒,其神韵颇受赞颂。
(本图引自网络)
(夜横琴年摄于白羊沟)
[晋]郭璞《款冬赞》云:“吹万不同,阳熙阴蒸。款冬之生,擢颖坚冰。物体所安,焉知涣凝。”
[唐]张籍《款冬花》诗:“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僧房遇款冬,乃是遇到老和尚在房中整理采来的款冬花蕾,作为药用。
古籍中最早见于《楚辞》,药用记录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
白羊沟(本图引自网络)
款冬的生境(白羊沟)
纪念寄托植物爱好者情怀的白羊沟传统款冬观察地的消失。
特征描述
款冬,菊科款冬属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基生叶广心脏形或卵形,长7~15厘米,宽8~10厘米,先端钝,边缘呈波状疏锯齿,锯齿先端往往带红色。基部心形成圆形,质较厚,上面平滑,暗绿色,下面密生白色毛;掌状网脉,主脉5~9条;叶柄长8~20厘米,半圆形;近基部的叶脉和叶柄带红色,并有毛茸。花茎长5~10厘米,具毛茸,小叶10余片,互生,叶片长椭圆形至三角形。头状花序顶生;总苞片1~2层,苞片20~30,质薄,呈椭圆形,具毛茸;舌状花在周围一轮,鲜黄色,单性,花冠先端凹,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长,柱头2裂;筒状花两性,先端5裂,裂片披针状,雄蕊5,花药连合,雌蕊1,花柱细长,柱头球状。瘦果长椭圆形,具纵棱,冠毛淡黄色。花期2~3月。果期4月。常生于山谷湿地或林下。产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云南、西藏。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俄罗斯、西欧和北非也有分布。
-亲近自然-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