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伤寒论慢慢教视频430

桂林本伤寒论14-15咳而气逆,喉中作水鸡声者,射干麻黄汤主之。射干麻黄汤方射干三两麻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生姜四两细辛三两大枣七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射干麻黄汤vs麻杏甘石汤以前说过射干麻黄汤是治疗偏寒湿的咳嗽,麻杏甘石汤是治疗干热的咳嗽,并且麻杏甘石汤是治疗支气管发炎,会感觉到胸口的位置肺部发痒、干咳,射干麻黄汤是偏于喉咙位置的咳痰。射干麻黄汤vs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是治疗有外感的寒湿咳嗽,射干麻黄汤也是治疗寒湿咳嗽,但是没有外感,属于杂病咳嗽。具体到用药当中,射干麻黄汤用射干来清利咽喉,用生姜不用干姜,因为咳嗽的位置偏高,在喉部,生姜可以把药性托上来。而一般的咳嗽是不用生姜的,因为它会加重气逆。小青龙汤没有放生姜和大枣,因为小青龙汤不是汗解剂,而是从尿解,所以不需要生姜和大枣调营卫;这里没有炙甘草,所以生姜和大枣也是自己走自己的地方,不是调营卫的作用。这里用生姜四两,比大枣的用量多,是取一个偏于气分的作用,大枣减量,取一个温补的作用。因为没有外感,所以不用桂枝和芍药。《金匮要略》中是把桂枝换成紫菀,芍药换成款冬花。稍后会讲紫菀和款冬花的药性。射干麻黄汤vs麦门冬汤麦门冬汤主治“咳嗽而上气,咽喉不利,脉数者。”乍一看很像射干麻黄汤的条文,但是根本的病机是不一样的,麦门冬汤是阴虚咳嗽,干咳,咳痰不容易咳出,有热,或者整个人就是阴虚体质。仔细辨证很容易辨别出。麦门冬汤也是治疗干热的咳嗽,但它往往是属于后期,不像麻杏甘石汤是刚刚外感的咳嗽。射干《神农本草经》: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解释稍微有一点凉性,但是款冬花和紫菀的温热性可以与它互相抵消。散结气和菖蒲的作用比较像,菖蒲是像太阳光一样放射状地把阳气打上去的,而射干是放射状的,把寒凉药性插下去的这种感觉,所以可以消喉咙部位的炎症。这是典型的寒而散的作用,另一个有寒而散作用的是连翘,可以把心脏和血分的热毒散出去,是往皮肤外面发散,可以治疗青春痘,射干是往下部散,可以治疗口臭、咽痛。腹中邪逆,食饮大热好像是麻黄汤治疗流鼻血原理一样,肠子受到邪气侵扰,血管破裂会有便血,这种可以用射干、生姜来去湿热。现代用法可以治疗乳糜尿。用15克的射干煮水加白糖调味,分三次喝完,10天一个疗程。可以治疗淋巴结块,射干每天一两煮水喝。紫菀是一种温而不燥的药,有温润的药性。可以祛痰,治疗咳血、咳脓,入血分,治疗被风寒水气塞住,讲不出话的咳嗽。如果心的阴血不足,导致心火旺,烧到肺干到尿不出来,可以用麻杏甘石汤或者生脉散去掉五味子换成大剂的紫菀,用现在的一两左右来治疗。小便不通和尿血,也可以用一两紫菀来治疗。如果说杏仁是可以把心阳开到肺阳的药,紫菀就是可以把心阴开到肺阴的药。可以用熟地这一类的滋阴药加上紫菀开到肺阴来润肺。紫菀是偏于肺清部血分的热,桑白皮是偏于清肺部气分的热。款冬花是在冬天开花的一种植物,类似夏枯草,一个是在冬天开花,一个是在夏天枯萎,有一种阴阳交接的效果,夏枯草是有寒凉的消炎效果,但是也不会把人凉坏的药,款冬花是有温肺的效果,但是也不会把肺烧坏的药。另外有阴阳相接的药有半夏和柴胡,一个是夏天的一半生出来,一个是冬天的一半生出来,都有一种特别的调性。和紫菀相比,紫菀是偏于祛痰,款冬花是偏于止咳、镇咳。小青龙汤医案1.仍然有小青龙汤证的胸膜炎可以用。2.平时有水毒体质的人容易受寒变成小青龙汤证。这种体质的人一般能看出来“水毒色”,就是脸色暗黑、有水毒斑一类的。3.从药证来看麻黄汤用杏仁,偏于治疗喘证,小青龙汤用细辛、五味子,偏于治疗咳嗽。4.如果小青龙汤证的患者有咳血,要去掉桂枝这种热性药,可以加石膏、天冬。5.眼白发炎、发红,我们以前说过是用麻杏甘石汤,但是用寒凉药不管用的话,可以考虑是不是风寒邪气没有发完,有医案证明小青龙汤可以治疗。6.治咳嗽严重以后变成说不出话来,当然这种也可以用麻附辛一类的方剂。7.哮喘,喉咙上有拉锯声的痰鸣音,说明还是痰比较多,辩证是风寒咳嗽的话可以用小青龙汤,但是哮喘还是需要辩证,有很多是体质虚的,需要用肾气丸这一类的补肾阳。8.有的人因为畏惧麻黄的药性,把麻黄减量,但是小青龙这些麻黄剂如果麻黄不够的话是会影响效果的。9.但是麻黄剂不能长时间用,时间长了以后会耗散肾气,最后收工的时候需要用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这一类的补脾胃,或者是真武汤之类的补肾气。以上是自己的学习笔记分享,因为本身的能力水平局限,如果有错误,希望大家指出????另外,因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6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