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历年06月05日丨芒种“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周礼》“芒”,指的是有芒作物的收获。“种”,指的是谷黍类作物的播种。
芒种节气气温升高,天气时晴时雨,湿度大,很多人都会出现人食欲不振的情况。你的脾胃还好吗?
你的胃都是这时候吃坏的此时,万物生长,而你的脾胃正在经受重重考验:
1.阳气浮盛,脾胃空虚
芒种之后,是夏至一阴生,也就是说,阳气之中,渐渐有了阴气。而芒种节气的阳气纯粹而又旺盛,正是蓬勃的时候,天地之间的阳气不断向外发散,湿热炙烤。
而内在呢,却是清凉无比。——你往地窖里走一走,去地下水井里的水摸一摸,阴凉的沁凉的。
人体也是一样,大量阳气巡行在体表,可谓是一年中最「浮盛」的时候,你看你手臂上的毛孔,这时候的汗毛孔比冬天要长很多,说明我们的皮肤腠理是开着的。我们的气血也在阳气推动下往外走。
天热,其实对人的精气是个大损耗,因为人体阳气浮越于外,我们的脾胃的阳气和气血着实是一年中最少的,也就是说,现在是脾胃最虚弱的时候。
就算是平日脾胃功能很好的人,也会是无病三分虚,吃不下东西,没劲,有苦夏感。更别说,那些本来就容易腹胀、没胃口、脾胃虚寒,怕凉容易闹肚子、浑身没力气、湿气重的人了。
2.外面阴雨绵绵,内在脾虚湿盛说起湿气重,芒种时节,外部的湿气也变得超多。
潮湿多雨,南方更是出现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天气闷热,这样的天气,对脾胃是非常不友好的,脾恶湿,湿重困脾,而脾主四肢,时间长了,整个人都会变得没精神。
养护脾胃,这样做①戒“凉”芒种时节,阳气生发,此时应该顺应阳气生发之势,戒“凉”以免伤及脾阳。首先不要过度食用“寒凉”食物,如冷饮、雪糕,还有冰箱拿出的东西直接给孩子吃。芒种节气
还要注意直接感受的“寒凉”。俗话说“寒从足下起”,光着脚丫在瓷砖地上走路、夏季空调温度太低,这些都容易导致腹部、足部受凉感寒。
②食“甘”食物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相合于五脏(肝、心、脾、肺、肾),甘味入脾可以补脾,而且味道偏甜。在可以适当食用甘味的食物,如苹果、西瓜、丝瓜、红枣、小米、山药等,做成粥、汤、菜肴、果汁等。但同时要注意,甘味食物多食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气机不畅,出现腹胀、便秘的情况,所以不要一味只吃甘味食物,还应该搭配其他食物,营养均衡。
③温“补”春夏养阳,最重要的,就是食用偏温的食物,固护住身体内在偏虚的阳气,让身体阴阳平衡。因此,到了芒种时节,最适合吃温性中药,来温暖一下脾胃。比如白术、干姜、甘草、山药、黄芪等泡水或煲汤都有很好地温补效果。
如果你没有时间,也可以试试振东制药的脾肾两助丸。选用道地药材,纯中药配方。
脾肾两助丸: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补气;熟地、白芍、川芎、当归补血,外加鸡内金、山药、黄芪,益气养血,健补脾胃。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理气化痰;款冬花、麦冬、川贝母,养阴生津;人参、白术、干姜、甘草,温中散寒。熟地黄、酒萸肉、当归、山药、茯苓、泽泻,滋补肾精。锁阳、肉苁蓉、补骨脂、杜仲、小茴香、牛膝,温阳散寒固精。文章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