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闻灯不看来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最怀念小时候,没有花灯,农村的夜很黑,家家用一个长的电线,把一百瓦的灯泡挂在树上(看家庭条件,功率越大越好),彻夜长明,把整个村庄照亮。过节的氛围便出来了,各家在面点上点上灯盏,照亮屋内,孩子们不睡觉,到处跑着“偷灯盏”,愿意被偷与默许的悄悄偷盗,互动中祈祷来年好运,令全村老少其乐无穷。长大后,元宵似乎有一种快乐中的沉重,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心中有春节留下的轻松愉快,也有接下要来的辛酸苦辣。想起上大学时,元宵节停留秦淮河畔,静赏“桨声灯影”,不禁感慨往事如烟,已随岁月飘逝,前途漫漫,但愿充满阳光。今夜,就像明灯闪闪与灯影绰绰,诠释了生活,安慰了成年的心。值此元宵佳节之际,送给大家一束“看灯花”和几幅画,请您欣赏。送一束“看灯花”。甘肃一带把中药“款冬花”念“看灯花”,在元宵节看灯之时,正是款冬花开放的盛期。因其开苞于冬季,款东而花,所以有人赞美看灯花是“藏于土不显,出于泥不染,居于冰雪而不畏寒”。您细品,美吗?几幅元宵画,请一一欣赏。《上元夜》唐代·崔液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是唐代诗人崔液的诗。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这首古诗是描写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玉漏和银壶你们暂且停下不要催了,宫禁的城门和上面的金锁直到天亮也开着。谁家看到明月还能坐着什么都不做呢?哪里的人听说有花灯会不过来看呢?《观灯》,唐代·张萧远的“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闻。”——白居易秦观·《念奴娇》:“花灯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阒箫鼓,达旦何曾歇。”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朝·张岱((陶庵梦忆》卷八记载龙山元夕放灯盛况:“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明皇杂录》载:“正月望夜,大陈灯影……缯彩为灯楼,高一百五十尺,悬珠玉金银,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切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元宵浮圆子》:“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今夕是何夕,团圆声声同。”祝愿大家快快乐乐闹元宵,大吉大利度牛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yl/86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