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治疗内科疾病中成药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内科用药(上)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类

九味羌活丸

羌活g、防风g、苍术g、细辛50g、川芎g、白芷g、黄芩g、甘草g、地黄g

解表,散寒,除湿。外感风寒挟湿导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且重,肢体酸痛。

感冒清热颗粒

荆芥穗g、薄荷60g、防风g、柴胡g、紫苏叶60g、葛根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g、芦根g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2、辛凉解表类

柴胡注射液

柴胡,辅料为氯化钠、聚山梨酯80

清热解表。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

银翘解毒丸

金银花g、连翘g、薄荷g、荆芥80g、淡豆豉g、牛蒡子、(炒)g、桔梗g、淡竹叶80g、甘草g、辅料为蜂蜜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3、表里双解类

防风通圣丸

防风50g、荆芥穗25g、薄荷50g、麻黄50g、大黄50g、芒硝50g、栀子25g、滑石g、桔梗g、石膏g、川芎50g、当归50g、白芍50g、黄芩g、连翘50g、甘草g、白术(炒)25g

解表通里,清热解毒。外寒内热,表里俱实,恶寒壮热,头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瘰疬初起,风疹湿疮。

4、扶正解表

玉屏风颗粒

黄芪、白术(炒)、防风。辅料为糊精、甘露醇、矫味剂、粘合剂

益气,固表,止汗。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二)祛暑剂

1、解表祛暑类

保济丸

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广东神曲。

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藿香正气水

钩藤、菊花、蒺藜、厚朴、木香、苍术、天花粉、广藿香、葛根、化橘红、白芷、薏苡仁、稻芽、薄荷、茯苓、广东神曲

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症见发热头痛、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肠胃不适;亦可用于晕车晕船。

2、健胃祛暑类

十滴水

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辣椒、桉油。辅料为乙醇

健胃,驱风。因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三)泻下剂

麻仁润肠丸

火麻仁、苦杏仁(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

润肠通便。肠胃积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

(四)清热剂

1、清热泻火类

黄连上清丸

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薄荷、酒大黄、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

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牛黄解毒颗粒

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苦寒辛凉,清热解毒。用于头晕目赤,咽干咳嗽,风火牙痛,大便秘结,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牛黄上清丸

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辅料蜂蜜

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2、清热解毒类

双黄连颗粒

金银花、黄芩、连翘。辅料为蔗糖、糊精、β-环糊精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银黄颗粒

金银花提取物,黄芩提取物

消炎、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3、清肝解毒类

护肝片

柴胡g、茵陈g、板蓝根g、五味子g、猪胆粉20g、绿豆g

疏肝理气,健脾消食。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等。

4、清热祛湿

茵栀黄颗粒

茵陈提取物、栀子提取物、黄芩苷、金银花提取物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黄疸及转氨酶升高,属于湿热邪毒内蕴证者。

复方黄连素片

盐酸小檗碱、30g、木香、g、吴茱萸、40g、白芍、g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五)温里剂

附子理中丸

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香砂养胃丸

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豆蔻(去壳)、厚朴(姜炙)、广藿香、甘草。辅料为生姜、大枣、滑石粉、四氧化三铁

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六)止咳、平喘剂

1、散寒止咳

通宣理肺丸

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黄、甘草、陈皮、半夏(制)、茯苓、枳壳(炒)、黄芩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感冒风寒,发热恶寒,鼻塞不通,头痛无汗,四肢酸懒作疼。

2、清肺止咳

蛇胆川贝液

蛇胆汁、平贝母、杏仁水、薄荷脑

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橘红丸

化橘红、陈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紫苏子(炒)、紫菀、款冬花、瓜蒌皮、浙贝母、地黄、麦冬,石膏。辅料为蜂蜜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多,色黄黏稠,胸闷口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

清热理肺,消积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引起的咳嗽,喉间痰鸣,腹胀,口臭等。

3、润肺止咳

养阴清肺丸

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

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4、清肺平喘类

蛤蚧定喘丸

蛤蚧、瓜蒌子、麻黄、石膏、黄芩、黄连、苦杏仁(炒)、紫苏子、(炒)、紫菀、百合、麦冬、甘草等14味

滋阴清肺,止咳定喘。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气短发热,胸满郁闷,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七)开窍剂

1、清热开窍

清开灵颗粒

胆酸、猪去氧胆酸、水牛角、黄芩甙、金银花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颗粒

、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气管炎,高热等症属上述证候者。

安宫牛黄丸

牛黄、郁金、犀角、黄芩、黄连、雄黄、栀子、朱砂各30克,冰片、麝香各、7.5克,珍珠15克,金箔为衣

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

2、化痰开窍

苏合香丸

苏合香油、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朱砂、诃黎勒、白檀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熏陆香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八)固涩剂

缩泉丸

乌药、山药、益智仁

温肾祛寒,缩尿止遗。主治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yl/8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