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上接第1版蒙中药材贸易流通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已路径清晰:打造“种—储—加—销—研”全产业链,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经营方式,建立起蒙中药材监管体系和蒙中药材数字化交易中心,全方位打响“占布拉·道尔吉”蒙医药品牌!
一鼓作气——迈开步子蹚出新路
走进奈曼旗东明镇小吉尔仁达郎村,每家村民的院子里都堆着满满当当的玉米棒子。但这几天,让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却是一种叫款冬花的药材。
“今年我家又种了款冬花,前几天刚收完,这几天得摘出来晾干了,马上要有药商来收购,一斤能卖48块钱呢。”小吉尔仁达郎村贫困户高玉花在她家院子里跟记者唠开了。
小吉尔仁达郎村人多地少,高玉花一家四口也就6亩多地,每年种玉米仅收入多块,家里两个孩子上学,年年贷款交学费,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去年我看合作社种药材收益不错,就寻思着也包点地种种试试,后来政府还每亩给了块钱的药材种植补贴,我这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高玉花能吃苦,流转了10亩地种植款冬花,全部由村里的诚誉种植专业合作社按市价回收,去年一年就挣了3万多块。
提起种药材的好处,诚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德军赞不绝口,他掰着指头算了3笔账:
一是效益账,沙地上种药材,以款冬花为例,亩收益能达到多元,效益是种玉米的近三倍;
二是工时账,药材苗出来之后,只需浇一遍水,打一遍除草剂,再加上机械化,一个人能伺候百余亩地;
三是生态账,种药材可以有效治理土壤板结,有很好的防风固沙作用。账算得清,发展路径也很明确,今年,诚誉种植专业合作社又把药材种植的规模扩大到了亩。
“看到有赚头,村民们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我们在推广过程中,考虑最多的是怎么让农民真正得实惠。”经常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药材的奈曼旗农牧业局药材办公室主任张素君,对此有很深的感触。农民抗风险能力低,对市场走向也不敏感,虽说药材是多年生的效益更高,但大家更倾向于种植当年就能产生效益的农作物。所以,药材办公室就承担起了市场调查、品种试验推广、技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先示范带动,再辅以政策补贴,在引进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药材产业链条,这样才能让这个特色产业真正成为扶贫产业、富民产业。”奈曼旗委书记张华说。
一鸣惊人——苦药材结出甜蜜果
在奈曼旗沙日浩来镇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条主路将数十个蒙中药材示范实验田块左右分列,防风、远志、柴胡、黄芩等药材长得郁郁葱葱。
“我们公司是咱旗的蒙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主要负责籽种繁育和新品试种。目前核心示范区已达1亩,种子市场能占到奈曼旗的20%,下一步要努力提高这个份额。”国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安信心满满。
奈曼旗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产粮大县。从年开始,全旗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普及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蒙中药材技术,规模推广22个蒙中药材品种,通过“政府+企业+农户”、订单回收等创新模式开展蒙中药材种植示范,建立了沙日浩来镇蒙中药材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和先锋核心示范区种植基地,今年种植面积有望突破8万亩。
不仅如此,奈曼旗为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对种药材的贫困户给予特殊关照,使苦药材结出甜蜜果,药材种植已成为奈曼旗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新路径。刘国安的药材合作社吸收会员户,其中贫困户就有户,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种植药材每亩收入达元。
“贫困户的土地优先流转,每亩地的流转收入就能达到-元。农户每种1亩药材,政府补贴块钱,种植3年生的药材连续3年都给补助。”奈曼旗委副书记、旗长布仁说,“现在,我们正在建设奈曼旗健康产业园项目,到时候,产业链、销售市场、可追溯以及检测检疫体系都会得到完善。”
如今,在奈曼旗城关镇辽河大街东段,南侧是来自国安等地药企的在建厂房,北侧是研发、生产、交易中心的一期规划,各个项目正在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加紧推进。
“打造原产地标识,将药材驯化种植、提升品质是非常急迫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深入挖掘蒙医药传统文化,并与‘旅游+’等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奈曼旗委书记张华对于蒙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还有更长远的目标。
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在这里,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记得点赞!喜欢就转走分享吧~
智慧农业,由此开始!
智农互联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