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助咳嗽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当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咳嗽、咳痰两种症状时,通常会选用止咳化痰类药物来进行治疗。本文根据各省数据中心药品零售市场监测数据,对全国各省年第4季度止咳化痰药零售市场做简要分析。 成人用药占主导 年第4季度各省销售总额中,成人用药占了近86%的市场份额,远超儿童用药。在众多品种中,排名第1的是片剂,市场占比遥遥领先。第2位丸剂,第3位胶囊,第4位颗粒,第5位口服液。所以现在OTC中药市场止咳化痰药紧缺,其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副作用小,,石杏痰咳片在全国市场占比不大,市场销售潜力巨大,上市以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儿童用药排名前3的分别是第1口服液,第2颗粒,第3片剂。
品类差异明显 根据止咳化痰类药物的中西分类大致可分为中成药、化学药、中西医结合药等。中西药合剂较少,销量可以忽略不计。从全国各省自占比来看,中成药领跑市场,这是由于中医在止咳化痰方面具有疗效确切、直捣病灶、副作用小的优势,而广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长江以北,中成药占了近78%以上的市场份额,前景尤为可观。 中成药标本兼治 中医根据病症的特点,常把咳嗽有痰分为寒痰和热痰。寒痰是指因感受寒冷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清白而稀薄,痰量较多,一般采取温化寒痰的治疗原则,选用温热性质的中药,如麻黄,桑白皮、陈皮、甘草、等,热痰是指因感受火热之邪所引起的咳痰,痰色黄而黏稠,不易咳出,需要采取清化热痰的治疗原则,选用寒凉性质的中药,如贝母、苦杏仁、石膏等。常用的OTC甲类中成药石杏痰咳片组方:麻黄、石膏、苦杏仁、百部、款冬花、浙贝母、鱼腥草、功劳木、辅料为淀粉,硬脂酸镁。其方出自古代名医张仲景。古代名医张仲景《麻杏石甘汤》广泛流传民间,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化痰。用于改善咳嗽,咳痰症状。由于组方独特,疗效十分确切,再加上额木奇品牌的知名度,而稳坐止咳化痰药零售长江以北市场的较重份额,而且不断上升。 化学药副作用大,被忽视!!!化学药在全国各城市销量有所下降,其中有盐酸氨溴索具有促进粘液排出及溶解分泌物的作用,可促进呼吸道内部粘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粘液的滞留,从而促进排痰。而从销售看和可待因,咳必清等西药一样副作用大,对人健康伤害大。百姓的用药安全意识也在增强。所以化学药品销量在逐年下降。 中等偏高价格较受青睐 止咳化痰类药物整体单价不算高,从单价区间可以看出,全国各省销售总额占比最大的药品都是在20~30元之间,均占了近4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其次是15~20元的药品。15元以下的品种虽然销售额一般,但是销售量比较大中等偏低的价格更受欢迎。 呈季节性变化,市场稳中有升 从全国各省~年季度销售额的走势可以看出,止咳化痰类药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第2、3季度是销售的低谷,第4季度开始往上攀升,第1季度达到销售的高峰,这与咳嗽类疾病好发于秋冬季节有关。正常人的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而季节性咳嗽则是因过敏体质接触到过敏源后,呼吸道粘膜的感受器反复遭到刺激,条件反射地将这种刺激传入神经纤维,再传到延髓咳嗽中枢所引起的咳嗽。再者,春季天气多变,容易感冒,进而诱发咳嗽。从总体看,长江以北市场容量大于长江以南市场,季节性变化相对平稳,环比稳中有升。 多数的止咳化痰药属于OTC药物,是家庭常用药和必备药。一般消费者认为咳嗽并非大病,加上对咳嗽的了解程度相对较高,咳嗽患者多数会选择到药店自行购药,所以药店是消费者购买止咳化痰类药品的主要场所。近几年雾霾天气严重,不少商家也打出相应广告吸引消费者。例如石杏痰咳片以(清肺化痰),(疏风止咳),为宣传口号。笔者认为,未来止咳化痰药零售市场将会稳中有升,但品种众多,厂家竞争相对激烈,想要突出品牌,宣传就显得尤为关键。
呼吸系统疾病的克星,化痰止咳平喘的良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