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是护肺养肺的最佳时机。
秋季养生——养肺为要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等。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初秋时节,每天气温日差都很大,所谓的“中午开空调,晚上盖被子”,这种气温的变化,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专家建议:当发生感冒时应多休息、多饮白开水、多吃易消化的食物,症状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切不可滥用抗生素,只有当感冒并发咽炎、支气管炎、肺炎时,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加用抗生素。
预防秋季感冒,在起居方面也要有所注意。夜晚入睡时,一定要盖上被单、毛巾被之类的被褥抵御夜凉侵袭。另外,在感冒流行季节,房间的空气要流通,或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
——宣肺气,散风寒,秋季常备
功能主治: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
规格:每瓶装毫升
主要成分:川贝母、杏仁水、款冬花、紫苏叶、紫菀、前胡、桔梗、陈皮、甘草。辅料为蔗糖、苯甲酸钠。
川贝母川贝母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能。不仅能起到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养肺阴、宣肺、润肺而清肺热,是一味治疗久咳痰喘的良药。杏仁水其味苦,性微温。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款冬花
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紫苏发表散寒、理气和中,行气安胎,解鱼蟹毒。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咳嗽、呕吐、中鱼蟹毒。紫菀
温肺,下气,消痰,止咳。
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前胡解热、祛痰、治感冒咳、支气管炎及疖肿。桔梗
其味苦,性微温。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陈皮具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甘草
常用其补气益脾、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之功效。
产品卖点:
1、宣肺气,散风寒。从养肺入手,专门针对秋季因冷热交替导致外邪侵攻,皮毛闭寒,肺气不能宣通,出现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汗,咳嗽等一系列上呼吸道症状。
2、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秋冬季节是风寒感冒的高发季节。风寒感冒也是由于天气忽冷忽热,机体受凉导致。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
白癜风身上复发该要怎么办怎么治疗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