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茶都有啥效果一篇文章总结全

1暖胃:红茶

红茶是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了,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小了。

红茶中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能够养胃。经常饮用加糖的红茶、加牛奶的红茶,还能消炎、保护胃黏膜,对治疗溃疡也有一定效果。

2润嗓:麦冬茶

冬天干燥,很多人容易出现嗓子干痒、咽喉肿痛、咳嗽等不适症状,这时不妨泡杯麦冬茶来润嗓。

麦冬10克、薄荷3克、再加入1/8个罗汉果,用开水冲泡一小时,如果茶放凉了,可稍微兑点热水。喝的时候可先在口中含1分钟再慢慢咽下去,每天喝3~5次,具有滋阴、去火、润嗓的作用。

3通便:决明子茶

便秘是个很讨厌的问题,近代中医药学家叶橘泉先生用一味中药解决了便秘之苦。这味中药就是决明子,功能清热明目、润肠通便。临床上常用来治疗目赤肿痛、头痛以及肠燥便秘。

取决明子克,炒微黄,磨碎,放在干燥瓶罐中,每次取15~30克,根据个人口味可加入适量的蜂蜜或者红糖,开水浸泡,代茶饮连服四五天,大便可顺畅排除,此后以小剂量服用十天左右,巩固疗效。对慢性习惯性便秘效果更好。

4美肤:杏仁茶

肺主皮毛,肺气足,皮肤才会好。所以美容养颜要养肺,而杏仁是养肺佳品。故早在春秋时代杏仁就被宫廷用作美容佳品。杏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可以使肌肤润泽而有光泽。

杏仁茶虽然叫茶,实际是一款美味汤糊。取杏仁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糖桂花或蜂蜜适量。甜杏仁提前用温水浸泡几小时,然后剥去外皮。同时将糯米浸泡2个小时。剥好皮的杏仁洗干净和泡好的糯米一起倒入搅拌机中,泡糯米的水一起倒入。将杏仁和糯米搅打成杏仁米糊,倒入砂锅中,再加入2碗水,煮开后加冰糖即可。

5祛头痛:茵陈茶

如果肝火过旺引起头痛,吃普通的止痛药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等药效一过,头痛就又会复发。

推荐一个祛肝火的方法,取茵陈15克、金银花15克,加入适量水浸泡半小时后煮半小时,然后代茶饮,可用蜂蜜调味。坚持喝上半个月,头痛症状多能好转。

茵陈有护肝利胆、清热的功效,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一起煮制而成的茶水,能够平肝降火。

6止咳嗽:款冬花茶

款冬花,其实就是止咳平喘常用药——蜜炼川贝枇杷膏的主要成分。它对缓解咳嗽有很好效果。款冬花在药店都有卖,最简单的用法就是泡茶喝。

取9克左右款冬花,在杯中放入15克左右冰糖调味,用沸水冲泡后盖上盖,闷10分钟即可。款冬花茶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功效,尤其对感冒引起的持续咳嗽,有缓解作用。

7暖手脚:玫瑰茉莉山楂茶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一到冬季手脚就很冰凉,推荐这类人喝点玫瑰茉莉山楂茶。

玫瑰花能活血化瘀,茉莉花有理气的作用,搭配起来有改善血液不通的作用,再加点有活血作用的山楂片,还能增加口感。玫瑰花和茉莉花都用干的花茶,一般在超市中就可以买到。

8振精神:杜仲五味子茶

近一段时间精神不振,浑身没劲,干什么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工作也经常犯错误。这多是阳虚的表现。人活一口气,人的四肢运动、精神意识全靠阳气推动。阳气足则身体强健,百病不侵;阳气虚则身疲力乏,精神不振。

推荐一个茶饮方来治疗阳虚证。具体方法是选杜仲20克,五味子9克。上药研为粗末,用纱袋包裹住,放进暖水瓶里,用热水浸泡,盖上瓶盖焖15~20分钟后即可代茶饮用,一天内饮完。每天一壶茶,身体的阳气慢慢就补充过来了。

杜仲是补肝肾、强筋骨的要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杜仲可以有效增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兴奋中枢神经,增强人体免疫力。五味子具有益气、生津、补肾、安神等多种功效。

喝茶八忌

  1.忌空腹喝茶。空腹喝茶易伤胃,还会引起头晕乏力,也就是俗称的“醉茶”。但也不要饭后马上就喝,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最好在饭后1小时左右才喝茶。①

  2.忌睡前喝茶。以免影响睡眠。

  3.忌过度喝茶。有的人为了减肥,大量喝生普,结果导致指甲凹凸不平,嘴角发炎、还出现了贫血。因为茶有大量鞣酸,鞣酸和铁质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铁吸收,因此,大量喝浓茶,会让铁流失。

  4.忌用茶水送药。这可能会影响药效。吃完药一小时内别喝茶。

  5.忌喝变质茶、焦味茶、久泡茶。因为这些茶中的有用物质已被氧化,作用下降,而且这些茶汤中会存在微生物超标、不卫生的隐患。①

  6.忌喝隔夜茶。因为茶水放置时间太长,容易导致细菌大量生成,变成强刺激性、强氧化物,刺激胃肠,从而产生炎症。

  7.忌喝冷茶、串味茶、烫茶。最好也不要喝凉了的茶,以防变味,并滋生有害物质。最好也别喝56摄氏度以上的茶,因为经常喝温度高的功夫茶、热粥容易导致食管癌。

  8.少喝浓茶、生茶。杀青后不经揉捻而直接烘干的青绿茶,容易伤胃,尤其是秋冬季节不要喝新茶、浓茶。如果一定要喝生茶,切忌空腹喝。

四季的茶都在什么时间采制?

春茶

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新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春茶约3月下旬萌芽,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0-45%。春茶中又细分为明前茶、雨前茶和谷雨茶。

夏茶

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7月中旬到8月上旬采制的茶叶称为暑茶,一般合称为夏暑茶。

秋茶

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采摘的茶,又叫“谷花茶”。8月白露节气之前采摘的茶叶叫早秋茶,从白露之后到十月上旬,采摘的茶叶叫晚秋茶。

冬茶

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

不同季节的茶都有什么特点?

春茶——滋味鲜爽

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春茶较夏秋茶来说,它有更丰富的内含物质,尤其是氨基酸,使春茶芳香物质丰富,滋味更加醇爽高鲜。

另一方面,经过一冬的严寒,往往春季茶萌芽时虫害很少,春季较少使用农药,故而春茶的价格较高。

夏茶——滋味浓厚

夏茶的采摘,正逢炎热的夏季,茶树的新梢生长迅速,夏茶中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增加,而氨基酸含量少,从而使得滋味显得比春秋茶苦涩。

虽然很多人认为夏茶滋味不及春秋茶。但如果把夏茶做成红茶,夏茶中充足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制成的红茶苦涩味降低,甚至还有明显的甜香,滋味醇厚。

秋茶——香气高扬

前文提到的“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中的“秋白露”就是指秋茶。

由于秋天气候比较干燥,使得茶叶在成长、采摘和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持茶叶的香气。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秋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叶片的厚度明显降低,口感汤质偏薄,苦涩感也较弱。

秋天适合制乌龙茶,香气佳,韵味也足。所谓“春水秋香”说的就是秋茶的高香,比起春夏茶,秋茶滋味淡薄不苦不涩,故古人才会说秋茶好喝。

冬茶——香浓水淡

冬茶也称冬片。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香气浓烈。不是所有的茶农都愿意采冬茶,因为会影响春茶的产量和品质,冬季采制的茶叶产量极其有限,非常珍贵,在市场上价格高昂。

冬茶一般表现为香气极佳,甚至比秋茶还要迷人,而滋味弱,几乎不会苦涩,但口感独特,被不少人追捧。

哪个季节产的茶品质最好?

传统上还是认为春季的茶最好。春茶叶片鲜嫩,内含物质丰富,适合制成各种茶,不管是外形、滋味、香气都是高品质的。

但其他季节的茶,也不能说一定比春茶逊色,各有各的特点。

春天尤其适合制作绿茶,嫩绿鲜爽能卖出好价格;

夏天适合制作红茶,而制成其他茶类品质就差一些;

秋天适合制作乌龙茶,香气高扬,苦涩味少;

冬天制茶是比较奢侈的,产量少,但风味独特。

所以,其实茶友们也不用一味追求哪个季节的茶,因为其品质还与制茶工艺水平有关,茶的好坏只有喝了才知道。

扫一扫









































白癜风有效治疗
能治愈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jj/3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