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为何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分药物在用于治病之前,需要经过炮制。中药炮制的方法包括:1.修制:纯净,粉碎,切制;2.水制:漂洗,闷润,浸泡,水飞;3.火制:炒,炙,煅,煨;4.水火共制:煮,蒸,焯、淬;5.其他制法:发芽、发酵、制霜等。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炮制方法或者炮制一种药物,同时具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虽有主次之分,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

一、提高药材净度,保证用药质量

药材中常混有泥沙、虫卵及其他非药用部位,入药前需挑除。如种子类药去杂质,根类药去芦头,皮类药去粗皮等使药洁净,用量准确,疗效可靠;另外麻黄应除根、莲子要去心等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确保药物质量。

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对于有毒性或刺激性的中药,通过炮制以减缓其毒副作用,特别是对乌头、马钱子、半夏、巴豆、斑蝥、大戟、甘遂等毒性大和副作用剧烈的药材,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巴豆生用有剧毒,巴豆压油取霜可降毒性,缓和药性。

三、增强药物疗效

炮制后改变药物质地,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利于成分的煎出而提高疗效。如种子类药物炒黄;质地坚硬的矿物药、贝壳类煅制。还可借助辅料的作用增强疗效,如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润肺止咳作用;羊脂炙淫羊藿可增强其治疗阳痿的效能;胆汁制南星能增强其镇惊作用。

四、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用止血;生甘草清热解毒,蜜炙则补中益气;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因此,生用熟用各有其功。“生升熟降、生泄熟补、生猛熟缓、生毒熟减、生效熟增、生行熟止”是临床经验的总结。

五、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中医对疾病的部位通常以经络、脏腑归纳,对药物作用趋向以升降浮沉来表示。炮制可以引药入经及改变作用部位和趋向。如大黄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症。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如“生升熟降”,“酒制升提,姜制发散,醋制入肝,盐制入肾”。

六、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药切成片、段、块、丝等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矿物、贝壳、动物骨骼类经煅、煅淬、砂烫等炮制方法处理使质地变酥脆,易于粉碎,而且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七、利于贮藏,防止霉变,保存药效

某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如桑螵蛸经蒸制或炒制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种子类药经加工处理如蒸、炒等,能终止种子发芽;某些含苷类药经加热处理“破酶保苷”避免成分被酶解损失,如黄芩、杏仁;一般药在加工过程中都经过干燥处理,使药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利于久存。

八、矫味矫臭,利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嗅味的药物,往往难以口服或服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常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炙、麸炒等法处理,利于服用,如麸炒僵蚕、醋制乳香、没药等。

九、制备新药,扩大用药范围

通过炮制使药物改变其原有性能,增强或产生新功效,以适应临床多方面的要求。如蛋黄干馏成蛋黄油,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头发锻制成炭,止血化瘀等。

中药材大部分为植物,地下的根茎部分,多粘附泥土:地面上的枝、叶、花、果,多附有灰尘或夹有杂质。有些药材还留着非药用部分;整块整枝的植物类药材和质地坚硬的矿物类药材,不利于制剂;有腥臭气味的动物类药材,不便于服用;具有毒性的药材,对机体有损害作用:有副作用和有刺激性的药材,服后对肠胃有影响;有的药材未经处理不能发挥某种作用。基于以上情况,采用各种相应的方法,对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

赞赏

长按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能彻底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jj/2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