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流一波波的到来,又到了儿童流感高发的季节,医院儿科、急诊科出现了爆棚现象,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挤满了科室门前和候诊处。
近日发烧咳嗽儿童很多,许多孩子出现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并见,中医认为肺胃(肠)积热证居多。可以预防给药,调理平素胃肠,清化积热,防止温邪袭肺!预防方经多年临床验证,可以参考使用!
我们把自然界中的“六气”,按“常气”跟“戾气”来划分。常气是天地之间的正常之气,由于四季气候更替和变化而导致的风寒暑湿燥火,是一种天地之间的错行之气,是导致人发病的外因。
致病的外因,基本上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这六种气,伤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进入人体的途径都是从皮毛而入的,也就是说是从汗毛孔侵入人体内,它一般不具备传染性。
天地间还有一种气,中医认为它的性质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燥、非火,这个气是天地间的另外一种气。因为在古代没有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看到细菌,也没有先进的化验设备,所以就称为戾气,认为戾气是天地之间的另外一种气,并且认为这种气伤人是具有传染性的。
中医认为,这种具有传染性的气,是从口鼻侵入人体的,也就是从呼吸道侵入的,往往从呼吸道进入的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像年的“非典”和年的“甲型H1N1”都属于这种情况。而从人体皮毛而入的,一般而言是没有传染性的。这是致病的两种途径。
实际上,古人对病毒的认识由来已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余宗族素多,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可见,古人对天地之间的这种传染性气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
我们由此可以认识到,这种戾气引起的传染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及时预防,或者你体内本身就存在了一种致病的内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呢?实际上古人很早就说过:“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贼风”指的是外来的这些致病因素。而“避之有时”,就是说我们要严格的遵守春夏秋冬气候的变化规律,适当地作调整,而调整的原则就落实在三个字上——避寒暑。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也就是说,无论风寒暑湿,还是具传染性的病毒,乃至于近年出现的雾霾,均是导致外感疾病的外因,必借身体之弱,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所以,日常将自身身体养护好了,无论什么外邪都会望而却步。
无论是否得了流感,都要记得养护脾胃,提高人体正气免疫力:
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3个流感方,供大家参考:1.流感1号方
症状:发热(高烧,不易退,退后易再发热),头痛,咽干,舌红,苔黄,脉浮数。
参考方:双花连翘菊花防风桔梗薄荷黄连大青叶乌梅石膏桑叶
2.流感2号方
症状:刺激性咳嗽,咽部刺痒,痰少,咽干,舌红,苔黄,脉浮数。
参考方:桔梗杏仁黄芩款冬花紫苑枇杷叶连翘甘草生地元参麦冬芦根
流感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它,自己和家人患上流感后,不要惊慌,建议不要自己随便用药,医院就医。以保证身体早日康复!
金银花10g莱菔子8g陈皮6g
芦根10g冬桑叶6g菊花6g
焦三仙各10g生甘草2g板蓝根3g
加水ml,急火煎煮,开锅小火10分钟。
我活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更好的活着!!!
分享更多干货,造福更多中医爱好者及患者,是我的使命!!!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分享到朋友圈!
让咱们一起努力造福四方,普惠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