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凌晨三点睡不着,点了麦当劳。
想起还没吃过巨无霸和大份的薯条。
这么一断句,好像强行凑韵脚。
其实还点了“那么大”鸡排。
不过感觉也没多大,就是正常华莱士鸡排减半。
两块拼一起就是华莱士大小。
所以应该改名叫“正常大小但味道比华莱士好”鸡排。
相比之下华莱士10元,麦当劳18元。
多出那8块钱给员工管理和送餐速度,还有品牌形象吧。
至于“巨无霸”就比较鬼扯了。
肉饼很小,不知是减过肥还是最近心情不好吃得有点少。
面包还是普通的面包。
你说巨无霸如果不大,还叫什么巨无霸?
老实点咯,叫“三块面包夹两块很薄的肉饼汉堡”好了。
果然麦当劳从没让我失望。
大半夜怕吃太多睡不着,或胃口不怎么好的时候,就点麦当劳。
反正吃不饱。
一般到了能让你吃饱的量,你也不想点麦当劳了。
毕竟价格都够吃一份小龙虾了,还吃什么鸡?
(二)
当然我也没吃过小龙虾,那种带壳的。
没带壳的吃过,但个头太小,觉得很敷衍。
有种“不就是普通的虾,多锻炼几周而已”的感觉。
普通的虾多做运动,多练练仰卧起坐,也许肌肉也会很紧致。
变成普通虾里的小龙虾。
然后它可以混进小龙虾的朋友圈,成为龙虾圈里最弱鸡的一只虾。
不是“宁为凤尾不做鸡头”吗?
做为一只有追求的虾,当然要朝上流社会靠拢。
小龙虾朝大龙虾靠拢,大龙虾朝大大龙虾靠拢,大大龙虾一路往上走。
走到最后会变成鲸鱼,鲸鱼变成鲲。
鲲之大,一锅炖不下。
(三)
说到剥壳这事儿,以前我是讨厌动手的。
吃瓜子还是开心果,都懒得动手。
后来大概闲得无聊,消磨时间,或有点“吃小龙虾应该有点仪式感”的念头,所以对待某些长了壳生物,还是亲手帮它们脱了衣服。
就像一个姑娘,第一次都给了你,你总不能还让她自己解开胸罩。
等等,胸罩怎么解?
祖母还在时,吃瓜子总剥好了给我。
然后我就一把都吃完。
后来出现了一种块状的瓜子,就是剥好后用糖浆黏在一起的瓜子仁。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很喜欢吃那种瓜子。
五毛钱一块,嘎嘣脆又甜。
早出现几年,祖母也不用那么费劲给我剥壳。
我是没跟祖母说过自己要吃瓜子,但祖母知道我懒得剥壳,所以磕完才给我。
然后又给祖父也磕了一把,她自己却很少吃。
还有一毛钱的果冻。
夏天的时候,商家会把一些果冻扔到冰箱里制冰。
冻成冰的果冻,好吃又消暑。
反正消不消暑是其次,重点是好吃。
谁不喜欢嚼冰块嘎嘎嘣嘣?
祖母也喜欢,她管那叫“冰尖”。
大概商家慢慢觉得这么做利润太少,一个才一毛钱,有时还没人买。
就渐渐消失了。
自己倒也能买来果冻往冰箱里扔。
可长大了,再吃也没那味道了。
(四)
其实也没祖母跟我一起吃了。
想想挺伤感,还是说说没冰箱这茬吧。
我没冰箱。
所以没有果冻,没有冰尖儿。
(五)
吃了麦当劳后有点撑,还喝了罐红牛,又喝了ml冬瓜茶。
红牛不是有抗疲劳和提神作用吗?
从小到大都没觉得管用。
广告打得响,实际没啥特别。
单说味道吧,也没多好。
毕竟有国产山寨品,味道也差不多。
倒是有段时间喝了咖啡或红茶会睡不着。
现在也不管用。
该失眠失眠,该睡还是睡。
(六)
金六服给您拜年了。
冷酒七夜听雪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