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7日(本周六、周日),中医专家再次来到商河温泉,为您提供专业优化的中医理疗建议。本期活动内容除现场坐诊之外,还可以根据您的身体状况制定您的专属温泉理疗方案!
时间:周六14:30——17:30
周日9:30——11::30——16:00
地点:温泉休息区
时间:年8月7日09:52:58农历七月初五立秋星期日。
特点: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趣味民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啃秋?
在立秋这天要“啃西瓜”,据说啃秋不会长秋痱子。在临沂市乡村,立秋这一天有“咬秋”的习俗,预示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立秋这一天,勤劳的果农们都要领着一家老小,到桃园里亲手摘下成熟的蜜桃,全家人聚在一起享用。这天摘的蜜桃很有讲究,要选择又大又红的蜜桃。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先比一比谁摘的蜜桃中看又好吃。
?咬秋?
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老人们喜欢把五谷杂粮分别弄一点包成饺子,第一个咬到哪种粮食,就预示这种粮食丰收有望。
◎情绪养生
调节身心谨防燥
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
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基本上是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饮食养生
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此时可以通过食疗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古代医书提到:形寒饮冷则伤肺。是说如果没有适当保暖、避风寒,或者经常吃喝冰冷食物饮料,则容易损伤肺部机能而出现疾病。因此饮食养肺应多吃乌骨鸡、猪肺、燕窝、银耳、蜂蜜、芝麻、豆浆、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鸭蛋、梨等,但要结合个人体质、肠胃功能酌量选用。
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疗效。梨肉香甜可口,肥嫩多汁,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炖煮或熬膏,对肺热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气管炎等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若与荸荠、蜂蜜、甘蔗等榨汁同服,效果更佳。这些食物与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药搭配则功效更佳。
◎运动养生
立秋时节,天气逐渐凉爽,这个时候也是运动的最佳时期,俗话说:食补不如锻炼,运动永远是瘦身的不二法则。
爬山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功能,使感觉全身舒爽通畅;爬山可以明显提高腰、腿部的力量,行进的速度、耐力,身体的协调平衡能力等身体素质,加强心、肺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爬山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气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秋季爬山,温度变化比较大,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当然,爬山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产生不测。
慢跑是一项很理想的秋季运动项目,跑速自定,跑程不限,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使大脑能正常地工作。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瘦身。
秋高气爽正是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锻炼的大好时机。一天之中,人们如果有1—2个小时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其中抽出40分钟左右进行慢跑,不仅会少染疾病,体质也会增强,精力也会日益充沛起来。
◎推拿养生
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稍不留意很容易感冒,且易在通风不好的办公室等公共场所迅速传播。预防秋季感冒有两个简便易行的推拿方法:擦迎香和晨起浴面。用双手大鱼际(拇指掌侧肌肉丰厚处)在鼻翼两旁的迎香穴处反复擦动次,再用掌根在面部上下擦动次。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过敏原较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具体方法:上身端直,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虎口对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养生药材:
立秋药补则应适当配以养阴生津润肺的中药,这些药物种类较为丰富,如西洋参、太子参、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杏仁、天花粉、芦根、白木耳、黑木耳、龟板、鳖甲、地黄等,都适于在秋季使用。当然,在使用这些药物时也要有所选择,“凡药能治病,一定要对症。”因此,强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下药,不能滥服,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和儿童及老年患者来说,秋季忌滥用补药。
:味甘,性寒。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百合能清泄肺胃之热,而通调水道,导泄郁热,是以治之。然则凡?胀浮肿等证,必系热阻气郁,百合方为正治,而寒湿交滞,脾肾阳衰者皆当忌之。甄权谓其除心下急满,治脚气,亦必以有热者为宜。甄权又主热咳,洁古为止嗽,又必以肺热炽甚,气火烁金之证,乃为合法;而风寒外束,肺气不宣之咳,尤为禁品。古方以百合、款冬花同熬成膏,名曰百花膏,治久咳痰血之病,亦以阴虚火旺,上烁燥金,故以百合之清润降火,合之款冬之微温开泄者,宣散气火,滋益肺虚,是为正治。而世俗或以百合通治外感之嗽者,又未免寒降遏抑,反令肺气窒塞,外邪无从宣泄矣。”
性味: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如心火盛而舌干口燥,肺火盛而咽肿喉痹,脾火盛而口舌齿肿,痰火盛而咳嗽不宁。若肝火之胁胀走注,肾火之骨蒸烦热,或痈疽已溃未溃,而热毒不散,或五疸身目俱黄,而小水若淋若涩,是皆火热郁结所致,惟此剂能开郁结,降痰火,并能治之。又其性甘寒,善能治渴,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乃治渴之要药也。
性味:平味甘,人胃、大肠经
功效:滋补、润燥、养血益胃、活血止血、润肺、润肠
黑木耳的营养成分,据现代科学分析,每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0.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65克,粗纤维7克,钙毫克,磷毫克,铁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0.15毫克,维生素B20.55毫克,烟酸2.7毫克。黑木耳具有一定吸附能力;对人体有清涤胃肠和消化纤维素的作用。黑木耳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抗血栓形成,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作用,改善心肌缺氧,抗溃疡作用。黑木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不仅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也是美容的物质基础。其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转变成维生素A,有润泽皮肤毛发的作用。卵磷脂在体内可使体内脂肪呈液质状态,有利于脂肪在体内完全消耗,带动体内脂肪运动,使脂肪分布合理,形体匀称。纤维素促进肠蠕动,促进脂肪排泄,有利于减肥。
◎养生药膳:
原料: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制作:将赤小豆洗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继续熬煮至半熟。在半熟的粳米锅中,加入百合、杏仁、白糖,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清肺火
宜忌:风寒咳嗽及脾胃虚者不宜食用。
原料:枇杷叶15克,鲜梨皮15克,川贝10克。以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饮。
制作:枇杷和梨分别去皮去核,洗净切块备用。锅放水,下冰糖、川贝和梨,中火煲开。枇杷煲开小火煮至枇杷软烂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
原料:黄芪30克,山药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山药、粳米做粥,晨起空腹食用。
制作:将山药研粉,黄芪水煎取汁毫升,加入山药粉搅匀煮成粥。功效:补肺气。
◎养生茶饮
虽然立秋已到,但三伏天并没有结束,推荐一款适合这个天气的饮品: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各30克。将原料切碎,稍煎煮,取汁代茶饮。消暑清热,和胃解表。鲜藿香、鲜佩兰能清暑化湿,和胃解表,为夏季常用的解表清暑要药,再配薄荷,可加强本药茶发散祛邪,清热祛风的功能。
泡莲子心茶一次使用2克莲子心即可,也可以取3-6粒与其他茶一起泡。在多款自制饮料中,莲子心茶可能是最“自讨苦吃”的了。莲子心是莲子中间青绿色的胚芽,性寒,有清热、安神、强心的功效。其清心火的功效特别适合因为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失眠者饮用。
百合花茶具有安心、益智、润肺止咳的功效,在冲泡饮用时可增加少许蜂蜜,去除茶叶的苦味。沸水冲泡时宜先用少量的水在杯中滋润茶叶,可助茶叶充分滋润,茶味更好的融入水中,增强口感。
◎中医养生
针对立秋节气的特点,中医针灸科也推出特色治疗方案,其中督灸就是一种极具特色、因时制宜的保健与养生方法。
督灸属于就中医艾灸的一种。是一种在人体背部督脉脊柱段上,以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中医疗法。督灸疗法,集督灸粉、生姜和艾灸治疗作用于一体,生姜辛温走窜,艾灸温热通透,都能增强皮肤的通透性,促进人体对督灸粉药物成分的吸收。可温肾壮骨、补精益髓,以治肾虚之本,又可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寒除湿,集中发挥了经络、腧穴、艾灸、药物的综合优势。尤其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有较好的保健与治疗作用。
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药物直接贴敷于体表穴位上,药性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入里,渗透达皮下组织,通过经络的贯通运行,直达脏腑失调、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从而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效应。
中医认为,神阙穴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同时,立秋湿邪偏盛,配合健脾方药,还可起到健脾利湿之效。
膏肓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取穴时,病人坐位,双手交叉紧抱双肩,肘关节贴近胸前,将肩胛骨打开,从大椎穴向下找到第四胸椎棘突下,再旁开三寸处。膏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慢性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赢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盲穴施灸,可以扶阳固卫,调和全身气血,促进营养吸收,从而获得恢复强壮的效果。
◎温泉养生
秋是肃杀的季节,立秋预示着秋天的到来。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秋季五脏配属肺脏,而肺脏喜润毋燥,所以,从立秋开始应注意润养肺脏。由省中医专家根据商河温泉特有弱碱性恒温温泉水,配以专属泉浴方,推出“养阴润肺浴”:本方配以百合、麦冬、玉竹、桑叶、贝母、桔梗等药物,百合、麦冬、玉竹、桑叶可滋阴润肺;贝母可润肺化痰;同时配以桔梗,以宣发肺气、载药上行;诸药合用,可达养阴润肺之效。
商汤君与您相约商河温泉,祝您身体健康,事事顺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