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寄生虫病该怎么办?
????????????????????????????????????????????????????寄生虫学及检验是研究人体寄生虫及危害人类健康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及其检验技术的一门科学。
烤鱼、生鱼片等都是令人垂涎的美味,可在饱尝美味的同时,一些寄生虫的虫卵或幼虫很有可能随着未烤熟的肉类食品或生鱼虾等,悄悄进入你的体内。然后虫卵孵化出幼虫、幼虫长大变为成虫,此时,你就会感到各种各样的不适,导致患有寄生虫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吃鲜活食品的人群在增加,而一些由不健康饮食习惯导致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如旋毛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绦虫病等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流行程度在加重,以往寄生虫病多发生在农村地区,而目前城市患者占的比重却逐年增加,如血吸虫病、肝吸虫病以及因宠物感染人体导致的弓形虫病等在城市居民中并非罕见。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寄生虫病,该做哪些化验来确诊呢?检查寄生虫病原体(虫卵、幼虫、成虫)是确诊患有某种寄生虫疾病的最直接依据。
检查方法
1.粪便检查
(1)直接涂片法:适用于蠕虫卵、原虫检查。
(2)虫卵计数法:适用各种蠕虫卵计数。
2.肛门外检查
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蛲虫、带绦虫的检查。
3.血液及骨髓检查
主要检查微丝蚴、疟原虫。
4.其他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
(1)痰液检查:适用于肺吸虫卵、蛔蚴等检查。
(2)阴道分泌物检查:适用于检查阴道毛滴虫等。
(3)脑脊液检查:适用于弓形虫、肺吸虫卵等检查。
随着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深入,寄生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下降,用经典的寄生虫学方法亦不易检见病原体。而寄生虫的免疫诊断,主要是应用免疫学方法,该法大多较为敏感,在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中,可进一步查清病人,监测疫情变化并评价防治工作效果。所以被列为重要的查病方法。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1)寄生虫病的流行:
传染源: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经接触感染、经胎盘感染、自体感染等。
易感人群:指对寄生虫感染缺乏免疫力的人群。
(2)流行特点:
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3)流行因素:
自然因素:温度、湿度等气候因素。
生物因素:如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分布。
社会因素: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供稿:苏琛
编辑:巩宗贵
审核:王梦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