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验方59条赶紧收藏

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柴胡6克枳实6克芍药6克炙甘草6克

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12克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大枣12枚、黄连3克

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30克酒当归15克、白芷6克、乳香3克

4、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6克牡蛎5克黄芩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治疗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12克龙骨5克黄芩5克牡蛎5克生姜5克铅丹3克人参5克桂枝5克茯苓5克半夏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20克远志20克苍术20克

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7、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柴胡12克黄芩9克芍药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8、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当归6克芍药6克川芎6克吴茱萸9克人参6克桂枝6克阿胶6克牡丹皮6克生姜6克甘草6克半夏6克麦冬9克

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10、治疗贫血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泽泻汤)泽泻25克白术10克

11、治疗脑部积水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麻黄汤)麻黄15克甘草8克生半夏30克

12、治疗四肢及躯干麻木不仁(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5克芍药15克桂枝15克生姜6片大枣12枚

13、治疗半身不遂的基础方(出自《小续命汤》)麻黄25-40克杏仁25-40克大枣12枚木防己15克桂枝15-20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防风10克川芎15-50克人参15克炮附子10克当归15-5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

14、治疗阴天肌肉酸痛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杏薏甘汤)麻黄5克薏苡仁5克杏仁4克炙甘草10克

15、治疗风疹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麻黄9克杏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白术12克

16、治疗产后全身疼痛(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人参汤)桂枝15克生姜2片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白芍15克人参15克

17-1、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三黄泻心汤)大黄10克黄连5克黄芩5克

17-2、治疗剧烈牙疼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白虎汤)知母20克石膏50克甘草7克生地15克粳米1调羹

18、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经验方白术克续断20克大黄10克枸杞20克陈皮15克

19、治疗白癜风的方(出自《千金药方》)芝麻油30毫升白酒30毫升

注:混合后每次服20毫升,一日三次。两个月为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和鱼、肉、鸡、芝麻油有些地方称香油。

20、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

处方一:(出自《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大补肝汤)桂枝47克干姜47克五味子47克竹叶16克旋覆花16克大枣12枚代赭石16克

处方二:(出自《伤寒杂病论》--乌梅丸方)乌梅个黄连克蜀椒63克黄柏94克细辛94克当归63克桂枝克炮附子94克干姜94克人参94克

注解:将以上药到药房加工成6克药丸,每日三次,一日一丸。

21、治疗风寒引起的感冒的食疗粥方

成人:葱白一段糯米50克

注: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即可。

小儿:葱白一段糯米30-50克米醋10毫升

注:将葱白切成小段,待米煮熟后放入,熬至香稠倒入米醋,搅拌均匀即可。

22、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31克炮附子62克细辛31克

23、治疗老年性腹泻的食疗粥方山药克糯米克

24、促进乳汁分泌的民间验方丝瓜克鲤鱼克

25、治疗习惯性失眠的经验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半夏泻心汤)半夏克甘草47克大枣12枚

26、孕产妇保健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当归散+白术散+当归生姜羊肉汤

孕期1到2个月: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生姜4片大枣12枚黄芩47克人参47克干姜47克黄连16克

孕期2到6个月:当归克黄芩克芍药克川芎克白术克

注:以上诸味药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汤勺。

孕期6个月到产前:白术克川芎克蜀椒克牡蛎克

注:以上诸味药研磨成粉,一日四次,每次一汤勺。

哺乳期:当归15克生姜4片羊肉克

27、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发热且舌苔发黄者:大青龙汤)麻黄10克桂枝15克杏仁10克生姜2片石膏20克大枣10枚炙甘草10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和其他药一起煮。

28、治疗脱发的经验方(出自《圣济总录》之茯苓饮)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芍药30克炙甘草30克桂枝30克

29、治疗早上吃的东西下午又吐出来或吃完就吐(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甘草汤)大黄20克甘草10克

30、治疗三叉神经痛(民间验方)以钝物刺激天突穴辅以浓盐水催吐,每日一次,不出三日即可痊愈。

31、治疗肌肉不由自主的震颤(出自《伤寒杂病论》--防己茯苓汤)防己15克桂枝15克甘草10克

32、治疗跟骨骨刺(出自《本草纲目》)白术50克黄芪15克茯苓30克

注:用水煮取一盆,将患处浸于盆中,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视病情轻重,快则一两周,慢则两三月,即可痊愈。

33、治疗有小便频繁大便呈颗粒状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麻子仁丸)麻子仁克白芍克枳实克大黄克厚朴克杏仁克

注:到药房将以上几味药加工成药丸,如果是6克以上的大丸,每天3次,每次1丸。若是小丸,适量增加即可。服用后如果出现大便次数猛增,适当减量,若大便仍不通畅可以酌情加量。

34、治疗危重病人出现频繁吐口水长时间低烧(出自《伤寒杂病论》--大乌头煎)乌头30克

注:用三碗水煮成一碗,煮好后放入一碗蜂蜜,再煮成一碗。每天服用乌头蜜一调羹,切忌不可多服!(乌头有剧毒)

35、治疗舌苔白小便淡白小腹无异常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黄附子细辛汤)大黄15克炮附子15克细辛10克

36、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胀痛无屁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承气汤)大黄20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芒硝10克

注:芒硝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放入融化即可。

37、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厚朴三物汤)厚朴20克大黄10克枳实15克

38、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胀屁多的便秘(出自《伤寒杂病论》--小承气汤)大黄20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39、治疗中晚期肺气肿(出自《伤寒杂病论》--厚朴麻黄汤方+泽漆汤方)

脉浮者:厚朴25克细辛10克麻黄15克小麦2调羹石膏15克杏仁15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15克

脉沉者:半夏15克紫菀25克生姜5片白前25克甘草15克黄芩15克人参15克桂枝15红大戟15克

40、治疗受到惊吓引起的持续心动过速(出自《伤寒杂病论》--奔豚汤方)甘草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芍药10克半夏20克生姜4片生葛25克柴胡15克

41、治疗胸闷且平躺加剧不口渴(出自《伤寒杂病论》--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茯苓15克杏仁20克甘草5克

42、治疗有舌苔发黄且厚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皂荚丸方)

皂荚40克

注:到药房将该药加工成地黄丸大小的蜜丸,每日三次,每次一丸,用红枣汤送服。

43、治疗有舌苔发白现象的咳嗽(出自《伤寒杂病论》--射干麻黄汤方)射干15克细辛15克大枣7枚麻黄15克半夏15克生姜4片紫苑15克款冬花15克五味子15克

44、治疗早期肺气肿(出自《伤寒杂病论》--越婢汤方加半夏)麻黄20克石膏15克生姜3片甘草10克大枣12枚半夏10克

注:石膏用棉布包好再与其他药一起煮。

45、治疗原因不明流鼻血(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20克麻黄10克知母20克、芍药15克、炮附子10克、防风20克、甘草10克白术20克、生姜5片

46、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加术汤)麻黄10克甘草5克杏仁10克、桂枝15克白术20克

47、治疗肝病引起的吐血(出自《伤寒杂病论》-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0克、知母5克石膏10克、芍药5克、升麻10克、黄芩5克、白朮5克、桂枝5克、当归10克、玉竹5克干姜5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天门冬5克

48、治疗慢性胃病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克生姜3片桂枝15克、芍药15克、细辛10克大枣25枚炙甘草10克木通10克吴茱萸15

49、治疗患者舌苔发白且胃痛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黄连汤方)黄连15克桂枝15克、大枣12枚炙甘草15克、人参15克干姜10克生半夏15克

50、病人有感冒且吃什么都腹泻食物不消化(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人参汤)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白术15克人参15克干姜15克

51、病人一直很瘦弱而且易疲劳(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30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牡蛎10克、栝楼根20克、炙甘草10克

52、治疗胃癌的经验方葛根30克、柴胡25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人参15克生姜10克、阿胶15克白朮25克、大枣10枚、茯苓25克、干姜10克干地黄15克黄芩15克炮附子15克、灶心土15克(或赤石脂)

注:阿胶不要煮,待其他药煮好后再放入,调匀即可服用。

53、治疗腹水的处方巴豆3颗芫花2克

注:将以上药研磨成粉,利用巴豆本身所含油脂滚成如黄豆大小的小丸,每次2丸,每日3次。症状消失,立刻停药(服后若出现大下的情况属正常)。

54、治疗急性肺扩张(出自《伤寒杂病论》-大陷胸汤方)大黄20克芒硝10克甘遂5克

注:芒硝不要煮,将其他药煮成两碗,各放5克芒硝,调匀,先服用一碗,若出现大吐大下是应该出现的情况,症状消失后就不用再服药;否则,继续服下第二碗。

55、治疗小腿有鱼鳞状干癣(出自《伤寒杂病论》--抵当汤)水蛭10克虻虫10克桃仁20克生地黄15克

56、治疗消化不良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调胃承气汤和吴茱萸汤)

处方一:大黄20克炙甘草10克芒硝5克

注:芒硝不要煮,等药煮好后放入芒硝调匀即可服用。

处方二:吴茱萸25克人参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

57、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汤加葛根)

桂枝15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葛根20克连翘15克金银花15克浮萍15克蝉蜕10克

58、治疗长期便秘又受到惊吓所引起的心脏动悸(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加桂汤方)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肉桂5克

注:肉桂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肉桂粉,调匀,即可服用。

59、治疗过度惊吓或焦躁不安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方)桂枝15克炙甘草10克生姜3片、牡蛎25克、龙骨20克、大枣12枚常山15克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互联网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仅做信息分享,不作为医疗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外国人都开始学中医了,你还在等什么?

赞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9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