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ldquo矮人病rdquo因

地方病

地方病是指局限在某些地方发生的疾病。在我国,被列入国家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包括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氟中毒等,其中大骨节病又被称为矮人病、算盘珠病等。什么是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疾病,各个年龄组都可能发生,但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儿童的四肢骨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为最早改变,成人很少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国外大骨节病患者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

年至今,我国连续开展大骨节病情动态监测工作。我国大骨节病患者主要分布在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区,包括黑、吉、辽、陕、晋等14个省,病区受威胁人口达上千万人。

为什么会患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环境低硒有关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环境低硒是主要病因,但不是惟—病因,其致病机制仍处于研究探索之中。

近年来,有些学者认为低硒、真菌毒素和饮水中有机物污染这3种因素共同导致本病发生:

粮食受真菌污染、饮水受有机物污染,导致机体产生过多自由基损伤软骨细胞,一旦环境缺乏足够的硒,就可能引发大骨节病。大骨节病有哪些症状?

大骨节病患者早期觉得疲乏、四肢无力,皮肤感觉异常(如有蚁走感、麻木感等),肌肉酸麻、疼痛等。

随病情进展,关节疼痛加重,渐渐出现骨关节增粗、畸形、强直、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等症状。

如何预防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重在预防,一旦关节发生变形就无法恢复。

由于大骨节病病区分布广泛,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措施是尽早停止食用病区自产的面粉、玉米:改良水质,针对病区居民饮用水有机物污染较重的情况,采取措施加强对水源地保护,降低饮用水中腐殖酸含量。交通方便或靠近城镇的病区,可改种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由市场购入食粮。边远山区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主要目的让病区放弃食用自产的面粉、玉米。针对病区居民食物单调和偏食情况,应改变粮食种植结构,提倡农作物种植多样性和食物多样化,同时改良粮食收获、储存技术,提高粮食卫生学品质,减少霉菌污染。搬迁或易地育人。将一些自然环境恶劣、不宜生存的病区居民迁移至非病区居住;将病区适龄儿童集体迁至非病区寄宿学校就读。

推行适宜人群补硒措施,适当补充硒元素。

个人如何做好防护?

(1)不在大骨节病病区长期居住,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一般在病区连续生活不要超过半年。

(2)不要食用病区自产的面粉、玉米和青稞,但可以食用病区产的大米。(3)饮食多样化,讲究膳食平衡,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肉、蛋、蔬菜和新鲜水果等。(4)保持个人卫生,注意保暖,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对致病因子的抵抗能力。

供稿:福建省疾控中心地方性疾病防治研究室

配图来源于网络

福建疾控

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9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