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孝医案肺癌

渭南中医经方学堂医案选编

(WNZYJF-wjx)

------------------------------------------------------------------------------

总第13期

------------------------------------------------------------------------------

肺癌

魏某,男,55岁,西安市临潼区人,年9月14日以“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粘痰2月”就诊。2月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较为剧烈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粘痰;曾在当地医疗机构以“感冒咳嗽”治疗,疗效不佳,遂去西安交大一附院诊疗,诊断:小细胞性肺癌并胸骨转移。曾建议患者住院治疗,规范化放、化疗等治疗方案;患者慕名特来我门诊要求中医治疗。症见:患者面色黎黑,咳嗽以每天凌晨三四点为重,咯白色泡沫样粘痰,量中等;且伴胸胁痛,气短,背如钝痛,不思饮食,咽干,喜呕,腰酸困,夜尿多;舌胖大,有齿痕,苔厚腻;脉沉实而弦。

处方: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20g黄芩20g炙鳖甲30g川芎30g

三棱15g生牡蛎15g生龙骨15g白前70g

茯苓60g白术30g射干15g桔梗30g

炙甘草20g瓜蒌30g干姜15g炮附子20g

龙胆草10g补骨脂30g冬瓜仁30g芦根30g细辛10g

5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每天两次,早晚分服。

复诊(年9月21日):服药后患者胸痛、背痛、腰部酸困等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咳嗽,咯痰较剧烈,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以加强止咳化痰的功效。

射干20g麻黄10g红参10g紫菀20g款冬花20g五味子20g清半夏30g冬瓜仁30g生薏仁30g芦根30g干姜15g桃仁15g丹皮10g补骨脂30g巴戟天20g白术40g茯苓30g炮附子15g生姜10g白芷20g白僵蚕20g炙鳖甲30g茜草10g川芎20g

5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每天两次,早晚分服。

三诊(年9月28日):服药后咳嗽减轻,痰量减少,余症均有所减轻,舌淡红,苔略厚腻,脉沉实。在二诊方的基础上加熟附子加至25g,生木香20g,以行气破结,继用5剂。

四诊(年10月9日):咳嗽、咯痰等症减轻,仍在寅时左右咳嗽较重,胸痛、背痛、腰酸困明显减轻,夜尿减少,食纳稍有增加,自觉咽部不舒,改用桔梗汤和小青龙汤加减。

桔梗40g炙甘草15g干姜20g细辛10g紫菀20g款冬花20g清半夏30g五味子20g冬瓜子30g生薏仁30g桃仁15g丹皮10g白术40g茯苓20g巴戟天20g瓜蒌30g枳实20g川芎30g白僵蚕20g炮附子20g补骨脂30g

5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每天两次,早晚分服。

五诊(年10月19日):咳嗽咯痰明显减轻,患者久病易正气亏虚,以射干麻黄汤巩固疗效,四君子汤补益正气。

射干20g麻黄15g细辛10g五味子20g干姜20g

紫菀30g款冬花30g清半夏30g白术40g茯苓20g

党参30g桔梗40g炙甘草10g生薏仁30g桃仁15g

丹皮10g巴戟天20g茜草10g炮附子30g草河车30g

炙鳖甲15g补骨脂20g

5剂,水煎温服,每日一剂,每天两次,早晚分服。

后电话随访,患者服药至今健在,余症基本消失,体力如常,基本能够正常生活,且参与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癌症。中医认为,肺癌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脏腑气血亏虚、邪毒外侵或内生造成。遍阅历代中医典籍,虽没“肺癌”这一病名,但类似肺癌病证的记载较多,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期一月死,真脏见。”其病因病机多认为是由于久病伤正、年老体虚、宿有旧疾、感受六淫邪毒、情志内伤、饮食损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湿、热毒等病理产物,蕴结于肺脏,邪毒积聚,痰瘀胶结而致癌病。

由此可见肿瘤是一个因虚而发病,因虚而致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病症。

西医认为咳嗽是肺癌患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中医学中亦将咳嗽归属肺脏之症状,但《素问·咳论》有载:“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故其他脏腑之病如果影响到肺亦可引发咳嗽。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第条说:“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明确提到小柴胡汤证有咳嗽症状即可应用。

本证患者除咳嗽咯痰外,伴胸胁疼痛,咽干,不思饮食,喜呕,均为少阳风火犯肺所致;舌胖大,有齿痕,苔厚腻,脉沉实而弦,为肝郁脾虚,痰浊蕴盛之征;咳嗽以每天凌晨三四点为重,凌晨三四点为肺经当令,肺病故该时疾病加重;面色黧黑,腰酸困,夜尿多,是母病及子,肾阳虚衰;肾不纳气,故气短。首诊应用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以和解少阳,疏利三焦水道,软坚散结。

复诊时患者胸痛、背痛、腰酸困有所缓解,仍咳嗽,咯痰较剧烈,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加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射干麻黄汤是一个在肺癌临床相当常见而且取效迅速的方剂,肺癌早中晚期均可用到,突出表现是咳嗽气急,喉中痰鸣,病因病机为痰粘胸膈,气机不利。治宜化痰利咽,清肺降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虽短短数语,却抓住了特征。方中射干、麻黄宣肺降气,豁痰利咽,叶天士谓“麻黄止咳逆上气”,五味子为咳嗽要药,仲景治咳,五味必用,凡“咳”者,均可加入五味子,乃取其收敛肺气之用,且五味子使肺气下归于肾,是开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以麻黄配五味子,敛肺止咳,既可宣肺平喘,又能敛肺降气,顺乎肺性,调节肺之宣降,宣散与收敛结合,相辅相成,起着宣通、收敛肺气的作用;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化痰止咳;干姜、细辛、半夏温肺蠲饮降逆;红参为补气要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又能生津,加干姜、白术、茯苓、生姜,健脾温中化痰,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得运,则痰湿自除,从源头制止了咳嗽的进一步加重。冬瓜仁、生薏仁、芦根化痰排排痰;桃仁、丹皮、炙鳖甲、茜草、川芎化瘀散结;白僵蚕化痰散结,白芷消肿排脓散结,补骨脂、巴戟天、炮附子温补肾阳。复诊后病人咳嗽咯痰明显改善,守方微变,强以温补兼施。

四诊患者咳嗽、咯痰减轻,仍在凌晨4点左右咳嗽较重,胸痛、背痛、腰酸困明显减轻,夜尿减少,饭量有所增加,觉咽部不舒,改用桔梗汤和小青龙汤加减,以利咽、温肺化痰,兼活血化痰,利水温阳。

五诊患者咳嗽咯痰明显减轻,考虑到病久正气亏虚,予以射干麻黄汤巩固疗效,四君子汤补益正气,扶正祛邪。经过运用中医经方理论、方法,精准灵活地辨证施治,目前患者病情较为稳定,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忆余滥竽医界几十年,仅从书本知肺痈肺痿之说,证之临床者少见耳。今魏姓患者,耕躬于田,虽过天命之年,在今亦属青壮之列,然其人却已显老态龙钟,庞眉皓发,风浊残年之象。余观其病状,知其痰瘀为患。痰为乱世之贼,瘀乃造反之寇;痰瘀相合,狼狈为患,壅塞肺管。肺司治节之令,肾司封藏之本,二脏职能敷衍焉。故治之者,乃通上窍,而闭下窍也。后续以健脾固肾为佳。

(年9月1日整理)

------------------------------------------------------------------------------

初稿:罗小娟

审核:杨涛王峰

审定:李峰王俊孝

------------------------------------------------------------------------------

渭南中医经方学堂教师风采

------------------------------------------------------------------------------

王俊孝,陕西医院内四科主任,八十年代毕业于原渭南地区中医学校。九十年代曾师从郝万山教授学习经方。年师从李可老师,并深得老师秘传《圆运动医学》,年学习《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深有感悟。其间多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年将五运六气进行数字化表达,以获得人体体质快速计算,其间提出心脏无癌症原理,以此推理出其它脏腑癌症病因,并提出临床应用硫磺,雄黄为主的抗癌中药并以身试药,未发现相关副作用。年将五运六气数字化表达应用于临床使中医诊断准确率提高。

专业特长:对肿瘤,癌症,白血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不孕不育等的中医中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zi/115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