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的致命礼物

最近在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里面有一章名为“牲畜的致命礼物”,别看错了,不是“畜生”,主要写病菌的演化。在新冠肆虐的今天,这一段格外引起我的兴趣。作者有些观点很独特,之前我从未从这些角度思考过病菌问题,便随手做了些记录和胡思乱想。1、人类社会的流行性疾病,大多数都源自和我们有过密切接触的牲畜。麻疹、天花和肺结核来自于牛,猪和鸭带来流行性感冒,猪和狗则引发百日咳。还有另外一些密切接触,有时候会让人脸红,作者说过一个案例,有个男人感染了一种奇怪的肺炎,医生百思不解,反复追问之下,才知道,这哥们背着妻子晚上偷偷跑去自家农场X了母羊。2、病菌的演化,和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目的都是为了繁衍。明确了这一点,有些事情就变得好理解了。溃烂、咳嗽、打喷嚏,在我们看来,都是得病之后的“症状”,但对病菌来说,是“为了孩子”。3、病菌传播演化出了不同的方式:靠吃,比如我们吃蛋感染沙门氏菌,吃没煮熟的肉引起旋毛虫病,吃生鱼片染上线虫肉芽病等,还有新几内亚高原地区的强笑病,则是吃人肉传播的;靠叮咬,如蚊子、跳蚤、虱子或采采蝇,分别传播疟疾、瘟疫、伤寒或昏睡病;改变宿主的结构和习惯来加速传播,如梅毒烂屌、天花伤肤,都能帮助病菌通过身体接触感染新宿主;还有大家都很熟悉的感冒,靠引起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来进行空气传播;当然了,最牛逼的是狂犬病,它不仅进入了狗的哈喇子里,还能让狗疯狂乱咬。3、我们所说的病症,其实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上面说的病菌为了自己的传播而引发的,另一类是我们身体的抵抗反应,有些病菌不耐高温,所以我们的身体会主动提高温度,希望能“烤”死它们,这也就是发烧了。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会面红耳赤、体温升高,那个叫发骚。4、如果让我们生病是为了加速传播,那病菌又为什么要杀死我们?毕竟我们对它们有大恩大德,它何以道德沦丧菌性扭曲以怨报德,我们死了,它们也就无以为靠了啊。其实病菌并非要故意杀死宿主,死亡只是为了促进自己更加高速的传播带来的一个意料之外的结果罢了。对于病菌来说,一个宿主的死亡虽然对自己有损,但只要他活着的这段时间里,感染了一个以上的新宿主,在统计学上就是划算的。就像我们经常听到的电影台词,“我以一换二,值了”。5、面对病菌,我们的身体会把免疫系统动员起来,在抵抗的过程中形成特定抗体,使我们痊愈后不太可能再次感染(这也就是新冠期间群体免疫提议的理论基础了)。但我们也知道,有些抗体只是暂时的,比如感冒是会反复患上的。还有些病症,是不会产生抗体的,比如愚蠢。6、流行病很难在原始的狩猎采集族群里存在下去,因为这些族群往往人数很少(几十人)且相互之间隔绝,如果病菌把这些人都杀死了,那它自己也就完蛋了。所以病菌也要学会科学养人,不能竭(泽)村而(渔)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病菌的科学发展观学得有多好。19世纪,有人把欧洲兔带到了澳洲,造成兔灾,年,又有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欧洲兔“杀手”黏液病毒引进澳洲。第一年,兔子的死亡率达到了99.8%,问题看似基本解决了,但第二年,死亡率就下降到了90%,最后甚至只有25%,欧洲兔继续在澳洲撒欢。为什么?因为黏液病毒很快就发现了人类的险恶用心,如果把兔子杀光了,它自己将置于何地?于是,黏性病毒就朝着不那么致命的方向演化了,也就是“我在,但我不杀兔”。人可真会折腾,如果澳洲土地能说话,估计会来一句MMP吧。7、大规模的人群传染病真正开端于农业社会,原因有三个:一,农业社会粮食生产能力比狩猎采集族群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人口密度也就上来了,方便病菌的大规模传播;二,农业社会定居生活,带有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的粪便长期环绕住所,我们甚至还会收集来浇灌作物,然后就病从口入了,而狩猎采集族群,则基本是拉一泡换一个地方,拉完就跑,只要跑得足够快,病菌就跟不上;三,因为定居,所以不同地方的人就会找各种机会凑在一起,做做买卖、嗑嗑瓜子谈笑风生之类的,各种病菌也就在这个过程里互通有无了,更别提现在的飞机、火车和轮船让病菌有多舒泰了。8、在欧洲人征服美洲新大陆的过程中,病菌发挥的作用可比枪炮大多了。《枪炮、病菌与钢铁》的作者是贾雷德·戴蒙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研究演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本书写作及论证极其严谨,有时候你甚至可能会觉得过于啰嗦,但不妨碍它是本好书。心箭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yl/86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