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枇杷的清甜,挂满了初夏的苏州。苏州的东山,进入了繁忙的枇杷采摘季。几乎走到任何角落,你的视线里都会有枇杷树,层层纷飞的翠叶间,缀满着一簇簇小巧玲珑、黄澄澄金闪闪的果子,薄薄的外皮裹着水灵灵的果肉,令人齿颊早早生津。外来的食客,可能会表示好奇:为什么在苏州东山看到的枇杷是圆球形的?而苏州人听了,可能也同样诧异:难道枇杷还有别的形状?不信,你去看古代的工笔画,画家笔下的枇杷不都是圆球形的?林椿《枇杷山鸟图》现在南方许多地方都种植枇杷,因为品种的杂交和改良,果子体积可能更大,形状还有椭圆形或梨形。然而,苏州作为中国种植枇杷的传统产区,仍旧守着初夏成熟的约定,亦如几百上千年前古画上那般,保留着圆溜溜的样子。难怪都说,苏州处处透着文人气,甚至连一颗枇杷,也要和宋画上长得一模一样。天真玲珑的东山枇杷,继承了这片水土上的基因,也延绵着苏州清新文雅的气息,在复古的雅致中,透着现世的欢快,盎然生趣,喜悦自见。岁月深沉,往事斑驳,却有一颗颗璀璨的枇杷,让我们品咂着苏州未曾失却的滋味,那般通透而悠远着的滋味,就在这样的初夏。温馨提示:东山枇杷的果期很短,只剩下10天左右的黄金食用期,喜欢的朋友,需尽快下手哟。苏州东山·白玉枇杷只剩下10天左右的黄金食用期¥起,点击下列小程序购买▼二十四番花信风之后,花逐谢,叶渐稠,历过几番春风春雨,默默酝酿着果熟的气息。浅浅的夏天,悠长的江南,生出了这样的枇杷:饱满诱人,又单纯无邪;可爱可亲,却似绝了烟火。风华正茂,桑间濮上,赴约而来,只是远远地望见,却已不禁眉开眼笑。枇杷熟得早。所谓“枇杷黄,果子荒”,因为此时节其他果子大多还未熟,所以早熟的枇杷也得了“初夏第一果”之称。物本以稀为贵,再加上枇杷清香爽甜,格外引人爱慕。枇杷早熟,不过《千字文》里还有一句:“枇杷晚翠”。一个“晚”字,又道出了枇杷些许别样的身世:“秋萌,冬花,春实,夏熟”——原来枇杷从去年晚秋已开始孕育,叶子经冬苍翠不凋,从从容容,慢慢悠悠,才在初夏时结出了一颗颗灿若阳光的果子,洒在青碧的天色与山色上,将清浅绵软的时光逐个点亮。齐白石《荔枝枇杷图》交越四季的枇杷,似乎也分不太清楚是早是晚。但这种“备四时之气”的意蕴,倒是十分讨中国人的欢喜。其实,人生亦是如此:若求常青,又何必分什么早晚?无意于汲汲营营的枇杷,只是兀自生长着,寂寞有时,烂漫有时,待把世间风光看遍,也便是开花结果时。苏州种枇杷的地方很多,人们尤爱的是太湖洞庭东山的白玉枇杷,明代王世懋《学圃杂疏》如此夸赞:“洞庭枇杷天下最”、“枇杷出东洞庭者大”。可见那时苏州洞庭东山的枇杷,已经盛名在外。东山是个半岛,被美丽的太湖环绕。因着得天独厚的太湖小环境、特有的优质果树品种,再加上无化肥无农药的天然种植,这里出产的枇杷个个肉厚多汁,甜酸有度,爽口不腻。离了这片半岛,枇杷的味道就变了。得天独厚的太湖小环境日日滋养着东山好枇杷这个时节,乘船在太湖悠游,你能看到东西二山对望而立,漫山遍野的枇杷肆意生长,明丽灿然的黄,漫山而下,又涌入湖中。苏州人吃东西,尤讲究时令。东山枇杷的果期很短,上市时间只有二十天左右,稍一耽搁,便吃不到了。趁新鲜,谁不想去枇杷树下,随心所欲地吃,一直吃到醉……东山枇杷,有“白玉”之名,形容的便是它水灵灵的果肉。成熟的东山枇杷,很容易撕下外皮,但还是要一双细致的巧手才好,因为果肉细腻白嫩,汁液淋漓,若是不小心,就很容易淌一手。把剥好的果肉丢进嘴里,轻轻嚼破,舌尖和牙齿微动,剔出滑溜溜的果核,鲜甜绵软的果肉则很快化作甘甜的泉水,浸润着口腔,滑进胃囊的同时,也击中了似有所悟的心灵。几颗下去,心明眼亮,身心俱爽……枇杷在汉代时是珍异之物,在唐代时也被列为贡品。虽然人人都知道,但产量毕竟不比那些稀松平常的水果。再加之上市时间短,果子很娇气,不好运输……所以出了原产地,就不太容易吃到。为保持新鲜,果农收到订单后才会采摘。采摘时,手不会接触枇杷果实,而是捏住柄轻轻折断,那代表新鲜、薄薄的细绒毛仍旧覆盖在枇杷上。之后还要再挑选精果,所以呈现在你面前的将是,带着山林气息的新鲜好果实。枇杷是宝,果肉能餍足胃口,也能润五脏,滋心肺,连枇杷叶也有极好的药用价值,可以就着冰糖雪梨慢慢煨,也可以制成枇杷膏、枇杷露等等,都是生津补气止咳的名药。初夏的枇杷,满足着小小的口腹贪念。每次回味,都会让人依稀想起,在某个初夏的晴午,沐着暖阳,穿行于流年的美好时光。苏州东山·白玉枇杷只剩下10天左右的黄金食用期¥起,点击下列小程序购买▼端午将至,更多节日好物,点击了解??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誰最中國』微商城,立即購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