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清热益阴利咽汤

博医载道大系统共享平台极度求真透明让天下再无难治的疾病

陶汉华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丹芍二地汤是在温病学理论指导下,在古人成方基础上化裁而成,理法完备,药味精简。

组成:金银花50克,麦冬50克,桔梗30克,青果50克,玄参50克,生甘草10克。

功效:清热益阴,利咽生津。

主治: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咽喉溃疡等病。证见咽痛、咽痒、咽干、语音喑哑,少痰发黏或干,咽喉黏膜充血,证属阴虚热毒者。

用法:代茶饮。

方解:此方酸、甘、辛、苦、咸五味兼备,性以寒、凉、甘、平为主,入肺、胃、脾、肾经。此方饮服之时初觉味淡而芳香,继觉味酸,久则感其味苦,这与方中药味溶解先后有关,亦是陶汉华用药心思独到之处。金银花味甘而寒,入肺胃,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君药;青果一味,既有生津清热之功,又兼利咽解毒,配合甘草有酸甘化阴之功,为臣药;麦冬、玄参养液生津,养肺、胃、肾之阴,滋水以涵金、培土以濡金。《伤寒论》论言:“少阴病,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桔梗、生甘草为治疗咽痛要药,桔梗味辛,宣肺开咽,为臣药;生甘草甘而益气,调和诸药,有佐使之功。全方专病专药与辨证用药相结合,共奏清热益阴,利咽生津之功。

茶饮者,以频服、久服为特点,其药味必以清淡平薄为主,不可杂药乱投,使患者难以下咽。此方对于具体药量无特殊要求。服用以频饮,入咽润喉为宜。茶饮之用意在缓图,若遇急症、重症则力所不及,必以汤液为先,茶饮助益。

加减应用:兼外感表证者,加薄荷、桑叶、菊花,疏解透散;咽痒,加木蝴蝶,以频饮润咽为要;痰多,加橘红、浙贝母,必以口味舒适为先;咳嗽,加紫菀、款冬花、旋覆花等降气药;自觉味道不适者,可酌加冰糖少许。

博医载道中医大讲堂第四课,范教授解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博医载道中医文化健康旅游产业开发

博医载道中医大讲堂第三课,范教授解读东西方医学史(东西医学),抗击疫情

博医载道中医大讲堂第二课,范教授解读中草药文化(本草芳华),抗击疫情

博医载道中医大讲堂开课啦,范教授同您一起解读中医文化(视频),抗击疫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xw/6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