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来养肺远咳嗽

昨天,11月13日,开始又有些咳嗽,想起年初的时候,历时一个半月的咳嗽大战,有些怕怕。很多宝宝也出现了咳嗽肺炎的症状。赶紧滴拿起养生武器,三宝饮(核桃油+蜂蜜+秋梨膏)喝起来远离咳嗽。

转帖下年初咳嗽大战后的总结,希望今冬安然。

年前,本来已经假期了,LD要求去外事对接方案,结果回来就不舒服。

原以为是待在外事的一天中午午休时受寒了,感冒了,按照一贯的抗抗就能过去,结果严重了,表现就是咳嗽越来越多。

回忆时觉得是被LXue给传染了,其时他正在感冒中。

咳嗽厉害了就不敢不吃药了,毕竟有咽炎。开始时吃了些家里的药,可能太马虎了根本不对症,没有效果。然后认真搜罗下方子,认真买药吃药。

因为觉得咽炎引发的咳嗽,所以吴太咽炎片、慢严舒柠等都吃了,还买了咳特灵、蒲地蓝消炎片等吃,吃三四个周也没好,最严重的是半夜咳嗽,简直要了命。后来,“蒙古大夫“跟我说你吃的不对,要先区分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这大概算是回到了治疗的正途上。

心得一:咽炎只是一个表像,咳嗽的根不在咽炎,光治疗咽炎是治不好咳嗽的。

心得二:要先区分风寒还是风热,选对药,喝对糖浆。

40天后,不晓得是时间到了还是药吃对了,最后的糖浆是咳速停糖浆,另一位上海同学喝的糖浆是宣肺止嗽合剂(风热),都反馈说好多了。一个是风寒,一个是风热?

症状减轻后,推荐三宝饮保健。用核桃油或芝麻油或香油+蜂蜜+秋梨膏,温水冲服,早晚都喝喝,对气管好。各种药都说不能长期用,这个可以用来保健,提醒咳嗽厉害了还是得吃药。

半夜实在咳嗽的厉害,可以搜一下针灸匠张宝旬按摩治疗慢性咽炎的方法,不断下咽口水,同时按摩手掌的鱼际穴的下方。

另外转个蒙古大夫发来的内容。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包括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及风燥伤肺证,而内伤咳嗽包括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耗证及肺气亏虚证。

在选择治疗咳嗽的中成药时,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判断证型,再根据证型选择用药,这样才能万无一失。这7种咳嗽证型及中成药介绍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风寒袭肺证

因:风寒束肺,肺气不宣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声重,咯白色泡沫痰,咽痒,伴流清涕,舌苔薄白。

选药原则:选择疏风散寒,宣肺平喘功效的中成药。

风寒袭肺证

①麻黄止嗽丸★;②止嗽丸;③通宣理肺丸;④风寒咳嗽颗粒;⑤止咳宁嗽胶囊;⑥杏苏止咳颗粒;⑦宁嗽露;⑧复方川贝精片;⑨杏苏二陈丸;⑩川贝止咳糖浆;11小青龙胶囊。

1.风寒袭肺所致的咳嗽,其症重者,可用麻黄止嗽丸合止嗽丸。二药同用本证“药茶送服”方1取汁送服,早、晚各服1次,午服止嗽丸1次。

2.风寒袭肺所致的咳嗽,而风寒表证重者,可用止嗽丸合荆防颗粒。荆防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2取汁冲泡,送服止嗽丸,早、午、晚各服1次。或用通宣理肺颗粒合感冒软胶囊。通宣理肺颗粒用本证“药茶送服”方4取汁冲泡,送服感冒软胶囊,上下午各服1次。

方1:荆芥10g,防风10g。

方2:紫苏叶10g,生姜3片(切丝),杏仁10g(捶碎)。

方3:防风10g,紫苏叶10g。

方4:款冬花10g,桔梗10g(捶碎)。

方5:荆芥10g,紫苏叶10g,陈皮10g(撕碎),茶叶6g,生姜10g(捣烂),红糖30g。

止咳宁嗽胶囊

药物组成:桔梗、荆芥、百部、紫菀、白前、前胡、款冬花、麻黄、陈皮、苦杏仁、防风

功效: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镇咳祛痰

主治:用于风寒咳嗽,呕吐,咽喉肿痛。

风寒咳嗽颗粒

药物组成: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解表发汗,疏风散寒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咳嗽,鼻塞,流清涕。

止嗽片

药物组成:紫菀(制)、荆芥、白前、桔梗、百部(制)、陈皮、甘草

功效:疏风解表,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感冒引起的咳嗽,咯痰不爽等。

三拗片

药物组成:麻黄、苦杏仁、甘草、生姜、苦杏仁、紫苏叶、前胡

功效:宣肺解表

主治:用于风寒袭肺证,证见咳嗽声重,咳嗽痰多,痰白清稀;急性支气管炎病情轻者见上述证候者。

杏苏止咳颗粒

药物组成:桔梗、陈皮、甘草

功效:宣肺散寒,镇咳祛痰

主治: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小青龙合剂

药物组成: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灸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功效: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使用注意

1.此类咳嗽属外感咳嗽,应驱邪宣肺,不宜使用罂粟壳、诃子肉等收涩之品,以免闭门留寇。

2.此类中成药常含有麻黄,高血压患者应慎用。

3.此类中成药辛温发散力度较强,年老体虚者慎用。

4.止嗽片与杏苏止咳颗粒的解表功效稍弱,主要用于表证不甚或是表邪未尽、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

5.小青龙合剂中含有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温燥之品,针对素有水饮内停又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

二、风热犯肺证

病因:风热袭表,肺失清肃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气粗,咽痛,咯痰黄稠,舌红苔薄黄。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疏风清热,宣肺化痰功效的中成药。

川贝清肺糖浆

药物组成:川贝母、枇杷叶、苦杏仁、麦冬、地黄、桔梗、薄荷、甘草

功效:清肺润燥,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燥咳,咽干,咽痛。

桑菊感冒片

药物组成:桑叶、菊花、连翘、苦杏仁、桔梗、芦根、薄荷油、甘草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急支糖浆

药物组成: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

宣肺止嗽合剂

药物组成:荆芥、前胡、桔梗、百部、紫菀、陈皮、鱼腥草、薄荷、罂粟壳、甘草

功效: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咳嗽属风邪犯肺证,症见咳嗽,咽痒,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咯痰等。

使用注意

1.此类咳嗽患者常有咽喉疼痛的表现,可配以清热利咽的含片含化。

2.必须辨清寒热,若风寒咳嗽服用了本类中成药,则会导致肺气闭郁,加重咳嗽。

3.服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燥火之品,多饮水。

4.川贝清肺糖浆中含有麦冬、地黄等滋阴清热之品,适用于平素体质偏阴虚的患者。

三、风燥伤肺证

病因:燥热灼津,肺失清润所致,该病多见于秋季。

临床表现: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痰中带血,咽干而燥。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疏风清肺,润燥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秋燥感冒颗粒

药物组成:桑叶、北沙参、竹叶、前胡、伊贝母、桔梗、麦冬、苦杏仁(炒)、甘草、菊花、山豆根

功效:清燥退热,润肺止咳

主治:用于感冒并秋燥证,症见恶寒发热,鼻咽口唇干燥,干咳少痰,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黄少津。

雪梨膏

药物组成:梨清膏、川贝母、麦冬、百合、款冬花

功效:清热润肺,润燥止咳

主治:用于干咳,久咳。

蛇胆川贝枇杷膏

药物组成:蛇胆汁、川贝母、枇杷叶、半夏、桔梗、薄荷脑

功效:润肺止咳,祛痰定喘

主治:用于燥邪犯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闷气喘、鼻燥、咽干喉痒等症。

使用注意

1.服药期间应注意多喝水,忌食辛燥之品。

2.本类中成药多为滋阴润燥之品,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

3.雪梨膏和蛇胆川贝枇杷膏只针对燥咳,无散邪之功,而秋燥感冒颗粒既可疏散风热,又可润肺止咳,适用于表证仍在的燥咳。

四、痰湿阻肺证

病因:脾虚生痰,痰湿蕴肺所致。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痰白而稀,因痰而咳,晨起为甚,伴有胸闷脘痞,胃纳不振,神疲懒言,头身困重,大便时溏,舌苔白腻等。

选药原则:应选择具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半夏露

药物组成:生半夏、枇杷叶、远志、款冬花、桔梗、麻黄、陈皮、甘草

功效: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

桂龙咳喘宁片

药物组成:桂枝、龙骨、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牡蛎、黄连、法半夏、瓜蒌皮、苦杏仁(炒)

功效:止咳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气喘、痰涎雍盛等症;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二陈丸

药物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

功效:除湿化痰,调气和胃

主治:因痰湿困脾所引起的胃气不舒,咳嗽痰盛,恶心呕吐等症。

使用注意

1.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对于痰湿阻肺证,不仅需要化痰,更需要阻止痰的产生,故平时一定要注意顾护脾胃,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2.二陈丸的功效偏于健脾燥湿化痰,既能化已生之痰,又能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是治疗痰湿阻肺咳嗽的常用药。

五、痰热郁肺证

病因:因痰热郁肺,肺失清肃所致。

临床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质稠,甚或痰中带血,难以咯出,舌红苔黄腻等。

选药原则:应选择具有清热化痰、肃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清肺宁嗽丸

药物组成:黄芩、桑白皮(蜜炙)、天花粉、浙贝母、知母、前胡、麦冬、百部、桔梗、苦杏仁等

功效:清肺,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粘稠。

清肺化痰丸

药物组成:黄芩、苦杏仁、瓜蒌子、川贝母、胆南星、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壳、麻黄、桔梗、白苏子、莱菔子、款冬花、甘草

功效:降气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痰多气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

复方鲜竹沥液

药物组成:鲜竹沥、鱼腥草、枇杷叶、桔梗、生半夏、生姜、薄荷油

功效:清热化痰

主治: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喘嗽宁片

药物组成:白果、苦杏仁、地龙、桑白皮、陈皮、黄芩、白前、苦参、甘草、茯苓

功效:清热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早期。

使用注意

1.肺与大肠相表里,痰热郁肺证咳嗽也可能出现便秘的症状,可配以少许泄热通便之品。

2.此类中成药较为苦寒,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3.热邪易伤津液,当出现伤津时,应选择含有麦冬、天花粉等滋阴生津药物的中成药,比如清肺宁嗽丸。

4.清肺化痰丸以降气化痰,宣肺平喘为主,清肺功效稍弱,适应于肺热不重而痰涎壅盛的咳嗽。

六、肺气亏虚证

病因:因肺气亏虚,肃降无权所致。

临床表现:久咳不愈,咳声低弱无力,伴神疲懒言,倦怠乏力,面色无华,自汗恶风等。

选药选择:应选择补肺益气,止咳化痰的中成药。

金水宝胶囊

药物组成:发酵虫草菌粉

功效:补益肺肾,秘精益气

主治:用于肺肾两虚,精气不足,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痠软,月经不调,阳痿早泄。

补肺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党参、黄芪(蜜炙)、桑白皮(蜜炙)、紫菀、五味子

功效:补肺益气,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使用注意

1.若兼有脾虚、食少便溏的患者可配以六君子丸以健脾益气化痰。

2.若平素自汗、恶风、易感冒的患者可常服与玉屏风颗粒以益气固卫。

3.金水宝胶囊中的虫草偏温燥,阴虚或是气阴两虚型的咳嗽不宜使用。

4.补肺丸可益气滋阴,可用于气虚或气阴两虚的咳嗽。

七、肺阴亏耗证

病因:阴虚肺燥,肺失润降所致。

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选药原则:选择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百合固金片

药物组成:百合、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当归、白芍、桔梗、甘草

功效: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养阴清肺丸

药物组成:地黄、玄参、麦冬、白芍、川贝母、牡丹皮、薄荷、甘草

功效: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

洋参保肺丸

药物组成:罂粟壳、五味子(醋炙)、川贝母、陈皮、砂仁、枳实、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参、西洋参

功效:滋阴补肺,止嗽定喘

主治:用于阴虚肺热所致的咳嗽痰喘,胸闷气短,口燥咽干。

虫草清肺胶囊

药物组成:冬虫夏草、沙棘膏、蛤蚧、南五味子、百部、白芨、百合、枇杷叶、甘草、牡蛎

功效:润肺补气,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用于气阴两虚,痰热阻肺所致的咳嗽痰多,气喘胸闷;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使用注意

1.肾阴肾阳为一身阴阳之根本,肺阴亏耗易引起肾阴的亏虚,肺肾阴虚咳嗽可服用百合固金片,可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2.养阴清肺丸能清肺利咽,适用于阴虚燥热引起的咽喉肿痛所致的咳嗽。

另外,整理的糖浆的分法:

1、急支糖浆

成份:

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麻黄、紫菀、前胡、枳壳、甘草。

主治:

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咳嗽,症见发热、恶寒、胸膈满闷、咳嗽咽痛;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运动员慎用。

2、感冒止咳糖浆

成份:

柴胡、山银花、葛根、青蒿、连翘、黄芩、桔梗、苦杏仁、薄荷脑。

主治:

清热解表,止咳化痰。主治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恶风,头痛鼻塞,咽喉肿痛,咳嗽,周身不适。

注意事项:

1、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2、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3、川贝枇杷糖浆

成份:

川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叶、薄荷脑。

主治: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川贝止咳糖浆

成份:

川贝母、枇杷叶、车前于、甘草、麻黄、百部、桔梗、杏仁等。

主治:

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注意事项: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痰多色白,伴有鼻流清涕,口渴,头痛,恶风。

5、杏苏止咳糖浆

成份:

苦杏仁、桔梗、紫苏叶、甘草、前胡、陈皮。

主治:

宣肺散寒,止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

6、半夏止咳糖浆

成份:

半夏(姜制)、麻黄、苦杏仁、紫菀、款冬花、瓜蒌皮、陈皮、炙甘草。

主治:

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注意事项:

该药品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

7、咳速停糖浆

成份:

吉祥草、黄精、百尾参、桔梗、虎耳草、枇杷叶、麻黄、桑白皮、罂粟壳。

主治:

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益胃生津。用于感冒及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咽干,咯痰,气喘。

注意事项:

1、本品如有沉淀,摇匀后服用。

2、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本品含有罂粟壳,不宜长期服用。

4、运动员慎用。

8、枇杷止咳糖浆

成份:

枇杷叶、罂粟壳、百部、白前、桑白皮、桔梗、薄荷脑。

主治:

养阴敛肺,祛痰止咳。主治咳嗽,痰多不爽等症。用于支气管炎咳嗽。

注意事项: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糖尿病患者禁服。

9、罗汉果止咳糖浆

成份:

罗汉果、枇杷叶、桑白皮、白前、百部、桔梗、薄荷油。

主治:

祛痰止咳。用于感冒咳嗽。

注意事项:

本品适用于伤风咳嗽,寒热症状不明显者。

10、羚贝止咳糖浆

成份:

紫菀(蜜)、茯苓、麻黄、知母、金银花、陈皮、半夏(姜)、前胡、远志(制)、平贝母、罂粟壳、山楂、羚羊角。

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肺热咳嗽及痰湿咳嗽。

注意事项:

本品含半夏(姜)、罂粟壳,运动员慎用。

11、小儿止咳糖浆

成份:

甘草流浸膏、桔梗流浸膏、氯化铵、橙皮酊。

主治:

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感冒引起的咳嗽。

注意事项:

1、本品含氯化铵。肝肾功能异常者慎用;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均应慎用。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本品不宜久服。

12、非那根止咳糖浆

成份:

本品每毫升含盐酸异丙嗪1毫克、愈创木酚磺酸钾25毫克、氯化铵10毫克。

主治: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咳痰及过敏性咳嗽,有镇咳、祛痰和抗过敏作用,一般用于干咳无痰的咳嗽。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止咳药,有祛痰和抗过敏作用,可用于伤风感冒及过敏性支气管炎,尤其适合夜间频咳影响睡眠的患者。

注意事项:

1、婴儿、新生儿禁用。

2、高空作业者、驾驶员、机械操作者,工作时间内禁用。

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为困倦,思睡、口干、偶有胃肠道刺激症状,高剂量时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老年人用药多发生头晕、痴呆、精神错乱和低血压;少数患者用药后出现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视力模糊和排尿困难。过量时可发生动作笨拙、反应迟钝、震颤。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可增强抗胆碱药如阿托品的作用。

2、与镇静、催眠药、搞过敏药并用可增加本品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3、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水扬酸制剂和去甲万古霉素等耳毒性药同用时,耳毒性症状可被掩盖而不易发现。

使用止咳糖浆的一般注意事项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服用一周病症无改善,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

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医院就诊。

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止咳糖浆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请将止咳糖浆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儿童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xw/50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