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新闻网讯(记者吕晓军)11月28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暨我为新甘肃打call甘肃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网络媒体大型主题采访团深入被誉为“西部药都”的定西市陇西县采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江能集团行政部经理刘宝龙向记者介绍中药材种类及功能
28日上午,采访团走进陇西首阳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一袋袋中药材摆放有序,市场内飘散着中药味。交易市场农历双日为逢集日,据江能集团行政部经理刘宝龙介绍,农历双日一大早,近万名客商在这里进行交易,显得特别热闹。
据了解,陇西首阳中药材交易中心主要交易十大类中药材,包括黄芪、当归、甘草、党参、款冬花、板蓝根、柴胡、大黄、丹参、防风等。目前,常驻企业有多家,药材经销商有余家。中药材主要销往新疆、内蒙古、青海、河北、安徽、云南、四川等地。其中,黄芪的交易量占全国黄芪交易量的80%以上。年,首阳中药材交易中心累计交易中药材20吨,交易总额达6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人员人。除直接交易外,药材的加工清洗、整理、切片、烘干等工序也给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宋改娃是当地的一名药材切片工人日工资多元的切片零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农民史国忠主要负责中药材的清洗工作,每天他能清洗斤到斤的中药材,每次20分钟,月收入0多元。
中药材切片现场
目前,陇西县中药材种植种类有多个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22万亩的21.2%,种植面积居全国县区首位。陇西也是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加工基地和交易、信息、价格形成中心,有“千年药乡”“天下药仓”和“西部药都”之美称,是全国道地药材的重要产区之一,被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种植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年来,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4.2%,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来自于中药材产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和助推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吕晓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