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梧ldquo精于方,炼于药rd

编辑推荐语

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元老之一周凤梧先生诊疗思想及其方药运用经验,值得大家拜读。

[摘要]周凤梧先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元老之一,他精研方药,学验俱丰。“精于方,炼于药”是周老的主要诊疗思想。“精于方”包括识方要深切、用方要熨帖、制方要精当三个方面,临床擅用经方、小方,强调制方要有法度,选药精当,力戒庞杂,知宜知弊。“炼于药”是指要精通本草,熟练掌握传统的中药药性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品种辨析、炮制方法、禁忌等,特别是药物的一些特殊功效、主治内容,强调“为医只有知医知药,知人知病,临证才能药到病除”。

周凤梧先生(—年),山东省临邑县人,著名中医方剂学家、教育家、临床家。周老师从医、执教50余年,熟谙岐黄经旨,敏于临证变通,特别擅长中医内、妇、儿诸科疾病,医理博深,精研方药,学验俱丰。周老师强调“若为良医,必须精于方,炼于药”,在临床组方用药时,主张“少而精专”“多而不杂”。本文将介绍周老“精于方,炼于药”的诊疗思想及其方药运用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1精于方

周老在学术上强调“为医勿忘精”,认为临床医生在遣方、用药时务必细致周密、精益求精。周老“精于方”的诊疗思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1识方要深切

周老所说“识方深切”主要是针对成方来说的,强调学习中医要深切地领悟成方的实质,包括药物的组成、配伍的精专、功能主治等,只有这样才能明其理,活其法,从而达到用方圆通灵活、既善且效的境界。如张仲景《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方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散邪,加黄芪益气实卫以固表,两者配伍,既扶正御邪,又防邪复入。临床上将本方用于预防感冒,就是以深切领会组方药物和配伍特点为基础的。

在识方中,还要注意“同名异方”。这些方剂虽然方名相同,但方源不同,组成有异,所以其功效、主治也就不同,如临床常用的“独参汤”。众所周知,单用一味人参者名曰“独参汤”,此方出自《医方类聚》,具有益气救脱之效,临床多用于气虚血脱、气随血脱之吐血、血崩或血晕诸症。除此方外,《校注妇人良方》亦有一首“独参汤”,组成是人参二两或三、四两,炮姜五钱,炮姜用量不及人参之半,功效补气回阳、救逆固脱,临床用于元气虚弱,恶寒发热,或作渴烦躁,痰喘气促;或气虚卒中,不语口噤;或痰涎上涌,手足逆冷;或难产,产后不省,喘息等症。此外,《辨证录》也载一“独参汤”,由人参三两、附子三分组成,附子用量远远小于人参,即古人所谓“益气须先助阳”之意,临床用于治疗久痢之后,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拽锯之声者,用此方益气固脱,挽救于顷刻。由上可见,准确辨别“同名异方”,了解其组成、功效差异,才能在临床上合理有效地遣方应用。

另外,识方还要注意“类方”鉴别。所谓“类方”,是指在药物组成、功效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有以组成类方者,也有以功效类方者,临床要注意鉴别。如《伤寒论》“四逆散”,原方主治少阴病阳郁四逆证,由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脾之功。后世医家多随证加减,形成疏肝理气、疏肝健脾、疏肝养血、疏肝清热、疏肝滋阴、疏肝行血、疏肝散寒等多种不同治法,衍化出多首相对应方剂,故四逆散被称为疏肝之“基础方”;《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是由四逆散去枳实加陈皮、香附、枳壳、川芎而成,专以疏肝,故为疏肝之“正方”;魏玉璜《续名医类案》之一贯煎,以滋阴为主,疏肝为辅,治疗阴虚肝郁证,是为疏肝之“变方”。这三首方剂都是疏肝的“类方”。类方的学习和应用,需要注意同中有异,既要了解相同的规律,也要掌握不同的特点,这也是“识方要深切”的重要内容。

1.2用方要熨帖

周老强调,选用方剂,首先要看是否符合“对证不伤人,蠲疾不损正”的安全性要求。所用方剂不能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治疗疾病不能损害正气,这也就是现在临床强调的用方要安全。

同时,周老还指出,用方必须以识病明证为基础。“病不能识,何以言治?”除了要准确辨明中医的疾病、证候外,还强调要与时代同步,识病时要注意与现代医学结合,要适当参照现代医学的诊查结果。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提高中医辨证的精细化、准确化。

另外,针对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周老也有不同的看法。“异病同治”的关键是疾病不同,证候相同,就可以选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但是周老认为,虽然在某一病理阶段出现了相同的证候,但因为疾病不同,这种证候就带有不同疾病的特点,病机、预后以及各种病理机转也都会出现各自不同的变化。所以现在提出,当疾病不同、证候相同的时候,可以用一种治法或一首处方进行治疗,但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以适应不同疾病的要求,这就是“异病同证异治”的道理。

周老在用方时还注意探求方剂的用法,以提高临床疗效。周老常提到的方剂用法有以下几种形式:①方证对应,应用原方:当临床所见病证与方剂原来的主治病证完全一致时,可以直接应用原方。②随证应变,增减药味:当临床病证与原方主治病证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需要对原方进行药味的增减变化。周老强调,随证化裁的原则是少而精专,加或减的药味有一定限度,不能对原方进行大幅度的变化,如6味药的方剂加减不能超过2味;11味药以上的方剂要随证加减时,不能改变原方的组方结构。③谨守病机,引申应用:临床在深识方义的基础上,透彻了解原方的治证病机,在临床上遇到病机相同的情况,即使病证不同,也可以选用成方,引申应用,如周老将《伤寒论》治疗呕吐微烦、复往来寒热,或发热汗出不解、按之心下满痛之大柴胡汤,临床引申应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之肝胆湿热证就是典型的实例。④变更用量,显昭新效:临床通过改变方剂的药物用量,就可以扩大原方的治疗范围,如周老将《丹溪心法》治疗肝火犯胃、呕吐吞酸之左金丸(黄连六两,吴茱萸一两或半两),改为吴茱萸六两、黄连一两或半两,谓之反左金丸,用于治疗寒湿犯胃之呕吐吞酸,效果显著。⑤病证复杂,数方合用:遇到复杂病证,周老常数方相合,或经方与经方相合,如周老以经方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理中丸相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属于阳明热盛、太阴里寒见患儿高热、大便如鸭溏者;或经方与时方相合,如周老以《金匮要略》治疗“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之泽泻汤,与时方四君子汤、分水丹、人参车前汤、茯苓白术汤、六一汤、二参丹等相合,治疗梅尼埃病之气虚水饮瘀血证;或按照君臣佐使的结构分别选用君方、臣方、佐方、使方等等,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言“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

1.3制方要精当

周老强调制方要严格遵守“对证不伤人,蠲疾不损正”的安全性要求和“方求其效,药求其验”的有效性原则,这与现代对于中药处方要求“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标准颇为一致。

擅用经方、小方是周老的特长,提倡制方要有法度,选药精当,力戒庞杂,知宜知弊。他强调制方一定要遵照组方法度,严格管控不合理的“数多量重”,不是说不可以用大方、大量,但必须要合理。如果临床医生制方时没有组方法度,只有药物堆积,周老称为“药篓子大夫”,即中医所谓的“有药无方”,这是制方的一种混乱现象,临床要杜绝。

对于制方的要求,周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①要遵守君、臣、佐、使的中药配伍特色。②需要选用有配伍禁忌或超常用量的药物时,必须要有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不能随意而为之。③处方选药时,还要注意融入现代医学理念,适当参照现代药理的研究结果。④临床诊治要“知医、知人、知药”,要针对患者体质,适当加入调整体质偏颇的药物。⑤如果使用汤剂,还要注意把煎药方法、煎煮器具、用水量、服药时间、服药禁忌、药后调护等问题在处方后注中交代清楚。⑥注意规范处方的书写,严格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具体要求。

2炼于药

周老精通本草,对中药的应用,亦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周老提出的“炼于药”,是指临床医生除了要熟练掌握传统界定的中药药性理论和用药意义、功能、主治、适应证外,还应了解和熟悉药物的品种辨析、炮制方法、禁忌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统编教材中未涉及的一些药物功效、主治内容,强调“为医只有知医知药,知人知病,临证才能药到病除”。

2.1辨析品种基原

周老认为,临床医生不能只







































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治白癫疯办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xw/2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