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疯颠的早期图片 http://m.39.net/pf/a_4710670.html
生物老师带你认识身边的动植物#系列《身边的花花草草?春》,第18期,天南星科草本海芋、魔芋&各种芋。
跟小伙伴去爬山,突然下起雨,小伙伴看到路边叶子硕大的植物,突发奇想准备摘一片叶子来挡雨。我连忙阻止:“透吕迈,这是广东狼毒(一时着急没想起它的大名)”。小伙伴一脸诧异,“海做尼狼毒??”我“……”。这大概是潮汕人才能看懂的对话,“狼毒”两个字的精髓也只有潮汕人才能领悟吧。
天南星科草本海芋
天南星科海芋属草本海芋,也叫广东狼毒。海芋为直立草本,茎粗壮,高可达2-3米,叶于茎顶盾状着生,极宽大,环境适宜时,叶尖或叶边缘会向下滴水。天南星科的特征之一就是肉穗花序,外面包有一个大的苞片,植物学上称为“佛焰苞”。由于花序的整体造型像观音,所以它还有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商品名——“滴水观音”。这个名字完全掩盖了它的危险,很多人会把它当做一种绿植,点缀在家中,这是我一直非常反对的。《本草纲目》中记载,“海芋气味辛,有大毒。”大毒啊,可不是闹着玩的!
海芋的肉穗花序+佛焰苞
海芋的果实
萧敬腾有一首歌叫《海芋恋》,里面有句歌词“开满着美若天仙的海芋,缓缓慢慢的夏天在热恋的季节”。Emmmm,看了几遍也没整明白,从来没觉得海芋美若天仙,也许你是想说这段热恋有毒吧?
海芋全株有毒,含氢氰酸和某些生物碱,汁液接触皮肤或眼睛会导致严重灼伤,甚至失明;若不慎误服会导致口舌麻痹,消化道黏膜肿胀,肠胃烧痛;若误服稍大一点,造成心脏麻痹、呼吸衰竭,那基本就凉凉了。由于海芋在南方地区野外非常常见,有的人见到它的花和果实很好奇,就去触摸,有的人又把它当成了食用芋头,就挖回家去吃,结果造成中毒。
普通食用芋头
网上看到几篇小文介绍如何区别海芋和食用芋头,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还配了几张马蹄莲的图,关键仔细一看还是塑料花,真实哭笑不得。其实两者也不难区别:芋头的叶通常略瘦长,绿色较浅,叶脉不清晰,叶表面通常无光泽;海芋的叶通常更宽圆一些,绿色很深,叶脉非常清晰,叶表面有光泽,质地有点像皮革。若实在没有把握区别,最重要一点就是在野外不要乱摸,更不要乱吃。
芋头叶(左)和海芋叶(右)对比
其实天南星科的绝大多数植物都是有毒的,就算是食用的芋头也不例外,只是毒性没有那么大,有些人皮肤接触到生芋头还是会有瘙痒的感觉。所以吃芋头一定要煮熟,吃没熟透的芋头仍然有中毒的风险。至于海芋,煮得再透也没用。
芋头的食用部分——球茎
这是一条分割线
除了芋头外,天南星科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常出现在餐桌上的植物——魔芋,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魔芋古称“蒟(jǔ)蒻(ruò)”,由于其块茎似芋头,食用前又一定需要研磨成粉,后来便改称“磨芋”。至于为什么最后又变成“魔芋”,可能是因为它开花时没有长叶,只有一支花序从地下钻出,外面包裹着紫黑色的佛焰苞,还散发着阵阵腐臭味,在野外见到,多少有些阴森的感觉。魔芋是靠腐臭味来吸引蝇虫传粉的,同科同属的泰坦魔芋就是大名鼎鼎的“尸臭花”。
魔芋的叶
魔芋的花
魔芋的块茎
魔芋同样全株有毒,所以在市场或超市,你通常不会有机会见到原生态的魔芋,一般都是已经加工处理过的一些凝胶制品,如魔芋粉丝、魔芋豆腐或者魔芋粉等。普通芋头的球茎含有许多淀粉,而魔芋的块茎含有许多葡甘聚糖,虽然也是一种多糖,但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所以魔芋作为食物的热量是非常低的。加上葡甘聚糖有比较强的吸水性,会带来很强大饱腹感,所以魔芋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一种减肥代餐食物。不过话说回来,市面上的魔芋都是加工制品,除了膳食纤维外,其它营养绝大部分流失,所以长期以魔芋为主食减肥也是非常不好的,容易造成严重营养不良。
魔芋豆腐
魔芋粉丝
魔芋素毛肚
这是一条分割线
天南星科的植物虽然普遍有毒,但只要不去接触它的汁液,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安全的,不妨碍它成为常见的观赏植物。例如园林绿化中常见的观叶植物,穿孔喜林芋(龟背竹),叶大而圆,边缘羽状或孔状裂,形如龟背;裂叶喜林芋(春羽),叶大常绿,羽状深裂,新一中教学楼下的花圃就种了很多;白蝶合果芋,叶箭形,叶面大部分为黄白色,边缘具绿色斑块及条纹。
天南星科龟背竹
天南星科春羽
天南星科白蝶合果芋
另外还有一些家中的常见小型绿植,如白鹤芋,佛焰苞洁白无暇,商品名叫“白掌、一帆风顺”;火鹤芋,佛焰苞鲜红似火,商品名叫“红掌、花烛”;还有最最常见,号称最容易养活的懒人植物的绿萝。
天南星科白掌
白掌的佛焰苞像一片洁白的帆
天南星科红掌
红掌的佛焰苞像火红喜庆的花烛
天南星科绿萝
(图片来自网络)
肖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