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医圣祠红了,被医圣捧红的ldquo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08/4323349.html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并在同疫病斗争中产生了《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论》等经典著作。这次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就是在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的。

——年6月2日,习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张仲景用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组了一个中药“F4”,

叫麻杏石甘汤,

红了千年。

这个“F4”

拉上三个“同门”,

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芩散,

又组了个大“F4”清肺排毒汤,

21味药的大组合,

成了新冠肺炎中医临床治疗期首选,

仝小林院士这样评价大“F4”,

“总有效率达到97.78%,

无一例由轻症转为重症或者危重症。”

*原文链接:战疫草|这“麻烦草”有大用,还组了个千年不过气的“F4”!!!

21味药的“星探”兼“经纪人”张仲景

张仲景发现了多少明星“中药”,

又把它们安置到不同的明星“方剂”里,

留在《伤寒杂病论》里的都是好苗子,

散是满天星,

聚是一团火,

新一代“星探”中国中医科学院特聘研究员葛又文,

综合分析这次疫情的特点,

组了这个四方、21味药的

“大F4”。

▲中医药历史浮雕上“医圣辨药”的故事,

浮雕前益母草正开得好

益母草:药用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代表药方如益母草颗粒。

▲典趣园内张仲景“坐堂接诊”、苏耽“橘井泉香”都与瘟疫有关

“大F4”的四大星

★★★★

组成“大F4”的4方,

★麻杏石甘汤

★射干麻黄汤

★小柴胡汤

★五芩散,

岭南医药园的名方廊,

展示了其中两个,

小柴胡汤和五苓散。

没喝过小柴胡颗粒的人真是不多呐!

有组织、有纪律的“大F4”21颗小星

▲五星花

★小星们的分量:

麻黄、杏仁、桂枝、泽泻、猪苓、白术、姜半夏、生姜、紫菀、冬花、射干、藿香各9g,

枳实、陈皮、黄芩、细辛、炙甘草各6g,

山药12g、茯苓15g、柴胡16g、生石膏15-30g(先煎)

★小星们的角色:

麻黄是此方的君药,用中医“汗法”起到发汗解表作用;

细辛,“根极细,味道极辛”,“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

紫菀、款冬花、杏仁和甘草都止喘咳;

猪苓、泽泻、白术、茯苓利水渗湿;

大枣、柴胡、山药、桂枝等主要是补益脾胃和温阳升阳,保护身体的阳气不受邪气的侵袭;

黄芩、石膏、陈皮、枳实、半夏、生姜可以消食温胃、去热化痰。

★小星们的归宿:

水煎服,每日一副、早晚两次(饭后四十分钟),温服,三副一疗程。

草堂里能找到哪些“大F4”里的小星

这21颗小星,

其中几味镶嵌在大草堂,一起来数数。

NO.1麻黄

此方的君药,

起到中医“汗法”降体温的作用,

同时,

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起到兴奋中枢神经,

激发求生欲的作用。

草堂没有麻黄,

只有千头木麻黄。

▲千头木麻黄开花了,细碎美丽

NO.2杏仁

三月,

“红杏枝头春意闹”

四月,

“沾衣欲湿杏花雨”

草堂有杏林,

杏树从山东来,

果子很难长到成熟。

NO3.桂枝

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我们更熟悉的是桂皮,

就是肉桂的干燥树皮,

其实,

肉桂全身是宝,

桂枝、桂皮、桂丁(干燥幼嫩的果实)、桂叶、肉桂油……

▲草堂有观赏用的樟科Lauraceae樟属Cinnamomum

兰屿肉桂Cinnamomumkotoense

NO4.泽泻

咱们有泽泻,

也有大花泽泻(^_^想到花泽类)

泽泻是退冬的,靠种子繁殖。

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是“六味地黄丸”中的一味。

▲大花泽泻是多年生,叶下会自然长根

NO5.细辛

中医药界流传着,

“细辛服不过钱”(约现今之3克余)之语,

几乎成为一个不成文的“章程。

原来,

宋人陈承曾言:

“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

若单用末,

不可过一钱,

多则气闷塞不通则死”。

细辛当然不能多用,

但不过钱,

是对“末”而言,

入汤剂可以过钱。

“清肺排毒汤”细辛用量为6g,

药典是3g,

量就过了“钱”。

NO6.甘草

甘草在中药里应用很广泛,

毒药得之解其毒,

刚药得之和其性,

表药得之助其外,

下药得之缓其速。

陶弘景给了它一个美称“国老”,

好比医药王国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处处缓和矛盾,

调节纠纷,

劝善助人,

是一位“和事佬”。

▲草堂的甘草小芽

NO.7半夏

为啥叫半夏?

半夏喜阴,

夏至一阳生,

它开始生长,

因此得名。

NO.8柴胡

据说是唐代一个进士儿子的瘟病,

被“本来当柴烧”药草治好的,

自己又姓“胡”,

就给药草起名叫“柴胡”。

柴胡在草堂很难种植,

只有紫花前胡。

NO.9山药

据说,

山药本来叫薯蓣,

因为避唐代宗李豫名讳,

改名薯药,

又因为避宋英宗赵曙名讳,

改名山药。

▲中华医药园后天八卦园边

NO.10石膏

治疗阳明热证的经典方剂白虎汤的君药,

大寒,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清代温病四大家之一叶天士,

八十高龄的母亲患病,

他忧心忡忡,

再三沉吟:

“若是他人母,

定用白虎汤,

而母亲年迈,

惟恐难胜峻削;

唉!白虎汤,白虎汤、白虎汤……”

之后,

“若是他人母,定用白虎汤”,

广为传播。

▲历史浮雕下展柜内

NO.11黄芩

“芩”字本义为“止血草”,

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中成药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的“黄”均指黄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jj/95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