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真情甘肃杨建华怀念水荷包

怀念水荷包

文/杨建华这里说的水荷包,是乡土叫法,它的植物名叫款冬花。它的根,一颗一颗的,红艳艳的粒状交互对生,是一味中药。它的花,类似蒲公英花,金灿灿的,是能够点燃整个春天的那种,娇小明媚。在我从小到大成长的记忆里,有过很多挖野菜吃野菜的经历,用开水笊刚出土的荷包叶芽做浆水,生平仅仅一次,记忆却足够深刻。妈妈生了我们姐弟四个,加上还养牛养猪,她一个人实在太忙了,似乎从来没个闲着的时候。我还小,但是在妈妈的指导下已经能够分辨野外很多种植物,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能吃,我都知道。像锅老杆(蒲公英),斜蒿,苦苣,文根,苜蓿,波布点,都是能吃的野菜。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缸酸菜。有段时间,缸里的酸菜没了,就大半缸浆水,苦苣紧缺,我妈妈放牛的时候剜了些水荷包叶芽,是刚刚顶破土皮三厘米左右长度的茎杆,粉嘟嘟的,毛绒绒的,顶端的叶片也就指甲盖那么大一点,还是卷成筒状的,特别鲜嫩。(长大后的叶片边缘有齿,呈团扇状,叶子背面呈白色,有一层细微的绒毛。乡里人家常常割回家喂猪。)妈妈把水荷包叶芽淘洗干净了,在沸水里面稍微笊一下捞出来投到浆水缸里,过了两天,我妈妈炝浆水做的饭,水荷包酸菜有一股淡淡的中药味,当时就觉得特别香。没吃过的人未必吃的惯。我至今记得妈妈炝了那么多浆水酸菜,那顿馓饭似乎都因此而别具风味,水荷包的香气随着袅袅炊烟飘了好远。妈妈用水荷包做浆水,从我小时候至今的记忆里一共就那么一次。前面说过,水荷包其实就是款冬花,别名冬花、款花、看灯花、艾冬花、九九花。这里分享一个有关款冬花的小故事:唐代著名诗人、唐贞元中进士张籍,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等职。他家境贫寒,一生体弱多病,后还因患眼疾而失明,所以在当时就有“贫病诗人”之称。有意思的是,这个张籍,他疯狂迷恋杜甫的诗歌,那种迷恋的程度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他做出了一个让当时以及后人都无法想象的举动,他把杜甫的名诗一张一张烧掉,烧完后拌上蜂蜜,每天早上吃三大勺。他的朋友知道了很纳闷,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张籍笑笑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也要写出和杜甫一样好的诗。他朋友听后也哈哈大笑。张籍有一次偶染风寒,咳嗽不止,无奈囊中羞涩,无钱医治,只好一拖再拖,无奈咳嗽逐渐严重。咳嗽消耗了他大量的元气,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这状态既不能读书,又影响工作,他心急如焚,一筹莫展,想着赶快治好病。他突然想到过去有位僧人跟他提到,有一种中药叫款冬花,对于咳嗽特别有效,于是他便采来款冬花,煎汤服用,一连数日后,咳嗽慢慢就好了。咳嗽好了,心情随之也好了,他即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人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张籍这首诗既反映了他对那次亲身经历回忆,更表达了诗人对中药款冬花的由衷赞美。“一味款冬花,咳嗽随手抓。”正应了《医学从众录》的记载:款冬冰糖汤,治小儿及大人咳嗽。用款冬花三钱,冰糖五钱,放在茶壶内,泡汤代茶饮。治疗咳嗽效果显著。勤劳的妈妈当时在全村人把苦苣剜到长不及连不上茬的情况下,用她的智慧,剜来水荷包做浆水,给了我足以温暖余生的回忆。母爱似药,母爱如灯。怀念水荷包,怀念款冬花,怀念有妈妈疼妈妈爱,有妈妈在的日子,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似乎又看到妈妈白皙的脸庞,乌黑的头发,以及她处处忙碌的身影和像款冬花花开时明媚的笑,那笑,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女前行的方向。作者简介:墨馨,本名杨建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园林局党员干部。热爱文学,喜欢写作。有作品发表在《天水晚报》《定西日报》《东方散文》《天水周刊》《秦州文艺》《麦积诗词》《梦阳》等。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

推荐阅读

本刊编辑部‖首届“畲族杯”全国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

本刊编辑部‖第三届国际东方散文奖有奖征文启事

主办:《东方散文》杂志社

顾问:林非贾平凹万伯翱

韩石山许晨石楠

社长:刘云龙

总编:憨仲

副总编:蔡永祥毛小东

总编助理:冯小军李婷

编辑部主任:白冰

值班编辑:魏玉玲

选稿编辑:张波

责任编辑:杨玉泰国际军张广利许玉红

李建文陈庆连丁素路曼曼

统一投稿邮箱:dfsw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dx/9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