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BMI预测了马来人印度人糖尿病合并缺血

新加坡的一项研究发现,马来人/印度人,体重指数(BMI)23kg/m2及对糖尿病的事先诊断,可以独立预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复发性心血管(CV)事件。

研究人员称"至今,还没有一项主要针对高危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试验,以检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这些患者正接受密集降糖治疗,并严格控制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发现为亚洲糖尿病合并缺血性卒中这一患者群体的预后提供了见解,可能影响未来的介入研究设计。

年7月至年12月,医院陆续招募了名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0.6岁;男性71%;糖尿病患者43%;国立研究所健康卒中严重性中位数评分2)。

研究人员获得了关于年龄、性别、种族、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状况和BMI)、卒中严重程度和发病机制的数据。然后跟踪受试者,直到第一次心血管疾病事件发生当天或年7月(以稍早时间为准)。

总体而言,例心血管事件(例脑血管和42例冠状动脉事件)发生在中位随访期间,3.25年(每人月发生6.90例事件)。调整后的糖尿病危险率为1.50(95%置信区间,1.08-2.10)。[AnnAcadMedSingap;50:16-25]

在多变量Cox比例危害模型中,以下因素与该组反复出现的心血管事件独立相关:先前诊断有糖尿病、BMI23kg/m2及马来人/印度人。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新加坡拥有丰富的医疗保健资源,但不同种族群体的卒中预后差异很大。"他们注意到马来人和印度人糖尿病患者比华人多,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更高。

该研究发现与登记的人口数据一致。数据显示,相对于华人而言,患糖尿病的马来人和印度人更多,马来人和印度人患其他疾病(如末期肾衰竭和冠状动脉疾病)的预后也较差。[AnnAcadMedSingap;49:-;AnnAcadMedSingap;46:-;DiabetMed;33:-;PLoSOne;10:e]

有趣的是,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对卒中有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之前有心血管事件后,这被称为"肥胖悖论"。然而,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数据有限。[IntJStroke;10:99-;Stroke;42:30-36]

研究人员称:"当前研究中,所有糖尿病患者都符合2型糖尿病发病的成人标准。尽管BMI23kg/m2,近四分之一患者患上了缺血性卒中,这些患者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了两倍。相比之下,中心性肥胖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复发的风险。

据研究人员称,这些结果强调了缺血性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BMI达到"正常"的预后意义,并扩大了先前的研究,该研究报道了亚洲人BMI阈值较低时糖尿病的发展。

抗击疫情,服务医生,支持临床,助力打造中国健康品牌,MIMS推出年度医学刊物服务套餐,欲获知详情请联系MIMS市场服务团队或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dx/9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