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t6ve0zn.html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蒋大夫。
很多家长都反馈,孩子总是反复咳嗽,吃了药也不管用,特别是晚上或者饭后咳嗽严重,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注意,这可能不是因为受寒外感导致的咳嗽,而是因为积食了,治疗方向别搞错了。
《景岳全书?杂证谟?咳嗽》:“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孩子出现反复咳嗽不愈,可能和积食有关。那家长会问了,积食不是在胃么,怎么会导致肺上的疾病呢?
其实临床上能发现,孩子吃得过多,消化不了,是非常容易导致食滞肠胃,壅塞中焦,损伤脾胃的。而脾属土,肺属金,脾土乃肺金之母,母脏脾土受损,经常就会累及子脏肺金。孩子脾虚,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反而聚集成痰;胃中食物运化吸收,积滞久了生热,导致炼津为痰。痰出于胃而藏于肺,阻滞气机,令肺的宣降功能失常,就会引发咳嗽。#深度好文计划#如果孩子咳嗽痰多,喉中痰鸣,夜间或黎明的时候咳嗽频发且比较严重,同时伴随积食、胃口差、口中异味或口臭、手足心热、睡觉磨牙、大便酸臭或秘结,舌质偏红、舌苔白厚或黄腻的情况,那就是积食生热导致的咳嗽了。这时需要改善孩子咳嗽的症状,就需要从病根入手,健脾消积、化痰止咳,脾肺同调,标本兼治。
对于这类孩子,推荐莱菔子这味药给大家,能够帮助孩子消积化食,行气通便,效果很好。我小时候在村里,父辈、祖辈们就在用,现在发现,这些代代相传的这些小方子,很多并不是什么小偏方,就是良方。
莱菔子其实就是萝卜的种子,是我们临床上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平、味甘辛,有消食化积、降气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炒熟后的莱菔子,降气通便效果更好,同时还有化痰作用,因此积食、便秘,咳嗽有痰的孩子,非常适合莱菔子。
具体怎么用呢,我通过一个以往接诊的案例来跟大家细说。
这是个2岁3个月的男孩,主诉是间断咳嗽近1个月,反复不愈。孩子是爷爷奶奶主带,奶奶说1个月前开始咳嗽,就去诊所开了个口服的止咳化痰的药吃了,有好转,但还是容易反复,这么久了都没好彻底。
3天前不知道什么原因诱发咳嗽明显严重且更加频繁,半夜和黎明的时候尤为严重。咳嗽的时候有痰,伴随流换浓鼻涕,睡觉磨牙,睡不安稳。孩子平时胃口不好,也不爱吃菜,就喜欢吃肉。身材瘦小,面色黄,大便干,3-4天1次,小便颜色黄。
我看了孩子的舌苔,黄腻,舌尖红,口气明显,眼角沾着干掉的眼屎,小肚子鼓鼓的,敲着像敲鼓一样。这个孩子明显就是积食时间久了,已经损伤脾胃,脾虚,内有湿热,需要消积健脾,化痰止咳。
方药:炒莱菔子,陈皮,茯苓,法半夏,焦麦芽,焦山楂,连翘,蜜紫菀,款冬花,炒槟榔,炒枳壳,甘草
外敷:健脾贴贴敷对应健脾消积的穴位
茶饮:炒莱菔子,炒麦芽,焦山楂,加水大火煮开,转小火15分钟后喝水,行气消食,健脾开胃
方子熬成膏,不苦,奶奶反馈服药当晚咳嗽就有明显好转,吃了3天,咳嗽的情况少了很多,食欲和排便也有改善。
因为孩子脾虚比较久了,为了巩固效果,我还搭配了健脾贴,贴敷孩子脾俞、足三里、胃俞等穴位,帮孩子健脾益气,从根源消除反复积食的可能。
1周后口服的膏方吃完了,孩子的症状也基本都改善了,我就让家长平时给孩子喝点代茶饮,能及时行气消食,健脾开胃,同时继续用健脾贴巩固调理脾胃。
1个月的时候,孩子明显精神好了很多,面色也好看了,吃饭多了,便秘问题也解决了,再没咳嗽过。3个月反馈,身高也长了2.5公分,效果很不错。
对于这类积食咳嗽,胃口差的孩子,我上面给这个孩子开的茶饮,家长也可以辨证清楚孩子情况后试试。麦芽性平、味甘,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在应对积食时,炒过的麦芽作用更好。山楂性温、味甘酸,能消食开胃。莱菔子消积通便,化痰行气,帮助孩子消除体内积滞,增强食欲。
除此之外,莱菔子作为药食同源的药材,还有很多食疗方法,比如可以莱菔子和粳米一起煮粥,粳米性平味甘,有健脾养胃、生津止咳的作用,搭配在一起更适合脾胃虚弱的孩子。
如果家里的老人有顽痰咳嗽,也可以用莱菔子,加紫苏子、白芥子,组成三子养亲汤,能够祛痰湿,治咳嗽。
当然还是那句话,任何食疗、药品,在使用前都要辨证情况孩子的情况。食疗只做未病预防、轻症改善和愈后巩固来用,如果像这个孩子一样,症状严重,不能只在家里给孩子用食疗解决,一定要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积食伤脾,导致脾虚,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日积月累导致,所以家长平时要多注意,提早发现,早些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