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残给中药材带来了什么

随着版药典提出农残检测之后,至今已经到了第二年;而中药材行业的众人也从最初的不解与抗拒,渐渐的去思考去解决。但是,直到现在,对于那些家种的品种农残而言;人们很多还是束手无策,暂时想不出很好的解决办法。一时的解决不了农残问题就不管不顾,仍可以像以前一样正常买卖吗?我想绝非如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农残问题之后,给中药材行业带来了那些影响。

一、中药材行业的重新洗牌:为什么说检测农残之后,中药材行业会面临重新洗牌呢?

对于药企而言,所采购的每批药材都要新增农残检测;也就意味着需要采购新的农残检测仪器,而农残检测仪器动辄就要数百万的高价!一般小企业根本承受不了,如果送到外检的话,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更不用想着抱有侥幸心理不去检测,根据新版药品管理法处罚,一旦被抽检到不合格,罚款更是天价,这也是最近两年来中药材行业小型企业倒闭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

对于药商而言,以往经营药材时还可以凭借一定经验可以看出含量、浸出物等数据的合格与否,但农残只能靠机器检测。越来越多的药商在向药企供货时被要求包过农残,他们怎么保证?只能靠外检一批批的实验,但无形中成本增加也是显著的;并且外检后也不能保证整批货都合格,一旦大批量发出,检测不合格退回后,高额运费也令人吃不消。当然,也有比较钻研的药商;提前到产区检测地块,合格后直接锁定货源。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人跟不上时代被淘汰,有人积极应对做的风生水起。

二、中药材价格拉开差距:诱导中药材行情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农残问题的出现对中药材行情影响巨大。尤其是自今年开始,新增国抽品种重点检测农残问题;国家开始重拳出击,真正开始监管中药材市场农残问题。一时间,各大药企纷纷开始抢购农残合格品;而同一品种,在相同质量的前提下,农残合格与否直接导致价格差异巨大。以当归、款冬花、菊花类品种为例;农残合格货所占整体货源比重极少,甚至不足一半,如此低的农残合格率,也使得它们农残合格货源价格要比不合格货源同等质量下高出20%以上!

以当前情况来看,市场谈起农残问题可谓是叹声一片。但这个问题终归会得到解决,就像当初中药材从硫磺熏蒸到无硫的转变一样;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不过需要时间的过渡。困难与机遇往往是同时出现的,只要你能把握住机会;思别人所不能思,想别人所不能想,你终归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领先于别人之前!

希望和大家在一起分享对中药材市场行情探讨,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dx/11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