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061.html
作为一名西农的小兽医
就难免要和生物实验室打交道
因此生物实验室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本期小编将带领大家了解生物实验室安全
什么是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laboratory),也称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iosafetycontainmentforlaboratories),是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能够避免或控制被操作的有害生物因子危害,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实验室的分级
一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主要通过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治疗措施。
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治疗措施。
实验室安全的基本要求
1)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熟悉并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2)实验室实行主任(或导师)负责制,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运行;实验室必须有一名安全员,可以是一名工作人员(或学生),负责实验室安全。
3)进实验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学生均要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方可进实验室工作。
4)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张贴或悬挂在实验室明显的位置上。
5)危险性场所、设备、设施、物品等应粘贴警示标识。
6)特种设备、辐射以及生物实验操作人员应通过相关培训后方可上岗。从事危险化学、辐射和生物实验的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验的性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7)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应在放置的容器上粘贴标识后存放在专柜中储存;严格执行“五双”管理措施(两人管理、两把锁锁门、两人一起领用、两本账、两人使用),建立领用、存储台账,并做好实验记录。
8)实验产生的危险化学废物应按学校要求,填报《实验室危险化学废弃物处置申请表》(国资处网页下载专区),由学校统一收集处置。
9)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应设立专属区域分类管理;设备与设备间摆放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仪器和设备不能遮挡安全通道和消防器材、消防设施。严禁随意将消防器材移作他用,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整洁。
10)发生安全隐患或安全事故,应按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和防护措施要求及时补救,并在第一时间上报相关负责部门。
实验操作人员安全须知
1)严格执行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实验室内禁止吸烟、摆放或在实验用冰箱中存放食品。
3)尽量避免一个人单独做实验。
4)按相关规定及时处置实验室废弃物。
5)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离开实验室时,应做好实验室水、电、物品的安全处置,并做好身体的清洁。
6)保持实验室干净整洁,不应在实验室内摆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如何管理毒种和阳性样本的管理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在流转过程中既要保持生物的原始特性,还要考虑也是传染源,既要避免意外暴露还要防止恶意利用或生物恐怖袭击。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的保存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一类或国家规定需上交国家菌(毒)种保藏单位的菌(毒)种应及时交送。对二、三、四类菌(毒)种和阳性样本要建立专门的、规范的保管室,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度。注意保存场所和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防盗能力,人员进出能得到控制,备有消毒、急救和防护用品,建立检查、销毁和领用制度,疑似样本和菌毒种的管理应参照执行。
菌(毒)种和阳性样本的运输运送人员应熟悉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跨省运输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或样本时,还必须将申请材料报省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递交上级相关机构,颁发准运证书后,方可运送。
废弃物的处理
管理废弃物安全管理是防止生物安全事件的重要一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物、储存物、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必须以安全为目的,首先应就地消毒灭菌,进行无害化处理,利器还必须置于坚固、防漏、有盖的容器,密闭后运出实验室销毁。实验室不但要制定消毒制度,储备消毒剂,而且要确保消毒剂的有效性并对消毒效果进行判定。
一些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种类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鼠疫、猪丹毒、猪水疱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李氏杆菌病、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弓形虫病、旋毛虫病、猪囊虫病等。以下将对布鲁氏菌病做一些介绍。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群众称之为蔫巴病、懒汉病。人类对布氏菌属中的大多数细菌都是易感的。
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动物可作为布氏菌贮存宿主。羊、牛、猪作为传染源最为常见。其中羊是人类布病的最主要传染源。除了病羊、牛、猪外,其他患病动物也可作为人类布病的传染源,但一般只引起个别病例。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
传播方式
1.经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感染。
2.经消化道传播:主要是通过食用被布氏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饮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内脏等感染。有的人喜欢喝生奶,吃生奶制品及生肉或做饭过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近年来,由于喝生羊奶而引起的布病暴发疫情屡见不鲜。
3.经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吸入被布氏菌污染的飞沫、尘埃。皮毛加工企业职工、圈舍打扫以及布氏菌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通过该种途径感染。
临床症状
布氏菌可侵犯人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引起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潜伏期一般为1—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会更长。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长期发热等等。
如何预防布病
充分认识布病危害,要积极学习布病防治知识,在日常工作中穿戴工作服、橡胶手套、围裙、帽子、口罩和胶靴等个人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从事疫苗和诊断制品生产及布病防治科研等职业人群必须穿戴一次性连体防护服、鞋套、N95口罩、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等个人防护用品,必要时戴护目镜。
正确选用和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职业人员防护安全有效。在工作场所做好对病畜排泄物和流产物,死畜及其肉、内脏和皮毛及工作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无传染性。工作结束后做好工作场所和器具及个人消毒。
本期内容到此就结束了,小编希望大家平时注意卫生,做实验时规范操作,避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
THE
END
本期编辑:申宇鑫
内容审核:刘东尧责任编辑:叶月丹指导老师:屈阳素材来源:检验星空
点击再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