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个人被火线提拔他的团队测出宁波首

白癜风有治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baidianfengluntan/reply_662.html

作为宁波市人口较多的区县(市)之一,截至2月25日24时,鄞州区累计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13例,平均发病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并已连续22日无新增病例。

这组数据,和站在鄞州区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一支队伍——鄞州区疾控中心有着密切联系。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林鸿波带领的鄞州区疾控中心排查出宁波首例确诊患者和首例无症状感染者,并在全市首个启动“1·19”群体性疫情应急管理预案,有效预测和防控了本地疫情风险。

2月26日晚,记者从鄞州区委组织部获悉,鄞州区疾控中心主任林鸿波担任鄞州区卫健局党委委员。这是在面对战“疫”大考时,宁波区县(市)层面大胆提拔使用疫情防控一线表现突出优秀干部的第一例。谈及“战疫”,林鸿波告诉记者,他和他的56人团队没有捷径可走,只有更快、更细、更精,才在这场和新冠病毒的“赛跑”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林鸿波在疾控中心会议室与同事讨论大数据平台的实时数据。记者朱佳凯摄

“和病毒抢时间!”确诊宁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1月20日22时40分,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样本被送到鄞州区疾控中心病毒重点实验室。1月21日02时30分,样本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核酸阳性。宁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

这是林鸿波和团队在疫情防控中度过的第一个不眠之夜。他说,“我们要和病毒抢时间。”

林鸿波在研究应对疫情的方案。这场战“疫”中,他和他的团队是“第一道防线”。陈建军摄

而在病例样本被送到实验室之前,疾控中心已派出两路人马分赴患医院和位于鄞州区横溪镇的家,进行“流调”。

在这次疫情爆发前,“流调”对大部分人来说很陌生。“流调”即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追踪密切接触者,是预防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

这不是随意的聊天。正如参与“流调”的工作人员龚德光说,方方面面的情况都要了解,容不得一丝马虎。

“17日从武汉出差回来”“18日回公司上班”“19日上午回过公司”“20日中午家庭聚餐”……1月21日,首例确诊患者返甬后接触过的31名密切接触者就已全部被找到并隔离观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疫情防控更是如此。林鸿波说,时间隔得越久,人的记忆就越模糊,再加上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迟一天找到密切接触者,被感染的人群就可能呈几何倍数扩散。

事实证明,林鸿波和团队跑赢了第一仗。

1月22日,鄞州区疾控中心将其中一名已回嵊州的密切接触者的协查通报提供给当地疾控部门时,医院就医,随即被医学隔离,并最终确诊。

“我们就像是侦察兵,用最短的时间提供最精准的情报。”从事疾控工作10余年,经历过甲流、禽流感等疫情,林鸿波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定位。

鄞州区疾控中心拥有一个国家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过去一个月里,加班到凌晨1、2点,对实验室检验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陈建军摄

“不能有一丝侥幸!”排查出宁波首例无症状感染者

2月5日,这样一则新闻刷屏宁波人的朋友圈:

“参加1月19日某集体活动的参与者中陆续有人员及与其密切接触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经过前期排摸,鄞州区疾控中心锁定密切接触者人,全部集中隔离。

既然已采取隔离,是否可以高枕无忧?林鸿波做了一个如今看来很重要的决定: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鄞州区疾控中心拥有一个国家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鄞州区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戎江瑞说,每一批次样本检测要4个小时,加班到凌晨1、2点对检验科仅有的4名工作人员来说,成了家常便饭。

做出“自找麻烦”的决定,林鸿波说:“疾控工作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侥幸。”

检测结果显示,人中有2人病毒核酸阳性。在进行检测前,他们并没有出现咳嗽、发烧等任何症状。这也是宁波首例无症状感染者。

尽可能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不能有一丝侥幸,是林鸿波一贯的工作状态。在他看来,这没什么值得被称赞的,对工作负责是根本。

从2月初开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很多人担心,外地人员大量涌入,会造成刚有所好转的疫情复发。

林鸿波的反应很淡定,“即便是有从高风险地区来的人也不怕,重在第一时间严格管控。”

淡定的背后,是由他牵头,鄞州区疾控中心早早就针对企业、商务楼宇、沿街店铺、专业市场等制定了四套详细的疫情防控方案。

全国首个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助力复工复产

在鄞州区疾控中心会议室的墙上,“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上的数字不断跳动。确诊病例分布、新冠肺炎临床症候群表现者监测、符合实验室或影像学表现者监测……一目了然。

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帮助林鸿波和他的团队更快、更细发现潜在的风险。陈建军摄

林鸿波告诉记者,能够把疫情防控做到更快、更细,靠的不仅是“流调”、检测等传统做法,还有这个“秘密武器”——全国首个区域健康大数据平台,又叫“云盾”。

早在年,鄞州区率先开展临床导向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基于居民电子档案的医生工作平台。经过不断升级,年鄞州区建成覆盖全区域的健康大数据平台。

该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汇集患者个体所有临床诊疗等信息,整合传染病直报等公共卫生业务应用,实现公共卫生各业务领域、公共卫生与其他行业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该平台不仅实现基于建档人群的社区检测病例主动线上监测,监测对象万人,同时还能通过与公安、交管、教育部门进行数据共享,对高风险地区接触史的重点人群进行监测。

林鸿波告诉记者,“云盾”每天会自动筛选出符合新冠肺炎可疑病例排查标准的可疑者,疾控中心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乡(镇)、街道及时派人核实、管控。

“大数据让‘大海捞针’变成现实,让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更高效。”林鸿波说。

??更多抗击疫情新闻,请看甬上APP!

来源宁波晚报记者房伟石承承通讯员杨磊宋涛

视频剪辑朱佳凯

编辑李晓颖曹歆

宁波晚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jj/8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