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丨炙法蜜炙法

医学联络官

MedicalLiaisonofficerClub

蜜炙法

1.蜜炙目的   (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如百部、款冬花、紫菀等。   (2)增强补脾益气作用:如黄芪、甘草、党参等。   (3)缓和药性:如麻黄、桂枝、升麻等。   (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如马兜铃、百部等。2.蜜炙常用的操作方法   (1)先拌蜜后炒药:一般药物均用此法。   (2)先炒药后加蜜:用于药物质地致密。   炙药用炼蜜,用量视药物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量坚实,黏性较强,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如百部每k用炼蜜5kg,桂枝每kg用炼蜜15kg等,通常为药物每kg,用炼蜜25kg。3.注意事项   (1)炼蜜用开水稀释时,要严格控制水量,为炼蜜量的1/3~1/2,以蜜汁能与药物拌匀而又无剩余的蜜液为宜,闷润适当时间,使蜜汁逐步渗入药内。炙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凉。   (2)蜜炙时,火力要小,以免焦化,炙的时间可稍长,要尽量将水分除去,避免发霉。   (3)蜜炙药物须凉后密闭贮存,以免吸潮发黏或发酵变质;贮存的环境除通风干燥外,还应置阴凉处,不宜受日光直接照射。   黄芪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①黄芪: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②蜜黄芪: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于净黄芪片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kg黄芪片,用炼蜜25kg。黄芪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蜜黄芪表面深黄色,质较脆,略带黏性,有蜜香气,味甜。    生品长于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退肿,常用于表卫不固的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气虚水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蜜炙黄芪甘温而偏润,长于益气补中,多用于脾肺气虚、食少便溏、气短乏力或兼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以及气虚不能摄血的便血、崩漏等出血症,也可用于气虚便秘。对黄芪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黄芪蜜炙后磷脂总量下降,但磷脂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的含量增高;总氨基酸含量降低;黄芪甲苷含量亦降低。   甘草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①甘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筛去碎屑。②蜜甘草: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淋入净甘草片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老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kg甘草片,用炼蜜25kg。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蜜甘草表面老黄色,微有黏性,略有光泽,气焦香,味甜。    生甘草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多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疮毒、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强,常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甘草切片前软化,若用水较长时间的浸泡透心,甘草酸和水浸出物的损失可达50%或以上,若用药典法浸润软化,则甘草酸和水浸出物损失很小。故甘草切片前软化应少泡多润。   麻黄    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①麻黄:取原药材,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段,用炼蜜20kg。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粘手时,取出晾凉。每kg麻黄绒,用炼蜜25kg。麻黄绒为松散的绒团状,黄绿色,体轻;蜜麻黄绒为黏结的绒团状,深黄色,略带黏性,味微甜。    生麻黄发汗解表和利尿消肿能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蜜炙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用法与麻黄相似;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咳嗽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麻黄的毒性根最小,节最大,制品毒性较低,毒性大小与生物碱的含量有直接关系。麻黄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在蜜制品中具有平喘作用的L-α-萜品烯醇、四甲基吡嗪、石竹烯及具有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柠檬烯、芳樟醇含量增高,从而进一步说明麻黄炙后发汗作用降低,而平喘作用增强的传统经验。在炒麻黄中以上有效成分增加更明显,同时发现具有祛痰作用的菲兰烯,从而认为炒麻黄亦有蜜炙麻黄的作用。   枇杷叶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叶。    ①枇杷叶:取原药材,除去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②炙枇杷叶: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于枇杷叶丝内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凉;每kg枇杷叶丝,用炼蜜20kg。枇杷叶为丝条状,呈灰绿色、黄棕色或红棕色;炙枇杷叶棕黄色,质脆,略有光泽和黏性,具蜜香气,味甜。    生枇杷叶长于清肺止咳,降逆止呕,多用于肺热咳嗽、胃热呕哕或口渴;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多用于肺燥咳嗽。历代本草书籍均认为枇杷叶必须去毛,若去毛不尽,能令入咳嗽,《中国药典》亦要求除绒毛,用水喷润,切丝,干燥。据实验,枇杷叶的绒毛与叶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主要是由于绒毛直接刺激咽喉而引起的咳嗽。

我就知道你“在看”

姜Sir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uandonghuaa.com/khjj/4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