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一名中医学院的学生
曾经的我
十指不沾阳春水
一旦我走进厨房
场面是这样的
我家的厨房
从厨房里走出的我
而现在
学习了中药炮制
我摇身一变
从厨房杀手,变成了“中华小当家”
凡是吃过我做的菜的人
都赞不绝口
想知道我成功的秘诀吗?
且听我慢慢道来
让我们以一道炖牛肉为例吧。
1准备食材
优秀的食材是成功的第一步,优秀的刀工是成为厨师的第一步。要想做出美味佳肴,洗菜择菜,料理食材是基础中的基础
以修治法处理食材,挑、筛、簸、刷、刮、挖、撞洗净蔬果,捣、碾、研、磨粉碎配料,再加上完美的刀工把牛肉切成小块。
啧,完美。
生枇杷叶
修治后的枇杷叶
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切制药材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储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如刷除枇杷叶背面的绒毛。
2
腌制
想要肉肉好吃,下锅前一场“马杀鸡”是必不可少的。这时就要用到“水制”的技术啦!
根据不同肉的特性,精确控制加工时的温度,完美搭配腌制的辅料,加点水,料酒,生抽,盐,黑胡椒,腌制时还可以配上中医专有推拿手法。
服务到位了,才会好吃嘛。
厚朴
姜厚朴
水制:用水或其它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水制的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和减低药物的毒性、烈性及不良气味及调整药性等。如盐附子、肉苁蓉、海藻等漂去咸味,酒润洗当归,姜汁浸润厚朴等。
3
火炒
食材都被安排的整整齐齐了,接下来就要下锅啦。
先将牛肉和蔬菜分别下锅“炒”,在炒蔬菜时加入各类酱料,共“炙”,使液体酱料附着于蔬菜之上并完全渗入蔬菜内部。
款冬花
密炙款冬花
火制: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炒:将药物置锅中加热不断翻动,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炒黄、炒焦使药材易于粉碎加工,且缓和药性。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止泻的作用。
炙: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置锅中加热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或附着于药物表面,以改变药性,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的方法。如蜜炙款冬花、百部,酒炙川芎、当归
4
炖煮
将经过初步处理的蔬菜和牛肉共置于锅中,加入之前处理好的牛肉汤,盖上锅盖共“炖”,慢火煨炖2小时左右,肉烂汤浓时就做成啦。
生地黄
熟地黄
炖法:蒸法的演变和发展。将药物置于钢罐或搪瓷器皿中,同时加入一定的液体辅料,盖严后,放入水锅中炖一定时间。改变或增强药物性能,减低药物毒性的同时不致药效走失、辅料挥发。如炖制熟地黄。
怎么样
看着这诱人的颜色
是不是心痒痒地想要动手一试呢?
脑子:我觉得我可以!
手:不,你不行。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历
我不禁沾沾自喜
原来学中医还有这等优势
学好中医中药,
某其林大厨的宝座非我莫属啊!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均是小编大开的脑洞,乖孩子不要轻易模仿哦。)
编辑:大瑶
审核:金洁银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